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德國經濟的搜尋結果,共341

  • 工商社論》安倍經濟政策 高市未必蕭規曹隨

    工商社論》安倍經濟政策 高市未必蕭規曹隨

     國際社會所矚目的日本國會首相指名選舉,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創黨以來首位女性總裁高市早苗,10月21日在「維新黨」支持下當選第104任首相,創下日本二次戰後以來首位女性首相。雖高市上任迄今尚未滿月,但各界較為聚焦的莫過於,其以信奉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為導師之下,未來是否重蹈安倍內閣時代所採取的「三箭」經濟政策,藉此推動日本經濟持續成長。

  • 陸學者:德國缺乏明確的對華戰略  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陸學者:德國缺乏明確的對華戰略 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 德國將組專家委員會 重新評估「對中依賴」程度

    德國將組專家委員會 重新評估「對中依賴」程度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德國《時代周報》報導,德國希望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為此,來自經濟界、工會和科研領域的專家將共同參與。新委員會將重點研究價值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以及德國在能源和原材料進口方面的依賴情況。

  • 中歐會談30日登場 聚焦稀土

     歐盟與中國預計本周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層會談,討論北京近期對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實施嚴格限制的問題。歐洲方面擔心,中國出口管制恐衝擊汽車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進一步加劇雙方貿易緊張。

  • 不去了!德國外長臨時取消訪陸 執政夥伴急了

    不去了!德國外長臨時取消訪陸 執政夥伴急了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臨時取消訪華行程後,執政夥伴有些急了。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10月25日報導,德國執政聯盟中的社會民主黨外交事務發言人阿迪斯·阿赫梅托維奇直言這並非「好兆頭」,他呼籲德國應重新思考對華戰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種積極的、戰略性的外交政策。

  • 「風險極大」 德媒:德國在藥品領域高度依賴中國

    「風險極大」 德媒:德國在藥品領域高度依賴中國

    據《法蘭克福評論報》報導:若中國供應商停產,德國每年將有4200萬盒藥品無處可獲,專家警告,屆時醫療體系恐陷入崩潰。 當德國藥店止痛藥告罄、糖尿病患者拿不到救命藥、醫生無法再開抗生素處方時,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浮出水面:德國在關鍵藥品供應上已對中國形成了嚴重依賴。

  • 稀土價飆200%!陸管制威脅德工業 貿易商:回不去了

    稀土價飆200%!陸管制威脅德工業 貿易商:回不去了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慕尼黑《墨丘利報》報導,中國在稀土領域擁有壟斷地位。中國的出口限制對德國工業造成沉重打擊。 對中國的依賴,已成為德國經濟的痛點。中國政府進一步收緊出口管制,對德國工業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可難以獲得,同時價格迅速上漲。歐洲最大原材料貿易商之一 Tradium 公司的馬蒂亞斯·呂特(Matthias Rüth)表示:「以往的原材料貿易,已經不復存在。」

  • 工具機業大佬談景氣:三利多 有望復甦

    工具機業大佬談景氣:三利多 有望復甦

     工具機業明年景氣能否回暖,業界大佬看法不一,程泰集團會長楊德華說,目前全球經濟看不到好轉跡象,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上銀董事長卓文恒也認為,明年景氣難預測;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慶鴻董事長王武雄、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則樂觀明年行業景氣,表示在以巴停火、俄烏可望和談、美國市場需求可望增加等前提下,工具機業有機會好轉。

  • 大陸打「稀土牌」重擊歐洲強國!百萬就業人口面臨大危機

    大陸打「稀土牌」重擊歐洲強國!百萬就業人口面臨大危機

    大陸日前宣布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範圍擴及含有大陸稀土及相關技術的產品,此舉被視為對全球稀土供應的進一步管控。由於全球高度依賴大陸稀土,這項政策在美中貿易對抗背景下,已引起德國產業界高度關注。

  • 德台經貿合作 再創新局

    德台經貿合作 再創新局

     在全球經濟動盪中,德台經貿關係持續升溫,從未停歇,在關鍵產業上的強勁互補效益,讓雙方合作更加緊密。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Dr. Eva Langerbeck)表示,多數德商依然看好台灣的投資前景,而台積電在慕尼黑投資計畫,對德國和台灣更具深遠的戰略意義。這不僅將強化德國當地的半導體生產能力,還有望吸引更多投資,進一步帶動整個生態系,期盼德國和台灣能並肩前行,共享產業創新所帶來的契機。

  • 德經處 打造創新、永續雙引擎

    德經處 打造創新、永續雙引擎

     德國經濟辦事處自1981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促進台德經貿合作的關鍵橋梁,作為德國在台的官方代表機構,德經處不僅致力於推動雙邊貿易投資往來,也協助企業跨越市場、文化與法規隔閡,發掘合作新契機。

  • 《國際經濟》新訂單減少 德9月製造業PMI仍未翻身

    標普全球編製的HCOB 9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從8月的38個月高點49.8點,小幅減至49.5點,比初值48.5高出1點,但還是沒有超過景氣榮枯分水嶺50點。

  • 德國汽車工業當頭棒喝!巨頭狠裁1.3萬人 被陸廠搶走生意

    德國汽車工業當頭棒喝!巨頭狠裁1.3萬人 被陸廠搶走生意

    近年德國汽車產業面臨多重挑戰,隨著全球需求下滑、勞動力與能源成本攀升,以及大陸汽車製造商的迅速崛起,德國傳統汽車製造商與零組件供應商不做出調整。大廠博世(Bosch)近日宣布,計劃裁員1萬3000人,象徵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汽車業正逐步走向衰退。

  • 憶晶無人機 國防展秀實力

    憶晶無人機 國防展秀實力

     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於9月20日圓滿落幕。憶晶實業所推出的全鎂合金無人機機構,以「超輕高強、量產優勢」為亮點,吸引國內外航太及國防產業人士高度關注。展期三天,展位人潮不斷,現場多家業界先進及國際買家前來洽談合作,展現台灣無人機供應鏈的創新實力。

  • 《基金》台韓續發威 外資連3周買超

    上週正值美國利率決策出爐重要時刻,統計顯示,國際資金不受影響,持續進駐亞洲股市,外資連續第3週集中買超南韓與台灣,分別挹注13.21億美元、9.37億美元。印度獲超過2億美元買盤,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維持資金淨流入,僅有越南、泰國兩市遭提款2.15億美元、1.59億美元。

  • 德商就是要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到戰鬥機都是大商機

    德商就是要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到戰鬥機都是大商機

    歐洲工業大國德國現在看台灣,仰望角度看半導體產業、無人機供應鏈夥伴!德國廠商繼2025國際半導體展後,今年首度參加台灣國際航太暨工業展,並設立「德國館」,目標要把德國航空航太、無人機產業實力在台展現 ,有更多機會串接台灣市場。

  • 研究顯示:美對歐進口依賴度 超過中國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對歐盟進口的依賴程度比普遍認知的更高,歐盟在進口商品的總價值和數量上均已超過中國。

  • 《國際經濟》對付川普關稅 專家:歐盟手握「王牌」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W出具的報告,美國對歐盟產品的依賴程度超乎想像,來自歐盟的進口總額和商品數量都超越了中國。

  • 歡迎中國投資!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既然歐洲人想買中國貨,為何不讓陸企在這生產?

    歡迎中國投資!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既然歐洲人想買中國貨,為何不讓陸企在這生產?

    據觀察者網引述《南華早報》13日報導,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兼經濟、發展和能源部長艾旺格(Hubert Aiwanger)接受採訪時說,儘管中歐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但該州仍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表示歡迎。

  • 《國際經濟》美國關稅影響 中國商品加速轉向德國

    德國就業研究所(IAB)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美國關稅擾亂了全球貿易流動,今年前7個月,中國出口至德國的商品激增,是德國總體進口增速的兩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