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幸福冬山的搜尋結果,共11

  • 冬山紅茶7月開跑!買茶送大獎 電動自行車、Dyson等你抽

    冬山紅茶7月開跑!買茶送大獎 電動自行車、Dyson等你抽

    宜蘭冬山鄉最具茶韻的年度盛事「2025冬山紅茶季」即將在7月1日盛大開跑,活動一路熱鬧到8月31日止,紅茶季主打「茶香、手作、好禮三合一」,只要到配合茶園購買茶葉或參加DIY體驗,消費滿額憑發票就有機會抽超級大獎。鄉長林峻輔表示,盼透過紅茶季帶動在地小旅行與觀光產業,邀大家暑假來冬山走走。

  • 冬山熱氣球嘉年華 高雄熊助陣

    冬山熱氣球嘉年華 高雄熊助陣

     宜蘭縣冬山熱氣球嘉年華5月31日登場,今年冬山鄉公所邀請高雄市政府打造的「高雄熊」造型熱氣球參加,還有限額、須付費的熱氣球繫留體驗,民眾可搭乘熱氣球欣賞田野風光,這場盛事還會在6月1、7、8日舉辦,鄉長林峻輔歡迎全國民眾參加,一覽冬山之美、蘭陽之美。

  • 宜蘭冬山熱氣球嘉年華開幕 「高雄熊」助陣 飽覽蘭陽風光

    宜蘭冬山熱氣球嘉年華開幕 「高雄熊」助陣 飽覽蘭陽風光

    宜蘭縣冬山熱氣球嘉年華今天(31日)登場,今年冬山鄉公所邀請高雄市政府打造的「高雄熊」造型熱氣球參加,還有限額、須付費的熱氣球繫留體驗,民眾可搭乘熱氣球欣賞鄉野風光,這場盛事還會在6月1、7、8日舉辦,鄉長林峻輔歡迎全國民眾參加,一覽冬山之美、蘭陽之美!

  • 宜蘭版伯朗大道 三奇美徑彩繪田 繽紛一夏

    宜蘭版伯朗大道 三奇美徑彩繪田 繽紛一夏

     宜蘭縣冬山鄉三奇村的蜿蜒農路,被譽為宜蘭版的「伯朗大道」。冬山鄉公所9日宣布,2025年三奇美徑彩繪稻田正式開放,今年以「自然地景與大地意象」為主題,活動還有熱氣球嘉年華、風箏節,持續到7月13日,歡迎民眾到冬山享受夏日時光。

  • 宜蘭「三奇美徑」彩繪稻田開放 到冬山鄉來場夏日輕旅行

    宜蘭「三奇美徑」彩繪稻田開放 到冬山鄉來場夏日輕旅行

    宜蘭縣冬山鄉三奇村的蜿蜒農路,被譽為宜蘭版的「伯朗大道」,冬山鄉公所今天(9日)宣布,2025三奇美徑彩繪稻田從今起正式開放,今年以「自然地景與大地意象」為主題,系列活動將持續到7月13日,歡迎民眾來到冬山享受夏日時光。

  • 梅花湖巨型月球 修復完成

    梅花湖巨型月球 修復完成

     宜蘭縣冬山鄉公所「月亮什麼冬冬」活動設置的巨型月球在中秋節當天因不敵強風而破損「消風」,鄉公所21日表示,巨型月球經廠商趕工修復完成,「月亮什麼冬冬」將舉辦到10月31日,歡迎民眾到梅花湖風景區欣賞。

  • 宜蘭冬山賞月新地標 「10公尺高月亮」首度移師梅花湖

    宜蘭冬山賞月新地標 「10公尺高月亮」首度移師梅花湖

    宜蘭2024冬山中秋「月亮什麼冬冬」首度移師梅花湖風景區舉辦,即日起至10月31日,每晚5時30分起到9時,巨大月球裝置浮現於湖面。鄉長林峻輔表示,白天環湖一圈,可從不同角度欣賞大自然與藝術的結合,夜晚湖水、光影與月光融合,營造浪漫氛圍;梅花湖為冬山重點風景區,盼藉此能帶動周邊觀光人潮。

  • 宜蘭冬山鄉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啟用 收托48嬰幼兒剩6名額

    宜蘭冬山鄉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啟用 收托48嬰幼兒剩6名額

    耗資3374萬元的宜蘭縣冬山鄉公所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今(10日)啟用,收托0到2歲嬰幼兒,最多可招托60人,每月收費1萬1000元,師生比1比4;目前保育員人數12人,最多可收48人,8月起招生已收托42人,近期會再次開放招生,補滿剩餘6個名額。

  • 冬山梅園生命紀念館二期啟動廉政平台 確保採購透明

    冬山梅園生命紀念館二期啟動廉政平台 確保採購透明

    斥資逾3億元宜蘭「冬山梅園生命紀念館二期興建工程」,冬山鄉公所為讓重大工程招標順利,並展現採購資訊公開透明及拒絕外部干擾,今(21日)成立機關採購廉政平台,邀集專業領域及相關司法機關協助。鄉長林峻輔表示,期望紀念館二期工程年底能動工,2026年能完工啟用,打造優質的納骨空間及公園化公墓。

  • 冬山熱氣球 跟著媽祖俯瞰美景

    冬山熱氣球 跟著媽祖俯瞰美景

     宜蘭縣冬山鄉公所舉辦熱氣球嘉年華,今年冬山鄉公所邀請台東縣政府與台東天后宮聯手打造的媽祖造型熱氣球到嘉年華,除了熱氣球繫留體驗外,還規畫小型移動式熱氣球,鄉公所歡迎全台鄉親遊冬山、乘坐熱氣球。

  • 媽祖熱氣球降臨冬山 搭乘熱氣球俯瞰美景

    媽祖熱氣球降臨冬山 搭乘熱氣球俯瞰美景

    宜蘭縣冬山鄉公所連續2周假日舉辦熱氣球嘉年華,今天(8日)在冬山火車站前農地登場,今年冬山鄉公所邀請台東縣政府與台東天后宮聯手打造的媽祖造型熱氣球到嘉年華,除了熱氣球繫留體驗外,還規畫小型移動式熱氣球,鄉公所歡迎全台鄉親遊冬山、乘坐熱氣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