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攻武嚇的搜尋結果,共293筆
在文明民主時代,任何一個政黨,不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派組閣抑或黨首更迭,皆屬再平常不過之事。然而,在台灣,國民黨本次選舉鄭麗文任主席,媒體輿論排山倒海,兩岸同胞情緒拉滿。台灣問題的特殊歷史背景注定其命運多舛。興衰成敗和前途命運,不僅影響台海兩岸,而且涉及大國關係,波及地區安全。鄭麗文11月1日就職期間向2300萬台灣民眾承諾「國民黨絕對會是開創百年兩岸和平、帶領台灣的重要政黨」。全球局勢動蕩不安,地區矛盾疊加質變,台灣民眾論戰色變,前途命運,生死攸關。
我國購買美國武器出現延宕情形,藍營立委抨擊賴政府愛引戰,只會製造危機,根本是嘴砲治國。學者認為,台灣已經配合陪國軍備計畫,不過卻無法在時程內獲得對方允諾的武器,賴政府在沒有能力應付大陸武力之前,更不該主動挑釁,發表爭議言論,製造衝突,否則可能讓台灣處境變得更加危險。
美國知名軍事政治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3日刊出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Lessons of Taiwan’s Submarine Woes),直指台灣潛艦國造計畫陷入管理不善、資源不足與合約內鬥,導致戰力堪憂,這項台灣最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正因內部問題面臨嚴重威脅,對華府而言並非好消息。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抨擊,嘴砲治國的作法,只會讓台灣更危險。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面對更強勢鮮明的川普,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在《時代》雜誌的一篇投書,不僅提到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更將賴清德總統視為「魯莽的領導人」,呼籲美國領導者或可透過「私下警告」的方式來約束。對此,外交部24日嚴正回應,賴清德總統多次表示「和平是唯一的選項」,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在《時代》雜誌的一篇投書,將總統賴清德稱為「魯莽的領導人」、指台灣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外交部今(24日)對此回應,我國政府一向以負責任的態度,堅定守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現狀,並以穩健、理性及務實的方式推動兩岸政策。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
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21日表示,中國擴張主義動機強烈,台灣是中共文攻武嚇首要目標,但也不是最後一個目標,更示警第一島鏈成為戰場正在變成現實。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強調,政府絕不會屈服於中方武嚇與壓迫,「台灣永不投降。」他更喊話,台灣民主可啟發大陸民眾,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
「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21日在台北舉行。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致詞時表示,台灣是中共文攻武嚇首當其衝的目標。中國除對台灣軍演,也採取法律戰與混合戰等作法,更示警,第一島鏈成為戰場已非空想,而是正在成為現實。他也強調,賴清德總統將堅定維持兩岸現狀。
前桃園市立委候選人馬治薇被控收受大陸資助參選,她收了美金3萬4322元將立法院的「中央各機關國會聯絡名冊」及法務部調查局暨國家安全局人員資訊提供給對方,一審依違反《個資法》輕判8月,二審台灣高等法院認定她觸犯反滲透法之受滲透來源資助而參與競選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8月。可上訴。
面對中共文攻武嚇,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日前夕接見「台北安全對話」訪團表示,台灣將積極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推動更具競爭力的國防產業,並強化全社會韌性。他強調「以實力守護和平、以合作深化安全」是台灣的目標,將繼續跟各國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印太區域民主、和平與繁榮。
總統賴清德25日接見挺台派的美國前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訪團一行表示,持續提升台美國防合作關係,更要強化與美國戰略經貿夥伴關係,共同確保全球供應鏈安全。薛瑞福則認為,台美關係穩定發展,也希望台美間貿易協定趕快談成,看到更正常化雙邊關係,返美將推動國際挺台。
賴清德總統今(25)日接見美國智庫「印太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do-Pacific Security, IIPS)訪問團時表示,台灣人民有堅定不移的決心保衛國家主權,正積極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未來將持續提升台美國防合作關係,與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在國安、打擊假訊息及網路安全等領域加強交流,更要強化與美國的戰略經貿夥伴關係。
面對大陸文攻武嚇,賴清德總統今天要求國軍持續提升戰力,建構「可恃、可用、可信、全面」的防衛體系。也期許國軍「集中資源」、「縮短期程」,以機動、敏捷為原則,導入人工智慧、無人載具等新興科技,來提升臺灣在先進軍事科技、武器系統研發與製造的量能,讓國軍邁向更現代化、高效率的未來。
大罷免大失敗不僅重挫民進黨的支持度,更衝擊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而最新民調更顯示,賴總統的兩岸政策負面評價激增,所有面向幾乎全面崩盤,這也是他之前「團結國家十講」無以為繼的癥結所在。但可笑的是,面對低迷民調,執政黨的回應不是反省施政是否符合民意,而是不理性地將一切問題都推給中共,完全無視現實。
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近年來面對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持續合流,民主國家唯有全方位合作才能共同守護和平、民主和自由。未來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並與民主夥伴加強合作,也會在能源、AI高科技產業等領域跟其他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有韌性的產業結構及民主供應鏈。
從1990年代開始,解放軍將短、中程彈道飛彈作為對台文攻武嚇的主要工具。如何有效防禦飛彈攻擊,成為台灣國防首要課題,我方也因此向美國採購昂貴且數量有限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不過,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指出,共軍近年來已將戰術升級,改以成本相對低廉的「遠程火箭砲」 (簡稱遠火)來取代高價的彈道飛彈,企圖瓦解台灣的防空防禦。
中國強大崛起,大陸迎来百年未有之變局,台灣內部卻發生嚴重撕裂,政治紛擾日益加劇。1945年8月,美國軍隊以解放者的姿態出現在台灣人民面前。台灣變天了,日本帝國主義者投降。1950年6月,美國又以台灣「恩人」姿態,第二次出現在台灣人民面前。第七艦隊巡弋台海,協防兩蔣政府、經援台灣。迄今很多年長台灣民眾仍有印象,童年歲月穿著美援麵粉袋做成的「中美合作」內褲四處奔跑嬉戲,長期以來若干台灣民眾是以「恩人」眼光看待美國,有錢人去美國定居置產,送孩子到美國留學,沒錢的人亦是深情仰望美國。然而,隨著大國博弈加劇,川普政府掄起關稅大棒。台幣猛升值,逼台猛購武器,美國驟變為另一副面孔。
來勢洶洶的大罷免主要對決,在有驚無險中落幕,這個綠營全面潰敗被完封的結果,不僅令民進黨、罷團與青鳥支持者大出意外,恐怕連國民黨與藍營支持者事前都不敢奢望。綠營此次勞師動眾、搞了半年的大罷免,最終還是機關算盡,反誤了「清德性命」,以面子裡子雙失作收。
首波大罷免投票將在26日登場,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最後幾天有5個關鍵變數值得留意,游強調,大罷免結束後,台灣社會必須針對大罷免始末,做全面反省、檢討與究責,才能從中記取經驗教訓,國家與社會才能步上正軌,大步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