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就醫障礙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大腸癌是國人常見癌症,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為降低弱勢民眾就醫障礙,大千綜合醫院推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無痛麻醉大腸鏡優免方案」,並與苗栗縣衛生局合作,幫助低收入林姓男子完成檢查,順利確認腸道健康。
南山人壽致力推動社會的永續健康,為表彰堅守醫療第一線的醫務社工,第八屆「南山醫務社工獎」27日舉辦頒獎典禮,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宋賢儀、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尹崇堯以及各地醫療院所院長、副院長皆親自出席,向6家得獎醫院的社工團隊、及6位醫務社工表達祝賀,場面盛大隆重。
高齡駕駛事故頻傳,學者分析警政署2011至2023年共42.6萬筆汽車事故,發現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行人死亡的風險是年輕族群的2.44倍,數據更顯示2017年實施高齡換照制度以來,75歲以上駕駛事故量並無顯著下降。交通部公路局表示,正研擬考照、回訓及換照等精進方案。據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宣布,最慢8月底前將公布方案內容。
端午將至,粽香四溢之際,街頭也瀰漫著人情味。由財團法人仕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主力贊助,社團法人新北市善悅關懷協會主辦的「2025年粽愛飄香慶端午」街友關懷活動,22日於新北市板橋區國光公園市民活動中心溫馨展開,現場發送250份物資包與500元紅包,全台共計發出2,000份紅包,讓街友在節慶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愛。
為協助高雄市低收入戶等經濟弱勢族群排除就醫障礙,高市衛生局自2011年起向衛福部申請「公益彩券回饋金排除就醫障礙計畫」,補助健保部分負擔、住院膳食費、掛號費等費用,截至2024年累計補助7278人,今年計畫補助金費已核發,補助額度合計每人每年3萬元上限,若有需求的民眾可申請補助。
牙醫城鄉差距問題連3年惡化,偏鄉民眾愈來愈難看牙。專家擔憂,若城鄉差距不改善,政府將難以達到「2030年全面口腔健康覆蓋」的目標。牙齒問題若拖得太晚,恐怕就只能拔掉,民眾也不容易在80歲時保有20顆自然牙,連帶影響認知、消化功能,造成負面健康效應。
立法院今日(27)擬排審《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由藍白提案修正第22條規定,其中最寬鬆版本,將讓所得稅級距未達20%的65歲以上長者「免繳健保費」,改由中央政府全額補助,預計讓政府每年多出300多億支出。醫師工會今發聲明,強烈反對此次修法,將造成世代分配不正義、醫療資源遭排擠、健保費率調整面臨更大障礙。
藍白立委繼提案補健保點值後,近期又推補長者健保費,令健保財務問題浮上檯面。健保署初估,補保費將造成健保短少400億,且會隨著人口老化而增加。面對立委從補點值到補保費的提案,醫改會直言健保淪為提款機。「前方吃緊,後方緊吃」之下,恐加速健保破產,提醒各界思考:「沒有健保,對醫界、對民眾來說,是好事嗎?」。
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破2成,對醫療照護是極大的挑戰。面對人力不足、人口老化,健保署將推動居家醫療改革,從行動不便的慢性病、急性的感染症,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療護,通通在宅執行。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為促成在地安老目標,未來將整合整個社區的資源,導入遠距醫療、穿戴式裝置輔助。由於醫護人員無法經常上門,藥物的開立將以長效為主,也開放家屬、照服員在訓練後,執行侵入性處置。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居家照護及遠距醫療成為當務之急。為解決高齡長輩就醫需求,童綜合醫院攜手鴻海科技集團及雙橡園開發,在「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的基礎下,整合3方服務能量,打造以居家為核心的遠距健康照護服務,未來長輩不用再千里迢迢親臨醫院看診,在家即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