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市場准入的搜尋結果,共496筆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2025年11月7日,第三次陸瑞部級金融會議在瑞士伯爾尼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與瑞士聯邦財政部國務秘書斯托菲爾共同主持會議。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和瑞士聯邦財政部、瑞士國家銀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參會。
藥華藥(6446)6日在法說會中表示,受惠旗下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新藥Ropeg,全球銷售持續成長,前三季EPS達9.66元,營收、本業獲利、淨利、EPS等四項指標均創新高。另外,筆型注射器和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新適應症均已向美國FDA提出藥證申請,都將助力業績延續成長曲線。
英國《金融時報》6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上周與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簽署的新貿易協定中,加入「毒丸條款」,即威脅對方若與其他任何國家簽署損害「美國根本利益」或「對美國安全構成實質性威脅」的競爭性協議,美方可據此終止協定。
藥華藥(6446)2025(今)年10月營收14億元,月增6.55%、年增53.58%,再創單月新高。10月營收主要來自罕見血癌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Ropeg,即P1101),在美國及全球市場銷售持續成長。
據大陸駐美國大使館11月4日消息,謝鋒大使在上海舉行的美陸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透過網路視訊發表了「雲」致辭。對於陸美先前元首會晤、高層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謝鋒呼籲美方,「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也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更不要動損人利己的壞心思。」謝鋒也把話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謝鋒還對美國工商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做「早起鳥」,抓住歷史機遇;二是做「推進器」,助力雙邊關係;三是做「催化劑」,促進友好交往。
國安局書面報告指出,美中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藥華藥(6446)10月31日宣布,向美國FDA提出新藥Ropeg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上市申請,預計2026年取證,成為繼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後的第二大成長引擎。
全球資金正出現回流中國大陸趨勢。公股銀行財管部門指出,在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循環下,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與亞洲,近期陸港股市上漲集中在AI相關板塊,反映出市場對晶片自主和大陸科技前景的樂觀預期;另在官方政策刺激下,內需消費族群亦可關注。
藥華藥(6446)今(31)日宣布,正式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簡稱Ropeg,即P1101)新增適應症,新增適應症為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預計2026年取證,搶攻美國約15萬ET病患市場,並將成為公司第二成長引擎。
大陸央視30日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標準化將持續深入推進並提升開放水準。2025年以來,大陸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制度修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等智慧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電耗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隱藏式門把手安全要求等專項標準研製。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近日表示,中國將繼續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金融強國。同時也強調中國金融系統要推進防風險、強監管。專家指出,中國現在的「開放」與以往不同,不單純是開放市場,而是與國際標準一致「制度型對接」。
美國與越、泰、馬、柬四國在吉隆坡達成貿易與關鍵礦產共識,航運業正面看待,認為關稅底定加上減免部分產品關稅,預估東南亞至美國海運雙向貨量可能明顯提升,有機會推動從東南亞出發的航線運價上行。
白宮在26日表示,美國和越南已經就兩國「互惠、公平和平衡」貿易協定的框架達成共識,並會在未來幾周敲定一項貿易協定;而該協定將維持對大多數原產於越南的銷美商品課徵20%關稅,但會取消部分產品的關稅,享受零關稅互惠稅率。
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政策震撼全球經貿,更對東南亞國家帶來衝擊,也是此次亞洲行最受關注的焦點。川普26日見證泰柬和平協議簽署後,和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議,其中,與柬埔寨、大馬的協議涵蓋關鍵礦產投資,而美國對泰國、馬來西亞大部分商品仍維持19%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26日與三個東南亞夥伴國家簽署一系列貿易及關鍵礦產協議。美國希望藉改善貿易失衡問題與分散供應鏈,以因應中國大陸近期收緊稀土出口管制的作為。白宮也宣布,美國與越南未來數周內將敲定一項貿易協定,部分越南商品關稅可望取消。
美國總統川普今(26)日抵達馬來西亞第一站,便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和平協議」,他後續也和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議,與柬埔寨、大馬的協議則涵蓋關鍵礦產投資,其中美國對泰國、馬來西亞大部分商品仍維持19%對等關稅。川普曾以拒絕達成貿易協議來威脅泰柬停火,明確顯示他傾向以貿易協議作為手段,施壓他國。
美國總統川普計畫在下周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24日表示,已對中國就中美2020年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展開調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表示,堅決反對這一不實指控及相關調查措施,並要求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維護來之不易的磋商成果。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與印度接近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印度商品的關稅稅率可望從50%大幅降至15~16%,最終版本預計在10月底舉行的東協峰會上宣布。韓國高層官員22日也趕往華盛頓展開緊急磋商,試圖解決雙方在3,500億美元投資案執行細節的分歧,務求本月底APEC峰會前敲定。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與印度接近達成一項貿易協議,美國對印度商品的關稅稅率可能從50%大幅降至15~16%,最終協議版本預計在10月底舉行的東協峰會(ASEAN Summit)上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