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工業管線的搜尋結果,共18

  • 海納百川》興達電廠爆炸 為何不撤離居民?(何豪毅)

    海納百川》興達電廠爆炸 為何不撤離居民?(何豪毅)

    高雄興達火力發電廠疑因天然氣外洩未及處理,9日晚間發生強烈爆炸,由於距離民宅不足1公里,鄰近住戶不但感受到巨大爆炸聲響,家中玻璃窗被震碎,甚至有孩童受到驚嚇,哭喊要爸爸媽媽搬家。唯一慶幸的是,廠區內員工早已獲知消息緊急撤離,這起爆炸案未有人員因此傷亡。

  • 氣爆11周年陪罹難家屬追思  陳其邁:這座城市會更堅強

    氣爆11周年陪罹難家屬追思 陳其邁:這座城市會更堅強

    高雄氣爆11周年,高雄市長陳其邁7月31日在豪雨救災後,於深夜前往氣爆紀念公園與罹難者家屬共同追思,陳其邁表示,目前全高雄已減少125公里的工業管線長度,共有99個里不會再有工業管線經過,降低超過43萬人的潛在風險。

  • 中鼎 擴大AI工程應用

     國內最大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9933)積極投入AI人工智慧在工程領域的發展應用,近期以「工業管線法蘭螺栓智慧鎖固模組系統」獲得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牌及加拿大特別獎;「大型管線清潔機器人」獲得馬來西亞ITEX發明展金牌獎。

  • 超逼真!高雄市府跨局處搶救演習 模擬遇地震化學事故

    超逼真!高雄市府跨局處搶救演習 模擬遇地震化學事故

    因應高科技產業園區可能面臨的化學品洩漏及火災等複合型災害風險,高雄市政府跨局處和廠區內廠商於楠梓科技產業園區舉辦聯合搶救演習,此次演習模擬日月光K24主建物及氮氫混合站遭遇強震引發化災事故,透過無人機、救災機器人、即時影像傳輸與3D建模技術等先進科技,並與園管局圖資整合,模擬化學事故應變,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到場視導。

  • 中鼎 國際發明展奪雙金

    中鼎 國際發明展奪雙金

     中鼎集團(CTCI)推動工程智慧化,攜手正修科技大學張法憲教授團隊開發兩項創新技術,近期於兩大國際發明展摘雙金,展現台工程研發實力。「工業管線法蘭螺栓智慧鎖固模組系統」獲歐洲盃羅馬尼亞EUROINVENT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牌及加拿大特別獎,「大型管線清潔機器人」奪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金牌,兩項技術皆取得台發明專利。

  • 防衛韌性擴編 計程車司機、大廈管理員要受訓

    防衛韌性擴編 計程車司機、大廈管理員要受訓

     為強化台灣防衛韌性,擴大全民防救災量能,內政部加速培訓防災士,將以專案方式,讓計程車司機、公寓大廈管理人員接受訓練,預估今年防災士可達到10萬人。不過,相關職業工會代表19日表示,對於招訓目的,以及要做哪些事情仍然一頭霧水,更擔心受訓年齡過大和配合戰爭演訓等問題。

  • 小黃司機、大廈管理員納入防災培訓!內政部:今年可達10萬人

    小黃司機、大廈管理員納入防災培訓!內政部:今年可達10萬人

    為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內政部積極培訓防災士,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今天表示,內政部已整合跨部會培訓防災士,另以專案方式,讓計程司機、公寓大廈管理人員等接受防災士訓練。消防署長蕭煥章預估,今年納入常備役、替代役,防災士數量將可達10萬人。

  • 台積電串聯高雄熊本! 康裕成熱迎熊本縣議會訪問團

    台積電串聯高雄熊本! 康裕成熱迎熊本縣議會訪問團

    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今(25)日熱情接待熊本縣議會議長山口裕、會長藤川隆夫率領的訪問團。康裕成提到,高雄及熊本雙方因台積電(TSMC)設廠而加深合作關係,期盼每年互訪,深化產業與交流。

  • 山陀兒風災釀「血滴子」危機 陳其邁:研議電線地下化

    山陀兒風災釀「血滴子」危機 陳其邁:研議電線地下化

    高市議會11日進行市長施政報告與質詢,日前山陀兒風災重創高雄,風災議題成為質詢焦點。國民黨籍高市議員李雅靜質詢指出,颱風期間吹落許多電桿、電線,如同「血滴子」,民眾在道路上險象環生,要求高市府將電線電纜地下化,另外,公園場域投保的公共意外保險,必須附加天災保險。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除了強化電網韌性外,也將研議電線地下化,請工務局1個月內研議加保事宜。

  • 高市工務局舉辦道路挖掘技術研討會 義守大學「工學院」等產官學界共襄盛舉

    高市工務局舉辦道路挖掘技術研討會 義守大學「工學院」等產官學界共襄盛舉

    為了促進道路挖掘工程從業人員學習交流與精進技術,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連續2年主辦「道路挖掘管理與工程技術研討會」,由義守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負責承辦。研討會邀請六都的道路主管單位首長共同與會,也結合國內專家學者分享全世界最新的工程技術,產官學界超過300人共襄盛舉,藉此激勵相關從業人員,讓道路工程的品質與效率可以獲得提升。

  • 產學攜手解開管線之謎 高雄道路施工更智慧

    產學攜手解開管線之謎 高雄道路施工更智慧

    高雄市地下的民生及工業管線眾多,且各管線分屬不同單位負責,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連續2年主辦「道路挖掘管理與工程技術研討會」。日前邀請六都的道路主管單位首長參加研討會,結合國內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的工程技術,產官學界超過300人共襄盛舉。

  • 高雄氣爆賠償 榮化、華運減為1110萬

    高雄氣爆賠償 榮化、華運減為1110萬

     10年前高雄發生嚴重氣爆案,釀32人死亡,附近居民、店家損失慘重,由高市府替3140位受災者提代位求償,分6案向中油、榮化、華運索賠。其中1案於17日二審宣判,與首波二審判決相同,認定高市府責任較重,因此榮化和華運連帶賠償金額從3869萬元減為1110萬元,高市府獲悉判決結果表示,將上訴。

  • 高雄氣爆10周年 陳其邁推智慧石化:減少111km工業管線

    高雄氣爆10周年 陳其邁推智慧石化:減少111km工業管線

    高雄81氣爆將滿10周年,事發後高市府2015年8月成立「管線安全辦公室(OPS)」。高雄市長陳其邁今(17)日視察OPS向辛勤工作同仁表達感謝與敬意,未來將導入科技與AI管理,並推動智慧石化,盡量減少既有工業管線數量或將其遷離人口稠密區域,保障城市安全,預計可減少111公里管線長度。

  • 氣爆10周年論壇 聚焦石化管線落日

    氣爆10周年論壇 聚焦石化管線落日

     高雄氣爆案發將屆滿10年,工業管線安全再次被關注,目前高雄工業管線共71條,涵蓋14個行政區,地球公民基金會13日辦理氣爆10周年系列活動,首場論壇以多面向角度探討工業管線管理及何時會有落日條款。高市府表示,為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除了針對管線管理頒布自治條例,也成立管線安全辦公室,並推動智慧石化。

  • 高雄氣爆快10年 71條工業管線「何時落日」成焦點

    高雄氣爆快10年 71條工業管線「何時落日」成焦點

    2014年高雄發生氣爆事故,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今年將滿10周年,地球公民基金會將辦理系列活動,首場論壇以「地表下的風險『管』理-高雄石化氣爆十周年」為題,邀請市府代表及學者,從法制、治理與社會等多重面向回顧氣爆事件,了解工業管線的管理現況,討論社區知情權及管線何時能有落日條款。

  • 高雄氣爆將滿10周年 市府推智慧石化建立完整管線規範

    高雄氣爆將滿10周年 市府推智慧石化建立完整管線規範

    高雄氣爆案即將滿10周年,為了避免類似事故再度發生,高市府推動多項管線管理政策,更成立全年365天24小時無休的管線安全辦公室(OPS),並引入大數據管理與人工智慧(AI)技術推動「智慧石化」,目前所有市區使用中的既有工業管線均已完整建立「3D管線路徑數據圖資系統」。

  • 台灣7大商港推港工作業數位化 台中港8月底搶先實施

    台灣7大商港推港工作業數位化 台中港8月底搶先實施

    台灣港務公司為強化便民服務及港區施工動態管理推動,所轄港區水域港工作業、陸域港工作業及道路挖掘申請數位化,提升申請效率、防災應變管理及強化道路下管線管理,不僅能避免工程單位誤挖管線引發工安事件與廠商營收受損,也有助防災應變管理,第一階段將於8月底在台中港率先上線。

  • 凱德威管線檢測 臂助台灣工業安全

    凱德威管線檢測 臂助台灣工業安全

     堪稱是管線檢測專家的凱德威公司,於今(113)年4月針對管線支撐座腐蝕引進英國Guided Ultrasonics Ltd. (GUL)公司最新一套腐蝕定量檢測技術QSR1短程導波腐蝕定量系統,該技術結合IOT物聯網與Machine Learning 機器學習來提升腐蝕定量精準度,為國內管線腐蝕問題提供一項新的檢測方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