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年輕患者的搜尋結果,共58筆
熬夜刷手機,小心傷腦。大陸一名30歲張姓男子,白天在工廠工作,閒暇時常熬夜打遊戲至凌晨,日前他突然高燒、說話含糊,送醫確診是「病毒性腦膜炎併腦炎」,雖經治療挽回性命,但腦部嚴重受損,智力退化至相當於3歲孩童的水平,語言及肢體功能也大幅退步,無法自理生活。
全台失智症人口突破38萬人,衛福部2017年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年底將屆滿,長照司表示,正彙整各部會建議,制定「失智症政策綱領3.0」,配合長照3.0於明年共同上路,將擴大納入50歲以下年輕型失智者,不分年齡提供失智症照護,並強化照護資源整合。
YouTuber「眾量級」情侶檔 Andy老師與前女友家寧分手後,雙方對簿公堂,Andy在龐大壓力下,驚傳日前因心悸、呼吸困難掛急診,讓粉絲很擔心。對此,心臟內科醫師王朝平表示,這有可能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這類患者因血液偏鹼等因素,可能出現胸痛等類心肌梗塞症狀,一樣有猝死的危機。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壽伴隨健康,成為政策與醫療的重大課題。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對高齡族群而言,真正決定壽命與生活品質的是能否維持行動力與自理能力,比單純的疾病數量更關鍵。
近年大眾常將拇趾外翻與「女性穿高跟鞋」畫上等號,不過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年輕族群、男性患者比例明顯上升。對此,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煒竣也說,診間中出現愈來愈多年輕患者抱怨「鞋子穿不下」、「腳趾卡卡很難受」,並直言拇趾外翻其實與體質、足部結構異常更有關係。
近些年來,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對岸一名15歲的少年,因咳嗽就醫,結果發現右肺毛玻璃狀結節,手術後證實是肺癌,醫生詢問病史後發現,少年從小體弱多病,有肺癌家族史,家庭成員也有人抽菸,研判都是可能誘發他罹癌的因素。
糖尿病患者若同時感染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住院率恐高出3倍!醫師提醒,糖友免疫力原本就較低,一旦帶狀疱疹病毒活化,不僅血糖控制容易失衡,病程更長、治療更複雜,甚至可能成為壓垮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工植牙的長期穩定與成功率,向來是臨床牙科與材料科學的重要課題,衛福部桃園醫院牙醫部攜手台北醫學大學、華藝牙技牙體技術所,以及日本國立廣島大學跨國合作,研發出創新的「玻璃陶瓷噴塗」技術,能有效提升氧化鋯植體的表面生物活性,促進骨細胞附著與存活,進而增進植牙長期穩固性。
台灣每年新增1萬7千多例大腸癌患者,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高翊凱分享,一名30多歲男子因頻繁腹瀉、糞便有血、體重減輕就醫,他於門診進行肛門指診,竟直接摸到男子直腸內有整圈堅硬的腫塊,進一步檢查確診是第3期大腸直腸癌,提醒上述症狀,都可能是腸癌表現,若症狀持續2周以上,應就醫檢查。
台中市1名男子側腹反覆疼痛掛號泌尿科,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未料3天後,側腹皮膚陸續冒出紅疹與水泡,痛到難以入眠,原來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再作怪。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何英右說,帶狀皰疹初期往往只有疼痛或灼熱感,數日後才會長出紅疹與水泡,另也提醒皮蛇非年長族群專利,長期熬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都是引發帶狀皰疹病毒的高風險因子。
大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但可透過檢查早期發現。醫師陳保中指出,一位自述無症狀的28歲患者,就是在做大腸鏡檢查後,確診大腸癌,看著病患的沉默與無助,讓他也不禁感嘆,近年年輕的大腸癌患者真的越來越多。
大腸癌年輕化不是謠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謝依蒨分享有一位30歲女子因痔瘡就醫,結果竟在直腸末端發現癌前病變瘜肉。她表示,全球近10%新發大腸癌案例,是發生在5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提醒大腸癌初期的唯一線索,可能就藏在大便裡,若有便祕與腹瀉交替、便中帶血等5個排便變化要快就醫。
藝人何妤玟日前透露,健檢時發現有2顆大腸瘜肉,讓常蔬食、勤練瑜伽的她,非常驚訝。對此,胃腸科醫師錢政弘表示,9成以上大腸癌,都是由瘜肉演變而來,近些年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研判與年輕人愛吃甜食、常熬夜,還有體內缺乏維生素D有關,尤其是許多女生少曬太陽,這也會造成維生素D不足,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連續21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前3名。研究指出,我國大腸癌發生率為亞洲第一,醫師提醒,現代人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都會影響腸道菌群失衡,要保持腸道健康,可以從每日補充好菌、天天飲用一瓶優酪乳做起。
大腸癌年輕化,50歲以下患者逐年上升。醫師張靖指出,自己在一個月內就遇到2位30多歲的年輕人,都出現血便問題,照完大腸鏡後確診,而大腸癌年輕化可能原因包括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腸道菌落失衡。
大腸癌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因前三名,還有年輕化趨勢。一名39歲女性吃一點東西就感到腹脹,肚子在半年內腫大如孕婦,就醫驚覺罹患大腸癌晚期,醫師錢政弘提醒,一旦發現排便習慣改變、腹脹問題時,就要就醫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平時飲食習慣也要注意,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都要避免過量攝取。
台灣被稱作洗腎王國,洗腎人口已近10萬人。林口長庚醫院研究指出,比起血液透析,65歲以上長者接受「腹膜透析」,併發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風險雙降,累積存活率也較高。健保署自2023年起補助居家腹膜透析,今年5月更加碼補助相關費用,讓腎友在家也能安心洗腎。
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邁入第11年從各面向的議題,讓大眾共學成長。6月9日邀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翁國昌博士,以「白色巨塔下你(妳)不知道的❝心❞ 事」為題談論健康保養,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與幽默風趣的言談,從臨床實例出發,帶領大眾深入了解心臟疾病與預防保健。現場逾400人熱情聆聽,線上觸及人次近9,300人。
骨科醫材廠愛派司(6918)10日以承銷價75元上市掛牌交易。隨著全球邁向高齡化,保守醫療與微創手術趨勢明確,愛派司將強化客製化技術、跨國認證與學研合作,拓展海外營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