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張掖的搜尋結果,共14

  • 華北霪雨搶收搶烘秋糧21億援7省  提前入冬地區先供暖

    華北霪雨搶收搶烘秋糧21億援7省 提前入冬地區先供暖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為積極應對華北連日陰雨影響,大陸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近日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4.8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0.76億元),支援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等7省受災地區,加快開展農機搶收、潮糧烘乾、農田排澇等農業生產防災救災工作,保障秋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

  • 當年今日》河西走廊簡牘出土   漢匈戰爭的故事娓娓道來

    當年今日》河西走廊簡牘出土 漢匈戰爭的故事娓娓道來

    4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5年10月9日,大陸河西走廊一帶再有漢簡新出土,共有2.3萬枚,超過有45萬字。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地方的文明在這塊地方交融,形成一顆千年文化的璀璨明珠。在紙張普及之前,「簡牘」是古代中國普遍使用書寫載體,該物除紀錄了漢朝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更承載著當時中原與西域溝通與交流來往、區域發展的千年故事。

  • 霍去病2千年前掃平匈奴 河西4郡納漢版圖 城市名至今沒改

    霍去病2千年前掃平匈奴 河西4郡納漢版圖 城市名至今沒改

    西元前121年,漢武帝派年僅18歲的霍去病西出河西走廊,連續擊退匈奴,打下4座重要城市酒泉、張掖、敦煌、武威,這些城市名字沿用至今,不僅象徵軍事勝利,更承載治理智慧與文化延續,成為歷史長河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 社評/兩岸關係 人民有自己的想法

    社評/兩岸關係 人民有自己的想法

     300多位大陸旅遊界人士申請來台參加2025年台北夏季旅展,因民進黨政府緊縮兩岸民間交流,未能如願參展,主辦的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委會主委賴瑟珍深感挫折與遺憾。不過,人民有自己的選擇,大陸業者雖未能來台行銷,卻不影響民眾赴大陸旅遊的意願,大陸旅遊成為這次旅展第二暢銷商品!

  • 旺報社評》兩岸關係 人民有自己的想法

    旺報社評》兩岸關係 人民有自己的想法

     300多位大陸旅遊界人士申請來台參加2025年台北夏季旅展,因民進黨政府緊縮兩岸民間交流,未能如願參展,主辦的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委會主委賴瑟珍深感挫折與遺憾。不過,人民有自己的選擇,大陸業者雖未能來台行銷,卻不影響民眾赴大陸旅遊的意願,大陸旅遊成為這次旅展第二暢銷商品!

  • 影》滑翔傘遭「雲吸」至8500米高空! 陸男奇蹟生還曝驚險過程

    影》滑翔傘遭「雲吸」至8500米高空! 陸男奇蹟生還曝驚險過程

    據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導,近日,一名滑翔傘(無動力飛行傘)愛好者在祁連山飛行時,被雲吸至海拔8598米後生還,事件引起眾多關注。事發時,該滑翔傘愛好者未攜帶氧氣面罩,臉部直接裸露,全身覆滿冰碴,但仍堅持有意識地控傘,最後安全著陸,在著陸後他稱感受到缺氧,手部裸露在外,一直凍著。

  • 政策暖 市場活 消費熱  陸多領域齊發力  促經濟高品質發展

    政策暖 市場活 消費熱 陸多領域齊發力 促經濟高品質發展

    大陸央視報導,近期大陸金融機構加大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之「兩新」政策,加力擴大激發市場活力、各地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財政部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多領域齊發力,共促經濟高品質發展。

  • 今年陸鐵路旅客發送量預計約43億人次 同比增長11.7%

    新華社報導,隨著「軌道上的長三角」——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26日正式開通營運,大陸鐵路營業里程已達約16.2萬公里,其中高鐵約4.7萬公里,地方鐵路逾2.5萬公里;預計全年大陸鐵路旅客發送量約43億人次,同比增長11.7%左右;鐵路貨運發送量約51.8億噸,同比增長3%左右。

  • 陸多地加大土地出讓力度  積聚化債資金來源

    陸多地加大土地出讓力度 積聚化債資金來源

    在全國土地成交下降,房企拿地規模持續縮減的背景下,大陸多地政府稱加大土地出讓的力度。陸媒觀察,部分城市表示,此舉為增加財政收入,保證債務兌付等,若今年土地出讓金收入不達預期,恐存在償債風險。

  • 大陸展開「不明原因肺炎」應急演練   引發關注

    大陸展開「不明原因肺炎」應急演練 引發關注

    據大陸《第一財經》報導,大陸各地政府或者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網站,從今年2月開始,有不少地區就在陸續開展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演練活動。尤其進入6月份後,更多的地區加入演練隊伍中,相關消息引發公眾關注。

  • 甘肅│武威市接入全國高鐵網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指出,新建蘭州至張掖高鐵中川機場至武威東段,6月29日開通營運。絲路重鎮、旅遊景點馬踏飛燕出土地武威市,接入全國高鐵網,進一步完善河西走廊的鐵道交通網路。

  • 「胡姬」安在? 陸科技考古團隊首次發現敦煌「混血兒」

    「胡姬」安在? 陸科技考古團隊首次發現敦煌「混血兒」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如此描述盛唐氣象。但詩中的「胡姬」來到大唐後是否留下並融入當地生活,是個有趣的謎題。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技考古團隊近日發現兩例生活於曹魏—唐代時期的敦煌「混血兒」,推斷出——唐代有「胡姬」嫁給了當地男性,繁衍了後代,融入了中華民族血脈。

  • 古代銅鏡不是拿來照人 專家揭原始功能:常見陪葬品

    古代銅鏡不是拿來照人 專家揭原始功能:常見陪葬品

    銅鏡是考古挖掘中相當常見的古文物之一,不過其實它在問世初始並不具有照人的功能,大陸考古學者許宏指出,早期銅鏡被認為是巫師的法器或巫具,因此常見於早期墓葬中,在墓主人的骨架上覆蓋幾十件的銅鏡,作為陪葬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