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少數族裔的搜尋結果,共146筆
在一個被視為2026年美國期中選舉前哨戰的政治時刻,選票的歸向訴說的不僅是政黨間的勝負,更是對權力與民意關係的一次集體省思。當民主黨在紐約市、新澤西與維吉尼亞二州取得全面勝利,當進步派的穆斯林市長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與兩位中間派女州長薛瑞爾(Mikie Sherrill)與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先後登上舞台,美國政壇似乎迎來了久違的藍色浪潮。然而,在慶賀聲中,理性的觀察者仍應警覺,這場勝利,究竟只是一時性的政治亢奮劑,抑或是民主黨真正走出陰霾的開端?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宣布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將向聯邦政府分期支付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6000萬元),以恢復被凍結的2億5000萬美元研究經費。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受苦的人。居住在緬甸、孟加拉邊境的羅興亞人更是如此,他們的遭遇已無異於「國際棄兒」,除了極少數如「無疆界醫師」、「人權醫師」等組織外,幾乎沒有人關心這個多達八十萬人族群的死活。
國際特赦組織、緬甸流亡政府8日證實,緬甸中部年度佛教節日「點燈節」一處活動現場6日有民眾表達抗議軍政府的立場,竟遭軍政府派出動力滑翔傘空襲現場。流亡政府向英國廣播公司(BBC)緬甸語頻道表示,至少24死47傷。土耳其新聞頻道Net Haberler稱已32死50傷。
敘利亞選舉團成員將於5日舉行會議,選出新議員,這是該國擺脫巴沙爾·阿塞德政權的另一里程碑。不過,這場間接選舉,也是對現任政府包容性的一大考驗。
近日,在維吉尼亞州匡提科的禮堂,約8百位肩負指揮重任的美軍將領與上將自全球各地臨時趕來,神情凝重,默然無語。他們不是在面對普丁的核威脅,也不是對抗習近平的導彈部署,而是被迫聆聽川普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的一場「政治劇場」。
近日,在維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的禮堂裡,約八百位肩負指揮重任的美軍將領與上將自全球各地臨時趕來,神情凝重,默然無語。他們不是在面對普丁的核威脅,也不是在對抗習近平的導彈部署,而是被迫聆聽川普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的一場「政治劇場」。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4日報導,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美東時間3日在安理會哥倫比亞問題公開會發言,強調全面落實和平協議的重要性。
香港《堅雜誌》報導,中環碼頭摩天輪下,有一輛載滿歷史痕跡的舊式雪糕電單車,仍在風雨不改地營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0日表示,他將發一項選舉改革,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每位選民在投票時,提供選民身份證明。並且取消絕大多數的郵寄投票與機器計票,他認為這些都會造成舞弊。
波蘭副總理高科斯基(Krzysztof Gawkowski)25日警告,烏克蘭「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使用,可能因總統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否決援助烏克蘭難民的法案而被迫中斷,此外沃倫大屠殺(Rzeź wołyńska)的法案爭議同日再起,加深政府內部的裂痕。
川普總統於週一下令對美國首都進行軍事接管,派遣國民警衛隊進駐華盛頓,並接管哥倫比亞特區市警察局的控制權。然而,多數專家認為,目前並不存在緊急狀況,並指出這項史無前例的舉動背後另有政治意圖。
據《冷杉RECORD》報導,凌晨一點,酒店房間的鬧鐘響起,為了促成卵細胞最終成熟,小王打了最後一針。第二天,她將坐上一輛蒙著黑布的無牌車,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取卵,「有一種到緬北的感覺」。
泰國當地5日上午,警方荷槍實彈突襲搜查了全國 200 座寺廟,從寺廟內逮捕了 181 名通緝犯,多數人都已經出家。
稀土是未來關鍵領域的兵家必爭之地,但多數稀土掌握在中國手裡,美國總統川普尋求擺脫對中依賴,據悉川普政府已聽取相關提案,與掌控緬甸多數稀土礦產的少數民族叛亂份子達成協議以獲取稀土資源,但此舉將顛覆美國長期不和緬甸軍政府接觸的政策,且也面臨巨大後勤挑戰,相關礦區位於中國邊境,想在中國眼皮底下將稀土運送至印度幾乎是天方夜譚。
(19:15更新--傷亡上升、死者身分、犯案組織聲明)伊朗東南部動盪不安的希斯坦-俾路支省首府札黑丹市(Zahedan)法院,當地時間今天(26日)上午驚傳恐怖攻擊事件,初傳5死13傷,包括平民與工作人員,後續增為9死22傷,死者包括攻擊者3人。案發之際,法院大樓傳出槍聲與爆炸聲,伊朗媒體發布畫面顯示槍聲連連不絕於耳,頗為駭人。伊斯蘭教遜尼派組織「俾路支軍」已承認犯案。
川普總統極力促成中東和平之際,以色列突然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攻擊,令美國大感意外。雖然在各方斡旋下,以敘很快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以色列的行為對敘利亞新政府的處境、中東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尤其對美國的聲譽,都造成深刻的影響。
川普總統極力促成中東和平之際,以色列突然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攻擊,令美國大感意外。雖然在各方斡旋下,以敘很快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以色列的行為對敘利亞新政府的處境、中東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尤其對美國的聲譽,都造成深刻的影響。
美國駐土耳其大使暨敘利亞事務特使巴瑞克18日表示,針對近日敘國南部斯威達地區的衝突,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與敘利亞總統夏拉已達成停火協議,呼籲當地少數族裔放下武器。
以色列15日空襲敘利亞南部斯威達市政府軍,宣稱是為聲援陷入宗教衝突的德魯士少數族裔,並矢言確保以敘邊界地區維持非軍事化;16日更進一步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外界憂心區域緊張情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