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政治保證的搜尋結果,共15

  • 李在明APEC超級外交周:中、美、日、韓元首互動受矚

    李在明APEC超級外交周:中、美、日、韓元首互動受矚

    澎湃新聞30日報導,10月31日至11月1日,亞太經合會(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韓國慶州舉行。作為亞太地區極具影響力的多邊經濟合作機制,APEC峰會的關注點不僅覆蓋經貿發展與創新議題,更是外界觀察元首外交、大國互動的關鍵視窗。

  • 《外交事務》專家提「台海休戰」籲川習互換保證以降低風險

    《外交事務》專家提「台海休戰」籲川習互換保證以降低風險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於28日發表專文指出,台海戰爭風險已攀升至「驚人高度」,呼籲即將會晤的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台海休戰」倡議,透過談判交換關鍵政治保證,以降低衝突爆發的可能性。

  •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詭譎 賴政府不能魯莽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詭譎 賴政府不能魯莽

    在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與「川習會」前夕,《時代雜誌》刊登〈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專文,民進黨拒絕理性思辨也罷,還動用網軍側翼及官媒潑髒水,貶抑作者是「標準的洋五毛」,原本只是美中台關係不同意見的辯論,竟然用廉價抹紅的手段處理,暴露出民進黨政府已與現實世界脫節,陷入作繭自縛局面。

  • 美可聲明「不挺台獨、不反對和統」 華府智庫籲確保台灣克制

    美可聲明「不挺台獨、不反對和統」 華府智庫籲確保台灣克制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14日發布《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報告,關於如何在台灣問題上保持穩定關係,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應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北京則可澄清,只有出現反分裂法最極端的情況下,動武才會是選項之一。報告也提出大膽建議,建議華府確保台灣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國的支持升級兩岸緊張。

  • 海納百川》國防預算占GDP10% 誰得利(沈迺訓)

    海納百川》國防預算占GDP10% 誰得利(沈迺訓)

    日前立院國民黨團提案要求政院就「國防軍備預算提高為GDP10%對我國可能造成之影響」進行專案報告,現已逕付二讀。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達「目前」台灣沒有能力編列2.6兆多元的國防經費;立委沈伯洋批評國民黨的提案就是謊言、製造假象,政策從以前到現在的討論就是GDP3%;立委陳冠廷則說台灣本就應該逐步提高國防預算,至於是否要到10%,應先逐步逐年的遞增。觀諸綠營人士說法,表面是抵死不認現階段有暴增到10%一事,然而話中皆語帶保留,未將逐步增加到10%的可能說死,頗為可議。

  • 美專家:台海若衝突 確保日基地能用

    美專家:台海若衝突 確保日基地能用

     台海局勢緊張之際,美國防部顧問梅惠琳(Oriana Mastro)建議,華府有必要確保在台海衝突爆發後「數小時內」獲日本許可,為了相關戰鬥使用當地美軍基地。日本首相石破茂則與日、美防長一同出席追悼硫磺島戰役陣亡者,呼籲將和平的寶貴銘記於心,讓日美同盟提升到更高境界。

  • 卓揆嗆「敢倒閣嗎」 媒體人狠打臉:願否承諾多數黨組閣

    卓揆嗆「敢倒閣嗎」 媒體人狠打臉:願否承諾多數黨組閣

    行政院長卓榮泰不滿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與凍結,26日叫陣在野黨提倒閣案,「倒閣,我敢!藍白不敢!」引發輿論熱議。媒體人樊啓明直言,除非賴總統作出依民意的政治保證,否則卓下台沒有實質助益。賴政府嗆聲解散國會的同時,願不願意承諾讓多數黨組閣?

  • 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延安召開 習近平: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

    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延安召開 習近平: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

    大陸央視新聞19日報導,中共中央軍委會政治工作會議17日至19日在陝西延安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演說強調,要堅持中共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貫徹落實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牢牢把握政治建軍時代要求,聚焦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續深化政治整訓,鍛造政治堅定、能力過硬的堅強中共黨組織,鍛造忠誠乾淨擔當、堪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強軍事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 核電延役反覆 賴政府輸了民意

    核電延役反覆 賴政府輸了民意

     最近經濟部長郭智輝對核電延役髮夾彎的說法受到不少議論。但從郭智輝和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上任之初都透露「被動接受核電延役」的態度,再加上賴清德總統原本屬意的閣揆人選童子賢也公開主張「核能成基載電力」,這對軍紀嚴明的民進黨來說,不會是巧合。就理性考量,賴清德應該是希望核電延役,問題是要怎麼做到,卻不會引發黨內和支持者的強力反彈。

  • 中時社論》民進黨放棄台獨才能避免戰爭

    中時社論》民進黨放棄台獨才能避免戰爭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日前完成2024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共同版本,展現了美國國會對台灣安全的關切與支持,與去年已達飽和點的NDAA比較,最新NDAA已逐漸降溫,實質效益有限,加上行政部門更趨保守、低調,民進黨以美國為主要後盾,強調純軍事威懾的國防戰略面臨挑戰。

  • 社評/形格勢禁 賴清德戰略思維瀕崩盤

    社評/形格勢禁 賴清德戰略思維瀕崩盤

     美國3位重量級學者葛來儀、白潔曦與柯慶生發表專文,認為單純以軍事威懾中共的戰略思維是錯誤的,軍事威懾必須配合政治保證才有效、可信,台灣要嚇阻戰爭,須讓北京領導人相信和平統一是有可能的。他們並點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獲勝後應考慮凍結「台獨黨綱」。

  • 旺報社評》形格勢禁 賴清德戰略思維瀕崩盤

    旺報社評》形格勢禁 賴清德戰略思維瀕崩盤

     美國3位重量級學者葛來儀、白潔曦與柯慶生發表專文,認為單純以軍事威懾中共的戰略思維是錯誤的,軍事威懾必須配合政治保證才有效、可信,台灣要嚇阻戰爭,須讓北京領導人相信和平統一是有可能的。他們並點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獲勝後應考慮凍結「台獨黨綱」。

  • 中時社論》拜習會登場 賴清德還在抗中保台

    中時社論》拜習會登場 賴清德還在抗中保台

     從俄烏戰爭到最近的以哈衝突,暴露出美國的威懾策略已經鈍化,學者專家也普遍認為,憑藉軍事力量不足以有效嚇阻中共對台灣使用武力,堅持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及鼓勵兩岸進行對話溝通是必要的政治保證。反觀民進黨無視兩岸軍力失衡,繼續操作仇中、反中意識,若民進黨繼續執政,今天的兵凶戰危可能惡化為災難性的戰爭。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