以下是含有對華政策的搜尋結果,共362筆
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散布「台灣捐款80億歐元換副總統登台演講」等相關內容。外交部10日正式行文內政部警政署及法務部調查局報案,並與警政及資安單位合作追查來源。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受「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發表演說,這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外交突破。緊隨其後,前總統蔡英文8日啟程赴德國,將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近期台歐政治互動頻頻的現象可從內外兩個視角解讀。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受「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發表演說,這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是外交突破。緊隨其後,前總統蔡英文8日啟程赴德國,將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近期台歐政治互動頻頻,背後的原因、意義和影響,可從內外兩個視角解讀。
突破大陸封鎖,副總統蕭美琴快閃歐洲行,當地時間7日下午赴比利時,出席由「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借歐洲議會場地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蕭美琴在會中強調台海和平對全球穩定與經濟延續至關重要,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表態,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以維護穩定的印太地區和更安全的世界。這也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驚奇」現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發表演說,暢談民主價值。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摒棄美國長期推動「民主同盟」的作法,「重利益、輕價值」,讓台灣過去宣揚民主價值這套策略,在美國毫無用武之地;反觀歐洲各國大力推動自由人權,成為台灣宣揚價值的重要國際夥伴,也讓政府高層頻繁歐洲行,努力開拓新的國際能見度。
副總統蕭美琴7日在「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於歐洲議會發表演說,IPAC形容蕭美琴這場演說是台灣資深官員在歐洲議會登場首例,其行程更是保密到家,直到抵達歐洲議會前不久才公開。外媒指出,副總統層級的官員出訪非常罕見,蕭美琴本次出訪是台灣擴張對歐洲關係日益大膽的一步,不過也讓地主國面臨遭到大陸報復的風險。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現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發表演說,預計明天清晨返抵國門。前總統蔡英文今(8)晚表示,她即將前往德國出席「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並發表演說,期待繼續深化台灣與德國的合作。她還特地在飛機上錄製一段小影片說,「我們要出發了!」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現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發表演說,但事前保密到家。民進黨立委范雲8日表示,演講消息直到最後一刻才宣布,現場前半小時僅允許極少數人進出,所有新聞發布必須等蕭美琴離場後才能進行。范雲分析,此謹慎安排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外交重大突破,二是中共安全威脅。
根據大陸駐歐盟使團微信公眾號8日表示,針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7日在歐洲議會大樓召開年會,蕭美琴出席並發表演講一事,表示此舉嚴重損害中方核心利益,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更對此表達強烈憤慨。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歐洲時間7日下午)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應邀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假歐洲議會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IPAC共同主席、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這歷史性一刻代表國際對臺的支持已來到新的高度。
總統府今天深夜發布新聞稿表示,經賴清德總統指派,副總統蕭美琴於今晚(歐洲時間7日下午)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應邀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假歐洲議會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
在吉隆坡中美經貿第五輪談判提前一天結束的背景下,中美雙方領導人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了面。這是川普2.0治下與中方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從川普1.0溯源,這也是他與中國領導人的再見面,可謂「梅開二度」。
在吉隆坡中美經貿第五輪談判提前一天結束的背景下,中美雙方領導人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了面。這是川普2.0治下與中方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從川普1.0溯源,這也是他與中國領導人的再見面,可謂「梅開二度」。
10月30日陸美兩國元首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會中並未談到台灣議題。外界分析,台灣問題是陸美關係的核心之一,可能留待川普明年訪陸時再深入討論。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認為,在川普第二個任期,美國對中國打「台灣牌」的態度出現變化,大陸未來應運用制度優勢與話語引導,讓美國相信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利益,推動兩岸朝和平統一方向前進。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一系列對華政策連續遭中方強烈抵制,讓民主黨人抓住了關鍵把柄。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在一份關於川普關稅政策影響的最新報告中稱,川普正在「輸掉這場自己挑起的對華貿易戰」,讓中國佔據了上風。
《時代》雜誌的封面似乎永遠擺滿英雄與惡棍,這回選擇在川普的臉旁邊,刊出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的投書。作者乃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兼海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副教授的高德斯坦,他的語氣像個在餐桌上訓誡孩子的家長:「美國該警告台北,不要太魯莽。」
《時代》雜誌的封面似乎永遠擺滿英雄與惡棍,這回選擇在川普的臉旁邊,刊出一篇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The U.S. Must Beware of Taiwan’s Reckless Leader)〉的投書。作者乃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兼海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副教授的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他的語氣像個在餐桌上訓誡孩子的家長:「美國該警告台北,不要太魯莽。」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臨時取消訪華行程後,執政夥伴有些急了。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10月25日報導,德國執政聯盟中的社會民主黨外交事務發言人阿迪斯·阿赫梅托維奇直言這並非「好兆頭」,他呼籲德國應重新思考對華戰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種積極的、戰略性的外交政策。
日本自民黨黨魁高市早苗21日經由投票通過後就任第104任首相,然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僅未在當天拍發賀電,至今(24日)仍無聲無息,據悉中方由總理李強致上賀電。有鑑於2020年以來3任首相就職時均接獲習近平賀電,高市顯然受到降格待遇。消息人士透露,這與高市對待歷史的態度與台灣問題立場有關。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8日駁斥了有關英國試圖通過撤銷對兩名男子的起訴來安撫中國的指控,稱該決定是基於法律約束,而不是政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