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手爐的搜尋結果,共07筆
2025年乙巳鷄籠中元祭22日在老大公廟及慶安宮舉行關龕門與交接手爐儀式,為期1個月的系列祭典正式畫下圓滿句點。基市府指出,鷄籠中元祭傳承至今已邁入第171年,自開燈夜、開龕門、主普壇開燈放彩、迎斗燈,再到放水燈遊行與施放水燈頭,接連展開的傳統科儀與藝文盛會,皆吸引廣大市民與遊客熱情參與,展現基隆深厚的文化底蘊。
空調、電暖器是近代才出現的家電,在沒有科技與電器的古代,又是如何度過漫漫長冬呢?事實上,除了燒柴、燒炭或是喝烈酒暖身,對生活豪奢的皇家貴族而言,更流行用「女性胴體」取暖,尤其是名為「妓圍」、「肉陣」的方式,苦了一票女子。
冬季氣候寒冷,現代人家中大多都有電暖爐、暖氣等電器,然而古代科技不發達,紫禁城所在的北京一到冬天就十分寒冷,尤其明清兩朝正值「明清小冰期」,皇帝住在皇宮內該如何禦寒呢?除了清宮劇中常看到的手爐外,宮殿內的寢床下通常設有火炕,在比較高級的宮殿中,更有類似於現代地暖的設施。
2024甲辰鷄籠中元祭關龕門和交接手爐儀式今(3)日於老大公廟及慶安宮隆重舉行,基市府由副市長邱佩琳代表,與張廖簡姓宗親會代表、前基隆市長張通榮共同關上龕門。這場有著170年歷史的祭典儀式,象徵著人間7月的正式結束及中元祭文化的永續傳承。
一年一度的鷄籠中元祭即將於8月3日展開,相關的活動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籌備中。立法委員林沛祥18日上午與交通部觀光署、鷄龍中元祭祭典委員會主委張通榮共同舉行協調會,爭取到了新台幣500萬元的補助。林沛祥表示,期盼能讓今年的中元祭更豐富多彩。
去骨董店尋找暖手爐,並非甚麼福至心靈的突發奇想,而是特地央請住在當地的朋友帶我去找,準備買來送給兩個女兒的驚喜禮物。
全聯接手大潤發之後,2023年著手全台各店改裝,目前包括大潤發內湖店、中壢店、忠明店、平鎮及員林店等計有五店完成改裝,單店業績均成長10%以上,預計2024年將會繼續推進2~4店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