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搜尋結果,共32筆
新藥開發公司宇越生醫宣布,其自主開發之CAR-T細胞治療藥物Welgenaleucel(UWC19)完成治療淋巴瘤第一期臨床試驗。為推進後續臨床二期試驗,宇越生醫近期已完成新一輪資金募集,由台安生技領投,並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代管的國發基金加入,以及多家生技創投共同參與。
韓國女星金志原(另譯:智源)2017年以南韓女子團體GOOD DAY成員出道,今年5月更新社群後,就未再有新消息,直到昨(14日)終於發布新貼文,卻無預警告知粉絲她確診白血病,目前正接受第三次的療程。
知名製作人、主持人沈玉琳於7月29日病倒送醫,經院方檢驗確認罹患白血病(血癌),必須化療且不排除進行骨髓移植,消息曝光引發各界關注。癌症希望基金會分享,其實白血病共有五大類型,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沈玉琳自述症狀為白血球異常增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造血功能異常,是常見也需積極治療的血癌之一。
藝人沈玉琳經多日檢查後,確診血癌。醫師張振榕曾分享一個悲傷案例,一位50多歲的女性,輕忽時常頭暈、疲憊、肚脹的症狀,直到肚子出現左右不對稱的情況才就醫,最後確診血癌,後續也因一直拖延治療,轉變成急性淋巴球白血病,雖積極治療,但結果仍令人遺憾。
「荒謬大師」沈玉琳7月29日因身體不適到三總掛急診,檢查後外傳是猛爆性肝炎,還有胰臟癌一說。經過數日檢查,包含骨髓抽取、切片檢查,確定罹患血癌,家屬6日晚間在臉書以沈玉琳的口吻發文證實此事,未來醫療團隊除了替他進行化療,另一方面也要評估做骨髓移植。
資深綜藝主持人沈玉琳驚傳罹患血癌,消息震撼演藝圈。他今(6)日也親自透過社群平台發文,向粉絲證實病情,透露因白血球異常增生,已經住院接受治療,未來將暫別螢光幕一段時間。他感性表示,會專心配合療程,也期待能早日康復,重新回到大家面前繼續從事熱愛的工作。對此,吳宗憲感性表示:「他是生命的鬥士」。
主持人沈玉琳今(6日)透過臉書發文,證實罹患血癌(白血病),未來會在螢光幕前缺席一段時間,他也承諾會配合治療、專心養病,盡快和大家見面。對此,有消息人士向《中國時報》透露,其實沈玉琳當時住院,就是因血液疾病入住,病因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血紅素指數掉到2,情況相當危急。
57歲主持人沈玉琳,自從上個月29日送醫住院後,他的病情始終成謎,包含妻子芽芽、助理、好友潘若迪都強調,狀況一切穩定,駁斥任何傳聞,懇求外界給予空間。今(6日)稍早又傳出沈玉琳罹患血癌。
明年健保總額雖還沒確定,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若採高推估5.5%,將上看9800億,加上公務預算181億、癌症新藥基金100億,健保要執行的預算將逼近1兆元。另要價1億元的罕病「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正研議納入健保,患者的平均壽命僅7歲,臨床試驗顯示,用藥後平均壽命可望達到20幾歲。
要價1億元的罕見疾病「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正研議納入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AADC患者的平均壽命僅7歲,臨床試驗顯示,用藥後,平均壽命可望達到20幾歲,目前在專家審查中,需要好的財務模式才能支應。
助重症童圓夢!來自不靠海的5歲蒙古童Tegi患有腦瘤曾因此來台灣治療,雖然語言不通但喜願協會透過比手畫腳知道她的願望是想看到海洋和海中的生物,喜願協會因而與基隆海科館合作,讓她見到願望中的海洋生物,也體驗一系列活動。
新北市教育局今(17)日攜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共同推出「醫學概論」線上課程,4月8日將辦理全市課程說明會,預計於114學年度(8月)正式上線,優先提供新北市高中生選修,讓學生透過大學、醫院的專業資源,多元探索醫學領域。
苗栗縣頭份市文英國中於15日上午舉行募捐儀式,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三年級張姓同學募集善款,成功募得35萬元。張同學因病長期住院,仍透過遠距學習堅持完成學業。校長邱世允表示,為減輕張生家庭的醫療負擔,親師生共同發起募款活動,並獲得當地企業的大力支持,募得的善款將全數用於張生的醫療及生活費用。
漢達(6620)董事長劉芳宇6日在法說會中表示,日前以3,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9.83億元)買下治血癌藥Phyrago(Dasatinib),預計上半年授權行銷和開賣,估兩年內回本;另外,引資神隆入股,將有助資源整合,預期2025年營運將比2024年更出色,未來每年一個藥品上市目標不變。
不讓細胞治療股專美於前,興櫃新兵和有藥證/臨床股利多的生技股,在醫療科技展的熱潮中大「秀技」。
仁新(6696)公告,其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藥LBS-007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審查認定(Fast Track Designation)。這是台灣首家新藥公司獲得急性白血病快速審查認定,也是繼LBS-007先前獲得FDA授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孤兒藥資格認證後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彰顯了FDA對LBS-007優越機轉及數據的肯定。仁新將藉由法規優勢加速該藥物的開發與上市,為全球急性白血病患者帶來希望。
今年70歲的徐梅清,在50歲那年被診斷出乳癌合併肝轉移,7年後又罹患淋巴癌,經歷多次復發甚至骨轉移,被醫師宣判大約只剩3個月的生命。不過,她懷著「快樂活好每一個今天」的座右銘,陸續接受50次化療、42次放療以及標靶藥物治療,勇敢對抗癌症至今長達20年,每天鼓勵自己「今天我在康復之中」。
CAR-T細胞免疫治療去年11月納入暫時性支付,至今已有42名患者受惠。目前全球共有7種CAR-T產品,台灣僅進口其中1種(瑞士產),價格為819萬。健保署長石崇良預告,未來將引進美國產的產品,爭取落地台灣,除將成本再壓低,也有望造福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CAR-T細胞免疫治療去年11月納入暫時性支付,至今已有42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受惠。目前全球共有7種CAR-T產品,台灣僅進口其中1種(瑞士產),價格為819萬。健保署長石崇良預告,未來將引進美國產的產品,爭取落地台灣,除將成本再壓低,也有望造福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新北市三峽區中園國小一名就讀四年級的呂姓女學生,因身體不適就醫,經醫師詳檢後,確診爲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血癌),日前才剛結束第一階段治療,後續須接受2年多以上時間的治療,更需定期住院並接受化療用藥,讓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