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兒外科的搜尋結果,共34筆
一場跨越百日的生命接力,在義大醫療團隊的專業與愛心守護下,寫下了動人的新生奇蹟。一名出生不久的男嬰,因罹患腸病毒重症導致多重併發症,病情一度危急。歷經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及腸胃道出血等重重關卡,在義大醫療跨科團隊日夜不懈的照護與搶救下,最終成功脫離險境、康復出院,重回父母的懷抱。
台大雲林分院出生的一名男嬰產檢無異常,出生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病率約為每2000至5000名之一,所幸號稱「稀缺中的稀缺」小兒外科醫師陳永信8月剛好到任,為出生3天的小嬰兒開刀,以縫線修補橫膈膜,術後2周順利出院,體重已從2700公克成長到4500公克,台大雲林分院今(15日)為小嬰兒慶生。
張媽媽幫4歲兒子小寶洗澡時發現他右側鼠蹊部常常鼓起一塊,站著的時候特別明顯,以為是吃太撐了,而且小寶活潑好動,最近常抱怨上廁所或洗澡時,右側鼠蹊部有明顯腫塊,躺平有時可推回。張媽媽帶小寶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兒童外科董宣杋醫師門診求診,結果確診為腹股溝疝氣,由兒童外科、麻醉科和兒童內科團隊聯合照護,採用單孔微創腹腔鏡疝氣手術治療,術程僅約30至50分鐘,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走動與飲食,第2天出院。1周後回診,張媽媽開心地說,真的沒有疤痕,連阿公阿嬤都說像沒開過刀一樣!
一名8歲女童從小右側脖子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會流出分泌物,家長起初以為只是皮膚發炎引起的膿包,直到近日分泌物變得黃濁,伴隨惡臭及疼痛感,才驚覺事態嚴重,轉診至萬芳醫院小兒外科,經檢查確診為「頸部第二對鰓裂囊腫」,隨即安排住院手術切除病灶。
童綜合醫院自5月23日引進建置完成最新型達文西單孔機械手臂手術系統的醫療機構後,並由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率先進行達文西單孔攝護腺癌根除手術,泌尿科、婦產部、耳鼻喉部、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等科別執行手術以來,至今已完成128例手術,單一微小切口手術讓更多患者獲得更優質的預後與生活品質。
療癒韓劇《機智醫生生活》播畢4年後,聚焦初入職場的住院醫師衍生影集《機智住院醫生生活》,再度因樸實溫暖的劇情,受到台灣「機醫粉」的喜愛;首播後第2周登上Netflix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第3名,更在Netflix台灣排行榜居冠。
韓國療癒韓劇《機智醫生生活》播畢4年後,聚焦初入職場的住院醫師衍生影集《機智住院醫生生活》,再度因樸實溫暖的劇情,受到廣大台灣「機醫粉」的喜愛,4月12日首播後的第二週(4月17日至23日),就登上Netflix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第3名,更在Netflix台灣排行榜上成為冠軍。
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洪慶憲,是屏北地區唯一的小兒外科醫師,雖值班多、收入少,又曾因太忙造成耳鳴萌生離職想法,但熱愛小孩的天性與行醫使命讓他堅持下來,洪慶憲現年63歲,他計畫為兒童健康把關到70歲。
因收入少、值班多,目前全台只剩73名小兒外科醫師,當中屏北地區唯一的小兒外科醫師洪慶憲,曾因工作太忙造成耳鳴而萌生離職想法,不過熱愛小孩的天性與行醫的使命,讓他堅持下來,至今在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滿27年,現年63歲的他計畫為兒童健康把關到70歲。
想收到「白司彥」的秘密代碼?
大叔當道!韓劇熟男魅力來襲
一名49歲的邱姓女子,昨(7日)到北市中山區某醫美診所進行電波拉皮,麻醉後卻血氧不穩,送醫搶救後仍不治,讓醫美手術安全性再掀討論。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曾在臉書表示,「在國家認可的專科醫師分類(部定專科)中,目前並無醫美科或減重科。」
成立於1994年的安法診所,是亞洲第一家抗衰老預防醫學機構,王桂良院長與法國巴黎抗衰老醫學中心合作,累積了30年的臨床經驗,「抗衰老」的利器,就是讓人活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更不容易生病的根源著手。
水晶寶寶是不少孩童喜愛的玩具,但誤食卻恐成致命危機。新竹1名1歲半的女童,因誤食水晶寶寶,家長趕緊送到醫院急診,但由於孩子沒有嘔吐、活動力佳,家屬不解為何要住院,院方解釋國外曾有在腸道內膨脹阻塞案例,經5天治療,並觀察無腹痛等症狀後,順利出院。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月前接生並照護1名出生時僅30週、體重840克的掌心寶貝,也是院方照護體重最輕的早產新生兒,不過經醫護團隊的照護治療下,該名女嬰經過2個月住院,體重也成長到2520克,已於日前順利出院。
嬰幼兒常隨手就把東西往嘴裡塞。兒科醫師吳昌騰分享某日有位媽媽抱著1歲多的男童衝進急診室,指孩子嘔吐、食慾差已2天,安排X光一照,赫然看到男童腸子裡有連成一線的「大魔王」,10顆巴克球黏成一起,已造成腸道破裂併發腹膜炎,立即安排開刀剖腸,才取出巴克球,救回男童一命。
懷孕的A小姐在診所產前檢查,發現疑似胎兒腸扭轉,轉診到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婦產部就診,醫師確診為胎兒腸扭轉,且懷疑合併腸道破裂及胎便性腹膜炎,預期寶寶出生後可能需要做緊急手術,A女在醫療團隊建議下做好產前周全準備,順利生下寶貝在術後確診為先天性小腸閉鎖。
俄烏戰火不斷,馬偕紀念醫院去年籌組醫療團隊,三度赴烏克蘭進行醫療援助,預計今年11月將再度出團,今年更由當地醫學機構遴選6位主治醫師來台,到馬偕醫院展開為期4週的臨床觀摩和專業交流,寫下台烏醫療交流新紀錄。具有17年臨床經驗的Oleksandr Nazarchuk說,自己來自一個面對艱難挑戰的國家,深刻感受到台灣人民的善良和大愛精神,能夠參與這次計畫,是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國內一名15歲少女,胸部大小不一致,多次就醫都找不出原因,不是被告知「沒遇過」,就是被告知「無法治療」。長期下來,她越來越沒有自信,總是駝著背,後才發現先天胸骨凹陷,患有「漏斗胸」。根據統計,約每1000名兒童中就有2名患有漏斗胸,男孩的發病率比女孩高4倍。在輔大醫院小兒外科的協助下,這名少女接受了微創納氏矯正手術,終於找回了自信。
台大兒童醫院今天舉辦創院十週年活動,台大兒醫院長李旺祚有感而發表示,少子化讓年輕醫師不想投入兒童醫療是錯誤情況,兒醫到外面開診所也很多,但國家應設法把人留在醫學中心處理急重難罕,賴清德總統喊出健康台灣時也提到兒童醫療更是重要一環,他喊話中央,及早落實成立「國家級兒童健康研究中心」,不要只是空話喊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