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心因性猝死的搜尋結果,共25

  • 醉男大鬧餐廳遭壓制突猝死    桃園5警二審仍判無罪

    醉男大鬧餐廳遭壓制突猝死 桃園5警二審仍判無罪

    桃園警方民國108年8月接獲報案,1名男子酒醉鬧事,警方到場壓制男子後對方猝死,檢方依過失致死起訴5名員警。台灣高等法院認為,員警依照所處的客觀環境而採取壓制作為,確屬侵害最小之手段,合於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且壓制過程中,已注意被害人狀況,難認有何過失情事,駁回檢方上訴,判決5人無罪。檢可上訴。

  • 31歲「護理系女神」猝逝 心臟5警訊不只是老人的事

    31歲「護理系女神」猝逝 心臟5警訊不只是老人的事

    31歲網美謝侑芯曾是護理師,因亮麗的外型而被封為「護理系女神」,最近卻驚傳她因心臟病驟逝,震驚許多人。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年輕人易因壓力大、睡眠不足及無固定運動習慣,增加心因性猝死(SCD)風險,若有不時胸痛、心悸等症狀,務必加以留意。

  • 產後4個月昏倒失心跳!20歲新手媽確診肥厚性心肌症

    產後4個月昏倒失心跳!20歲新手媽確診肥厚性心肌症

    台中市年僅20歲的阮姓女子,在產後4個月突然在家中昏倒,當場失去呼吸與心跳,所幸家人立即施行CPR並撥打119,緊急送往衛福部豐原醫院急診即時搶救,成功恢復心跳與意識,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具有遺傳性的「肥厚性心肌症」。豐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程建銘表示,該疾病雖常無徵兆,卻可能在運動、情緒波動或產後荷爾蒙變化時,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為預防再次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醫療團隊安排植入「體內去顫器」,目前病人已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也能安心照顧新生兒。

  • 有家族史!64歲男健身後突心臟病釀車禍 倒在診所旁奇蹟獲救

    有家族史!64歲男健身後突心臟病釀車禍 倒在診所旁奇蹟獲救

    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名64歲男子上月運動後開車返家途中突發心臟病,導致他連人帶車失控衝進停車場。巧合的是,他停留的地點正好在心臟科醫師開業的診所旁,醫師後來立即上前為他治療,奇蹟地將他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 新北市民活動中心 研議廣設AED

    新北市民活動中心 研議廣設AED

     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能將失去呼吸心跳病患接受CPR急救的存活率,從10%提升到70%以上,但法規目前只針對十大類公共場所強制設置AED,市民活動中心等高齡者聚集場所則未納入。新北市議員呂家愷認為,AED是救人利器,建議市府可以提高AED普及率,以期挽救更多生命。新北市民政局回應,將請區公所評估研議。

  • 三星電子副會長心臟病逝 發作前「1徵兆」是最危險警訊

    三星電子副會長心臟病逝 發作前「1徵兆」是最危險警訊

    南韓三星電子副會長、共同執行長韓宗熙(Han Jong-hee,音譯)25日因突發心臟病驟逝,享壽63歲。關於心臟病,國健署曾提醒,「輕微胸悶」是最危險的警訊,很多患者往往在發作前1個月內,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狀況,卻未加以重視導致憾事發生。

  • 2000年0點0分出生!陸「世紀嬰兒」離世 猝逝原因曝光

    2000年0點0分出生!陸「世紀嬰兒」離世 猝逝原因曝光

    大陸山西長治一名女子解岳千(下稱千千)近日因心因性猝死離世,得年25歲。千千於2000年0點0分出生,被稱為「世紀嬰兒」,當年還登上對岸各大報頭條。千千的哥哥表示,妹妹生前擅長繪畫、創作音樂,他直呼「我們下輩子再見!」千千的母親表示,感謝大眾對女兒的關愛與悼念。

  • 法洛氏四重症 長期追蹤防心衰竭

    法洛氏四重症 長期追蹤防心衰竭

     全台每年約有50名新生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雖可透過手術改善,但長期仍可能加重心臟負荷,嚴重導致心臟衰竭、心因性猝死。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安提醒,應長期追蹤避險,也可透過心導管改善。

  • 10大寒冬易猝死行為 醫:洗澡溫差超過5度最危險

    10大寒冬易猝死行為 醫:洗澡溫差超過5度最危險

    今冬最強寒流報到,8日部分縣市甚至有持續10度左右或6度以下氣溫發生機率,預計將一路凍到下周一清晨。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盤點10大寒冬易猝死行為,其中第1名是「洗澡前後溫差超過5度」,即便是健康的人,也有4倍急性腦中風風險,不可不慎。

  • 北榮胸腔科主任猝死!留意7前兆 醫嘆:很多人無症狀

    北榮胸腔科主任猝死!留意7前兆 醫嘆:很多人無症狀

    北榮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柯信國驚傳猝逝,享年53歲。據悉柯於昨日參加餐敘一切正常,未料卻在返家後發生意外,經送醫搶救仍不幸宣告不治,詳細死因仍待釐清。醫師指出,在猝死前可能會有7種徵兆,包括大量出汗、胸部頻繁疼痛等,然而,最可怕的是很多人都是無症狀,若本身為高危險群務必要注意。

  • 猝死前8大徵兆 醫:覺得好累恐心臟缺血

    猝死前8大徵兆 醫:覺得好累恐心臟缺血

    寒冬猝死事件頻傳,儘管看似毫無症狀,但在事發前數天內,身體可能已經發出警訊而未被察覺。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就列出猝死前8大徵兆,包括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極度疲勞、心悸、頭暈、盜汗、消化不適,以及睡眠問題等,務必要注意。其中他提到,即使沒有進行劇烈運動,患者可能感到異常疲憊,這可能是心臟供血不足的情況,應提高警覺。

  • 國內首例 大學生休克 血管外心臟去顫器保命

    國內首例 大學生休克 血管外心臟去顫器保命

     心室顫動是最致命的心律不整,陳姓大學生突然失去意識並倒地抽搐,就醫發現是心室顫動所致,台中榮總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相當年輕,採用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植入手術(簡稱EV-ICD)植入去顫器,這也是國內首度EV-ICD治療病例,醫師表示,新療法更安全有效,也開創心臟醫療新里程碑。

  • 「洗澡水過熱、高強度運動」居猝死第1名 醫:身體來不及反應

    「洗澡水過熱、高強度運動」居猝死第1名 醫:身體來不及反應

    12月爆發斷崖式降溫,12/2最高溫攝氏28度、12/7驟降為21度,這樣的巨大溫差反覆出現,也因此奪走許多人的性命。根據消防署統計,12/12~12/24到院前死亡人數高達587人,恐與連日低溫有關,醫師告訴CTWANT記者,「劇烈溫差下,洗澡水如果太熱、或從事劇烈運動,皆容易引發猝死,名列猝死行為排行榜第一名,因為身體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會瞬間喪命!」

  • 朴敏宰心臟驟停逝 醫:多數沒徵兆 年輕人也可能中

    朴敏宰心臟驟停逝 醫:多數沒徵兆 年輕人也可能中

    南韓演員朴敏宰近來因突發心臟驟停而猝逝,享年32歲,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震驚。醫師指出,心臟病是導致心臟驟停的重要原因,但並非所有心臟驟停都發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即使無心臟疾病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此外,多數的心臟驟停都沒有徵兆,若未獲得及時治療,死亡率很高。

  • 氣溫驟降惹禍? 遊民買酒來不及喝倒臥超商猝死

    氣溫驟降惹禍? 遊民買酒來不及喝倒臥超商猝死

    氣溫驟降惹的禍?台南仁德區一名46歲林姓男遊民29日清晨被發現倒臥文賢路一段某超商前,林男當時剛從超商買酒離開,拿著酒坐在超商外鐵椅,酒還來不及打開喝,就被發現店員倒臥在超商前,趕緊報警,初步研判是心因性猝死,懷疑該名遊民穿得太單薄,可能不敵氣溫驟降而猝死。

  • 草屯鎮長猝死 醫示警4大徵兆:身體發出SOS

    草屯鎮長猝死 醫示警4大徵兆:身體發出SOS

    南投草屯鎮長簡景賢昨(18日)未返家,晚間近11時,被發現猝死於辦公室,享壽65歲。對此,急診醫師表示,8成以上的猝死,是因心血管問題,而這之前常並非毫無徵兆,提醒若有胸痛、胸悶、呼吸喘、心悸等情況,要視為警訊,而三高患者,若感染流感、新冠肺炎,也可能誘發心肌炎猝死,應及早就醫。

  • 7生活習慣超「傷心」 睡不足5小時 動脈鈣化飆3倍

    7生活習慣超「傷心」 睡不足5小時 動脈鈣化飆3倍

    不經意的習慣,有可能「傷心」。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一些日常行為可能危害心臟健康,研究發現,長期不吃早餐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25%,常熬夜睡眠不足5小時者,冠狀動脈鈣化程度會增加2至3倍,其他包括長期有壓力、過胖、常久坐、常打呼與過勞者,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甚至產生心因性猝死。

  • 心室頻脈、肌張力不全 醫材納健保

    心室頻脈、肌張力不全 醫材納健保

     心室頻脈患者因心跳過快,需仰賴心律去顫器的植入,預防猝死。若為靜脈血管通路異常、體重過輕的小孩,都只能自費使用皮下植入式心臟去顫器,今年9月起,健保署將這項醫材納入給付,幫助患者省約95萬。同時,收載了肌張力不全患者所需的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造福藥物治療無效者,可省下逾83萬。這兩項醫材納入給付後,健保署預計將新增7650萬點支出,每年分別將有30、58人受惠。

  • 心室頻脈、肌張力不全醫材納健保給付 每人省近90萬

    心室頻脈、肌張力不全醫材納健保給付 每人省近90萬

    心室頻脈患者因心跳過快,需仰賴心律去顫器的植入,預防猝死。若為靜脈血管通路異常、體重過輕的小孩,都只能自費使用皮下植入式心臟去顫器,今年9月起,健保署將這項醫材納入給付,每組可省95萬。同時,也收載了肌張力不全患者所需的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造福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每組可省下逾83萬。健保署挹注預算共約7650萬點,每年分別將有30、58人受惠。

  • 知名「新竹鵝爸爸」失蹤多日!鄰居聞惡臭報案 驚見陳屍家中

    知名「新竹鵝爸爸」失蹤多日!鄰居聞惡臭報案 驚見陳屍家中

    新竹市一名57歲黃姓男子,5月間因牽著兩隻肥鵝出現在北大路上,期間有路過民眾出手逗弄導致鵝受驚亂竄,有趣的畫面被網友拍下並上傳至臉書社團,引發討論,飼主也因此被網友稱為「鵝爸爸」。不料,今(5)日卻傳出黃男連日不出大門,鄰居聞到詭異的屍臭味隨即報案,警方破門查看,竟見黃男死亡多時,相驗後確認死因為心因性猝死,死者家屬並無異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