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屢勸不聽的搜尋結果,共119筆
新北市政府展現掃黃決心,對屢罰不改的色情業者祭出鐵腕手段!中和區一處違建養生館,多次假借「養生按摩」名義,暗中從事非法性交易,雖遭中和警分局三度查獲,但業者仍無視法令繼續營業。新北市府高層震怒,直接下令「斷根」,由拆除大隊於本(10)月底強勢進場,將該違建物徹底拆除,以彰顯公權力。
媒體報導指出,高雄鳳山有男子長期在公園內裸露上半身打籃球,因而被民眾檢舉不雅觀、妨害社會善良風俗、大家看了都會怕等,要相關單位強力約制,對此高雄工務局表示,可依《高雄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開罰1000元,警方則說,雖打赤膊沒有違反社維法,但屢勸不聽則可依妨害善良風俗開罰6000元。然而不得不說,如果警方因為這種事情開罰,那真的是管太多了。
連假期間,桃園市復興區區長蘇佐璽與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於台七線沿線共同推動全國首創的「靜音革命 文化車聚」,將桃園市「寧靜車聚」成功經驗延伸至山區部落,透過科技監測、即時稽查與文化引導,成功讓改裝車文化與原鄉生態環境和諧共存,開創山區車聚活動的嶄新典範。此項創新政策不僅維護了部落居民與遊客的安寧權益,更讓車友文化在尊重環境的前提下蓬勃發展,展現桃園市從都會區到偏遠山區全方位推動環境永續的決心。
大湖公園及玉泉公園游泳池無預警停業,引發民怨與勞權疑慮。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陳宥丞9日上午於內湖大湖區民活動中心舉行記者會,邀集法務局、勞動局、體育局代表以及附近里長與陳情民眾共同出席,呼籲市府立即啟動專案處理機制,保障市民與勞工權益。
台灣高鐵「寧靜車廂」9月22日上路後,旅客使用手機看影片或聽音樂需戴耳機,講電話要到車廂玄關處,若屢勸不聽可拒載,但該規定卻讓不少帶孩子搭車的家長壓力爆表。一名女子指出,搭高鐵時突然聽到前方男乘客對後座一對母子大喊「吵死了!寧靜車廂啦!」,她質疑「高鐵所謂的寧靜車廂,是用來對付帶小孩手足無措的父母嗎?」貼文一出,吸引不少不清楚規定的網友回應,才恍然大悟地表示,原來高鐵寧靜車廂是全車制,家長帶小孩搭乘也無法避開。
8日上午7時許,1名男子於桃園機場捷運A11坑口站內吸煙及嚼食檳榔,過程中夜班保全試著阻止,但該名男子屢勸不聽,甚至試圖出手毆打保全。對此桃捷表示,後續請警方協助將該名男子勸離,針對嚼食檳榔一事依《大眾捷運法》開罰1500元罰鍰,另向桃園市衛生局檢舉該男於站內吸煙。
高鐵9月22日起實施「寧靜車廂」新規,旅客使用手機看影片、聽音樂等須戴耳機,講電話也需至車廂玄關處,經3個月勸導期後,屢勸不聽者可拒載。至於嬰幼童哭鬧,高鐵採安撫措施,在每節車廂準備零食「乖乖」,隨時安撫孩童。
新北市永和警分局被爆出,分局勤務指揮中心未過濾案件,將「請警員幫忙抓不見的生殖器」這類疑似惡搞案件轉給轄區派出所,引起基層員警不滿,直批「這種垃圾報案內容好意思轉進來?」對此,永和分局今(22)日回應,未來將加強過濾報案內容,避免類似報案來占用警力資源。
台灣高鐵「寧靜列車」政策將於明(22)日上路,旅客搭車時必須遵守安靜乘車規範,例如使用3C裝置時要戴耳機,講電話需到玄關處,交談也得放低音量,違規若經多次勸導仍不配合,最重恐被要求下車,以打造更安靜舒適的乘車環境。
為回應旅客對提升車廂寧靜度的期待,台灣高鐵公司即日起推出多項宣導措施,實現更加寧靜、舒適、高品質的乘車文化,高鐵也將同步降低車內廣播頻率。政策推行初期,預計有3個月的勸導期,日後旅客若屢勸不聽,最嚴重高鐵可拒載,解除運送契約。
苗栗縣環保局近期稽查餐飲業,發現多數業者僅遵守內用禁塑規範,忽略外帶同樣受管制,違規情形頻傳。局長陳華盛表示,禁塑政策不僅是規範,更是源頭減量與循環經濟的重要措施,呼籲業者與民眾共同配合,少用一次性餐具,共同減少塑膠垃圾對環境的衝擊。
9月起多項生活新制上路,包括大眾運輸、教育、醫療及長照等都有新制推行,被不少人詬病的博愛座改「優先席」;高鐵將推出「寧靜車廂」政策,不願配合的乘客可拒載;高中以下學生進到校園,手機採集中管理等。《中時新聞網》整理9項新制細節,讓讀者一次掌握。
9月多項新制上路,在交通、教育、醫療及長照方面都有變革,高鐵推出「寧靜車廂」政策,講電話須至玄關;高中以下學生進校園後,手機採集中管理;北市「生生喝鮮奶」擴大補助,納入設籍北市但未就讀北市學校的2至12歲兒童,每周可至合作通路領1瓶鮮奶;此外還有長照十年計畫3.0開跑、癌友凍精卵補助等。《中時新聞網》整理9大新制細節,帶讀者一次掌握。
台灣高鐵拚改善搭乘體驗,高鐵董事長史哲提出比照日本新幹線,將修改運送契約推出「寧靜車廂」新規,乘客講電話需至玄關、用3C產品看影片得戴耳機,9月22日起實施,勸導期3個月,屢勸不聽者可請旅客下車。交通部配合立法院三讀通過博愛座改優先席,預告修法訂定統一圖示,圖案新增身體不適者,最快9月上路。
台灣高鐵拚改善服務品質及搭乘體驗,高鐵董事長史哲拋出比照日本新幹線做法,將推出「寧靜車廂」政策,透過修改運送契約,旅客在車內若需講電話,須移步至玄關,用3C產品看影片也得戴耳機,預計9月22日起實施,初期有3個月勸導期,日後若不配合相關規定將先勸導,屢勸不聽者最嚴重可解除運送契約請下車。
婦人小萱在2010年收養歡歡(均化名)為養女,但是歡歡行為脫序常會竊取財物,並於未成年時多次離家不知去向,小萱遍尋不著,後來歡歡雖自行回家,小萱好言規勸,歡歡卻以非親生母親為由,不但不接受規勸還常爭執怒罵。直到2023年初,歡歡又再度偷錢,自此失聯已經2年,小萱憤而訴請終止收養關係。
為維護縣民生活品質及環境安寧,屏東縣政府環保局近年將噪音防制列為重點工作,透過多管道稽查,讓民眾寧靜生活不被「噪音」所侵擾,20日更直接邀請幼兒園小朋友以電子琴、直笛等樂器及道具發出的聲音與音量,示範量測噪音,讓大家對於噪音稽查執法有更進一步認識。
據統計,近年屏東縣環保局每年都接獲逾千件噪音陳情案,5年內共接獲6337件,但確實裁罰僅1115件,對此,環保局20日指出,因很多陳情案是動物叫聲,如公雞、夜鶯的啼叫聲,而這些都是非持續性且不易測量的聲音,屬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依噪音管制法規定,應由警察機關查處。
搭大眾運輸最怕被其他乘客影響,網紅「巴毛律師」日前搭高鐵,遇到後方一位國小五、六年級的女孩一直踢她椅背,且屢勸不聽,她氣得大吼「妳要踢到什麼時候?」結果女孩開始大哭、尖叫,這時對方家長跑過來質問,「她只是小孩,有必要這麼兇嗎?有種妳就不要生小孩」,巴毛律師回嗆,「如果生了小孩又不教,我就不會生。」貼文引發熱議,一票網友直言,「我們沒有厭童,厭的是沒家教。」
花蓮區漁會漁港區禁止垂釣,但縣府接獲通報,有違規垂釣者將釣線散落港區,引發亂丟垃圾、釣線纏繞漁船引擎等影響環境及漁民財產問題,增添漁民與釣客間的誤會與衝突,縣府農業處派員取締,將依《漁港法》、《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規定裁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