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聞處理的搜尋結果,共13

  • 「挑戰」桃園6藍委最新罷免民調  藍前操盤手質疑參考價值

    「挑戰」桃園6藍委最新罷免民調 藍前操盤手質疑參考價值

    桃園市6席國民黨立委得在7月26日面臨罷免投票,有民調顯示,除了牛煦庭以外,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的調查結果皆是「反對罷免票多於贊成」。國民黨前操盤手、前副秘書長張雅屏則針對該民調的作業方式提出2點質疑,並直言「做為議題或新聞處理的意義大於實際調查統計意義」。

  • 全國首場罷免投票13日南投舉行 台中高分檢今舉辦查察座談會

    全國首場罷免投票13日南投舉行 台中高分檢今舉辦查察座談會

    針對即將舉行的罷免投票選舉查察,台中高分檢8日邀集中央選舉委員會、檢、警、調、廉、移召開中部地區罷免查察座談會,針對本次罷免投票特性,研擬因地制宜查察策略。檢察總長邢泰釗指示,台中、南投為重點區域,尤其全國第一場罷免投票7月13日在南投舉行,請南投地區相關單位做好充份準備。

  • 北市府大換血備戰2026?蔣萬安:沒有蔣家軍  只有台北隊

    北市府大換血備戰2026?蔣萬安:沒有蔣家軍 只有台北隊

    台北市長蔣萬安小內閣人事換血,16日宣布調整6局處首長及發言人團隊,引來外界猜疑是為2026年選舉布局。蔣萬安17日回應,市府團隊是為市民打拚,沒有蔣家軍,只有台北隊,也強調此次小內閣調整就是用人唯才,適才適所。

  • 義守大學AI媒體識讀座談會 尋找核心價值接軌影視教育

    義守大學AI媒體識讀座談會 尋找核心價值接軌影視教育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日益普及。為探討AI時代對媒體識讀的影響,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大眾傳播學系舉辦「傳播與媒體生態電視座談會」,邀請業界與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如何提升AI時代下的媒體識讀能力」。座談會從社會、教育及政府三個層面切入,解析AI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挑戰,期望幫助大眾有效辨識科技所傳遞的資訊,提升媒體素養。

  • 稱川普為重罪犯爆爭議!余佳璋自請處分 董事會激辯2小時曝決

    稱川普為重罪犯爆爭議!余佳璋自請處分 董事會激辯2小時曝決

    由公視經營的英語頻道TaiwanPlus日前在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時,使用「被定罪的重罪犯」(a convicted felon)描述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引發爭議,執行長余佳璋對此自請處分,以示負責。

  • 楊文科用林智堅人馬 藍營炸鍋

    楊文科用林智堅人馬 藍營炸鍋

     新竹縣長楊文科16日任用前新竹市長林智堅重要幕僚顏章聖出任新聞處長,引發藍營炸鍋,認為顏來「臥底」,楊文科解釋是借重其長才,顏章聖則稱自己無黨無派,溝通是最好的方法。但地方擔憂綠營是在縣府「插旗」,恐影響2026新竹縣長選舉。

  • 中時社論》斬斷NCC黑手 賴清德要有決心

    中時社論》斬斷NCC黑手 賴清德要有決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和中天電視的訴訟已經17連敗,如此一敗塗地的戰績,證明NCC偏頗打壓媒體的行徑完全違法,而NCC竟仍不知悔改,大幅增列訴訟預算,拿納稅人的錢為錯誤的政策埋單。無論是NCC還是民進黨府院高層,都依舊不肯鬆開自己箝制媒體的那隻黑手,有鑑於NCC已成民主毒瘤,藍白應盡速在國會中通過修法,砍掉NCC對媒體的生殺大權。

  • 基隆員警深夜飲酒隱瞞疫調 遭記1大過!抗罰勝訴理由曝

    基隆員警深夜飲酒隱瞞疫調 遭記1大過!抗罰勝訴理由曝

    基隆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科技犯罪偵查隊警務員林學志,因涉及與同事及女子深夜飲酒且疫調隱瞞,被記一大過,又夜間擅離駐地等被記過兩次。他不服提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調查後,認定記一大過的部分有基於錯誤事實認定的違法,判決撤銷,而記過兩次部分為合法。可上訴。

  • 海巡署立院專報不提「撞船」!管碧玲:改名為「取締事故」

    海巡署立院專報不提「撞船」!管碧玲:改名為「取締事故」

    陸船翻覆釀2漁工不幸死亡案,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要求明(4日)專案報告,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認為「撞船」違背事實,將專報標題改為「取締事故」,海巡署3日發出新聞稿說明,並指出「撞船」,有主動、被動以及強度的不同,更改立院專案報告標題,則是有例可循。

  • 《經濟學人》自毀長城

    《經濟學人》自毀長城

     《經濟學人》日前對我所做的專訪,進行惡意的延伸及扭曲的處理,尤其標題文字絲毫不尊重受訪者。過去時常聽到西方媒體為反中所做的偏頗、雙標,甚至造假的新聞處理,現在我算是身歷其境,驗證無誤了。

  • 時論廣場》《經濟學人》自毀長城(區桂芝)

    時論廣場》《經濟學人》自毀長城(區桂芝)

    《經濟學人》日前對我所做的專訪,進行惡意的延伸及扭曲的處理,尤其標題文字充滿邪惡用心,絲毫不尊重受訪者。過去時常聽到西方媒體為反中所做的偏頗、雙標,甚至造假的新聞處理,現在我算是身歷其境,驗證無誤了。

  • 辯論提問綠友友 學者嘆做球給賴

    辯論提問綠友友 學者嘆做球給賴

     2024年總統大選辯論會於30日舉行,提問媒體公正性備受關切。學者表示,正常狀態來說,媒體在辯論會提問不該有意識形態,但昨日辯論會,他不僅觀察到偏綠媒體較多,且各家媒體還是從各自立場發問,不過這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就是台灣的政治生態。

  • 積極修法與媒體自律 台灣性別平權邁大步

    積極修法與媒體自律 台灣性別平權邁大步

    由文化部主辦、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執行的「2023年度性別平權與媒體自律宣導活動」8日登場,現場出席與網路線上參加者逾百人共襄盛舉,與會的媒體、學者、團體熱烈發表意見,認為媒體有社會責任,在面對點閱率與性別平權時,能夠有所平衡及自律,讓新聞處理能愈加進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