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改善睡眠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隨著現代人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不斷提升,穿戴式裝置已成為監測與改善睡眠的重要利器。三星電子宣布,其Samsung Health Monitor應用程式內的「睡眠呼吸中止檢測功能」正式獲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即日起於台灣上線。支援機種涵蓋Galaxy Watch4系列以上智慧手錶,並需配對Android 12.0以上版本之Galaxy智慧型手機。只要完成應用程式軟體更新,用戶即可透過Galaxy Watch辨識潛在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結合三星完整的睡眠監測功能,打造更全面的健康守護體驗。
失智症是一種令人心碎的疾病,不僅影響全球約700萬人,也深深影響著他們的親人,最近專家們發現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感」不僅能帶來心理滿足,還可能成為預防失智症的重要關鍵。
你習慣開著夜燈睡覺嗎?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行的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一項研究警告,開夜燈睡覺看似無害,實則心臟病發機率恐增加42%。
近期社群上掀起「甘胺酸鎂」熱潮,許多人為能睡個好覺,便跟隨市場購買服用。然而,面對「一夜好眠」的承諾,鎂真的能改善睡眠嗎?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的研究指出,鎂確實是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但並非人人都需要額外補充,更不具備任何神奇療效。
日本百年旅宿品牌星野集團在台首處據點「虹夕諾雅 谷關」2025年開業邁入6周年,總經理吉田裕之接受專訪時表示,目前營運狀況穩定,但夏季及冬季住房率約落差2成。如何提供只有品牌才能提供的獨有體驗、讓顧客每次回訪都能有新的體驗,是目前的最大挑戰。
近年來居家醫療日益普及,雲林縣西螺鎮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團隊在居家訪視過程發現,不少長者在家中出現精神不佳、睡眠不好等現象,因此鼓勵長輩拿起畫筆創作,20名長者不僅找到心靈寄託,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照護團隊29日幫長者們舉辦銀髮畫展,展現宅在家也能被看見的創意人生。
近年來居家醫療日益普及,雲林縣西螺鎮好所宅社區健康照護團隊在居家訪視過程發現,不少長者在家中出現精神不佳、睡眠不好等現象,因此鼓勵長輩拿起畫筆創作,20名長者不僅找到心靈寄託,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照護團隊29日幫長者們舉辦銀髮畫展,展現宅在家也能被看見的創意人生。
一位中年男性主訴有夜尿困擾,常常一晚起床3次以上,因此影響睡眠品質,近日精神越來越差才就診,確認是攝護腺肥大作祟。醫師指出,夜尿、頻尿、尿流變細等問題,不僅影響生活與睡眠品質,若長期忽略不治療,膀胱為了排出尿液而不斷用力,久而久之會造成肌肉疲乏,甚至波及腎臟功能,讓原本可改善的狀況變得複雜。
10月連假不斷,熬夜追劇、安排旅遊等等,讓你也缺乏睡眠了嗎?當心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讓大腦「未老先衰」。國際期刊研究指出,睡眠最差的人,其大腦老化程度幾乎是睡眠中等者的2倍,背後可能與慢性發炎有關。
若經常起床後仍感到疲倦,或是工作時難以集中注意力甚至情緒低落,這時身體可能缺乏「維生素 B12」。維生素 B12 是維生素 B 群的一員,屬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從食物中攝取的水溶性營養素。它在體內扮演多重關鍵角色,包括協助醣類、蛋白質與脂肪的代謝,維持紅血球生成及神經系統健康,可說是能量與專注力的維他命。
每年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日,今年國際更年期醫學會以「生活型態醫學在更年期健康中的角色」為主題,強調透過非藥物介入方式,協助女性以健康的生活型態度過更年期。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可改善更年期女性的情緒與代謝指標,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搭配阻力訓練,有助維持骨密度。
門診中常有患者抱怨「渾身不太對勁」,卻又說不上來哪裡生病,有人半夜睡不好、早上醒來還是覺得疲倦,有人經常感到胸口悶、心跳快,卻檢查不出心臟異常,也有人腸胃反覆不適,卻無法用胃病解釋。中醫角度而言,自律神經失調與「肝氣鬱結」、「心神不寧」、「脾胃虛弱」、「陰陽失調」都有關係,當身體受到過度壓力、情緒困擾或長期疲勞,會導致氣機阻滯、陰陽失衡,進而出現睡眠障礙、心悸頭暈、腸胃紊亂等問題。
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營養的水果,適量食用有助降低壞固醇、穩定血糖與促進腸道健康,食安專家韋恩表示,最新研究再發現每天吃1顆酪梨,連續6個多月,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包括延長睡眠時間、夜間中斷次數減少,是能讓人睡得安穩的天然超級食物。
談到老年與健康生活,我們常聽到相同的建議—吃得更健康、每天運動、睡眠充足,但光注意身體健康還不足讓人在變老後感到幸福。一項加拿大新研究發現,身心都安康的話,年紀變老也能活得更健康、更強壯。
根據新華社報導,瑞典和大陸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睡眠品質不佳的人,大腦的生物學年齡往往比實際年齡更老,體內發炎症狀水準升高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
睡眠品質不佳已是各年齡層普遍面臨的困擾,失眠或睡不好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和心理狀態,而為了解決失眠困擾,熱門標籤「sleepmaxxing」(睡眠優化)成為 Tiktok 上的熱門主題,市面上也湧現各種助眠產品,像是嘴巴貼布、重力毯、記憶枕頭到白噪音機等,形成年產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龐大市場。科學專家指出,想要高品質睡眠,光線對比、飲食規律、睡眠時間才是改善關鍵。
酒精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長期飲酒會大幅增加癌症風險,桃園市政府自2022年起與醫療機構合作,為酒癮患者提供每年最高4萬元的治療補助。衛福部桃園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高永碩指出,許多民眾並不清楚酒精可能的致癌性,往往忽略了長期飲酒對健康造成的危害,降低酒精使用量對癌症預防極為重要。
現代人壓力大,很多人有失眠困擾,甚至得吃安眠藥來幫助入睡。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指出,約25%國人有睡眠困擾,每年安眠藥用量超過4.7億顆,相當驚人;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則提醒,吃安眠藥會讓人睡不沉,一項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人,吃1顆安眠藥罹患失智症風險是沒吃者的1.5到2倍。
長期失眠不只讓人精神不濟,還會加速大腦老化。美國梅約診所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有長期睡眠困擾的人,罹患失智或認知障礙的機率高出40%,相當於衰老3.5年,腦部掃描也顯示出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變化,帶有特定遺傳風險基因的人,退化會更為嚴重。
台灣國、高中生學習壓力大,為改善長期睡眠不足問題,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國、高中到校時間延後上午10點,但維持下午4點下課,已有超過萬人附議,家事達人486先生也針對此議題發起討論,不少網友直言台灣教育環境複雜,早自習、課後輔導等,加上一堆考卷、複習卷等,「怎麼改都沒用,現在家長跟孩子真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