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防汛的搜尋結果,共46筆
鳳凰颱風即將襲台,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已全面戒備、提前部署,各項防汛整備工作全數完成。整備項目包含:破堤施工案件檢查、水門及抽水站巡檢、分洪道檢查、移動式抽水機調度預佈、滯洪池降低水位及放空、溝渠清淤、自主防災社區維運、防汛備料清點,並請公所針對易淹水地區進行巡查清淤,藉由提早應變、充分準備,以因應颱風來襲。
面對極端氣候,新北市水利局首創的智慧防汛系統,將繁雜的防汛工作濃縮到1支手機就能搞定,以創新科技全面提升防災效率,29日勇奪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首獎。水利局表示,新北市是全國唯一獲獎的水利單位,關鍵在於成功整合607處監視器即時積淹水影像辨識,透過LINE自動推播至防汛群組,防汛人員可提早2小時啟動應變。
新北市新莊地區地勢較低窪,長年面對積淹水風險,「塔寮坑二抽水站自動化」工程17日啟動,預計2026年6月完工。透過自動化工程,抽水站建立一套「中央監控環狀網路」,可根據水位自動啟停,大幅提升防汛效率。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啟動儀式時強調,新北市已連續14年獲國土署雨水下水道考評「優等」,抽水站升級為自動化,讓防洪邁向「零時差」。
新莊地區地勢較低窪,長年面對淹水風險,新北市水利局17日啟動「塔寮坑二抽水站自動化」工程,預計2026年6月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啟動儀式時強調,新北市在治水、防洪工作上不斷精進,已連續14年獲國土署雨水下水道考評「優等」,抽水站升級為自動化,將更快速地因應極端強降雨,讓防洪邁向「零時差」。
嘉義縣目前建置245支淹水感測器,加上279座抽水站、684座水門、296台移動式抽水機等防汛設施,從縣府建置的智慧防汛網就能即時監控,今23日嘉義縣長翁章梁到俗稱「戰情室」的水利處災害應變中心了解感測器部署情形,水利處長林谷樺表示,將持續與系統設計單位合作,未來朝導入AI監控技術方向努力,以減少人工監控可能出現的盲點。
內政部辦理「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訪評」,新北市再度蟬聯直轄市組優等,寫下全國唯一14連霸傲人紀錄。水利局指出,成就背後不僅是市府團隊長達14年不懈努力,更是從傳統人力維護,進化至AI智慧防汛的創新,徹底展現治水從「被動應變」到「主動出擊」的蛻變。
新北市政府在內政部「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訪評」中,再度蟬聯直轄市組優等,寫下全國唯一的14連霸傲人紀錄。水利局表示,這項成就背後,不僅是市府團隊長達14年不懈的精進努力,更是從傳統人力維護,進化至AI智慧防汛的創新,徹底展現新北治水從「被動應變」到「主動出擊」的蛻變。
颱風季來臨,夏季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新北市水利局打破傳統防汛方式,依照第一線防汛人員的實際需求,開發整合「全時監測、AI判斷、即時推播」,即時同步推播29區公所,應變時間比以往至少提前2小時,讓水利人員靠1支手機即能全盤掌握從天上到地底下的水情。
颱風季來臨,夏季又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3日於市政會議,以「一機在手 防汛ALL IN」為題做專題報告。宋指出,為打破傳統防汛方式,水利局依照第一線防汛人員的實際需求,開發整合「全時監測、AI判斷、即時推播」,即時同步推播29區公所,應變時間比以往至少提前2小時。
近年來極端氣候帶來短延時強降雨,新北市水利局斥資1200萬元推動建置「汙水下水道智慧預警系統」,已於8月7日決標,將賦予汙水管線「預知」災害的能力,預計2026年6月系統上線後,將具備即時監控與預警功能,大幅提升面對暴雨時的應變效率與防災能力。
因應近年極端氣候帶來的短延時強降雨,新北市水利局推動建置「污水下水道智慧預警系統」。這套「會報警」的系統,已於8月7日順利決標,總經費1200萬元,將賦予污水管線「預知」災害的能力。預計2026年6月系統上線後,新北市的污水系統將具備即時監控與預警功能,大幅提升面對暴雨時的應變效率與防災能力。
嘉義縣目前有245組路面淹水感測器及多座影像監視站,審計室核查表示,近年曾通報淹水但尚未設置感測器的村里有28個,其中淹水時間最長1354分鐘,去年新通報有淹水情形有26村里,要求縣府全面檢討感測器設置的合理性。水利處強調會全面盤點,並優先針對90處淹水感測器汰舊換新,並重新規畫布建位置。
楊柳颱風來襲,台中市防汛措施再受關注。根據台中市審計處最新報告指出,市府雖持續投入經費推動防洪建設,但多處淹水熱點依然存在「監控死角」,建議市府檢討布設策略與系統功能,以有效降低淹水風險。水利局表示,廣設淹水感應器及AI人形辨識技術降低淹水風險。
午後雷陣雨來襲,新北市水利局為爭取更多防災應變時間、精準掌握潛在淹水熱點,創新導入科技應用,現已率先在11處易積淹水點的雨水下水道內部加裝CCTV即時影像監測設備。這項「透視」技術能清楚觀察箱涵水流變化及抽水機排放情形等即時動態影像,讓防汛人員更精確掌握地下水情。
丹娜絲颱風侵台機率高,新北市水利局嚴陣以待、提早應變,針對各防汛項目重新檢查,項目包含破堤施工案件檢查、水門及抽水站巡檢、分洪道檢查、移動式抽水機調度預佈、滯洪池降低水位及放空、溝渠清淤、自主防災社區維運、防汛備料清點,並請公所針對易淹水地區巡查清淤,藉由提早應變、充分準備,以因應颱風來襲。
颱風季即將來臨,為因應短延時強降雨與颱風豪雨帶來的挑戰,新北市水利局強化防汛量能,採購6台12英吋(0.3CMS)大型移動式抽水機,已於6月底完成交機,隨即投入24小時防汛待命。新機器加入後,移動式抽水機數量從原有83台增加為89台,大幅提升抽排水應變能力,讓新北防洪防災更有效率。
為了因應熱帶性低氣壓接近及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高雄市長陳其邁12日親自前往仁武、楠梓、梓官地區,視察水利設施防汛整備運作情形及側溝清疏進度,並慰問環保局清潔隊員,也立即指示災害應變中心擴大至三級開設。
新北市水利局4月30日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舉辦「防汛演習」,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場視察,演習項目包括水情監控及應變、防汛整備機制、智慧防汛平台運用及災後搶災等。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有山、有海、有河川,災害樣態多元,只有透過不斷強化防汛作為,才能在災害發生時,降低市民生命財產損失與市民生活上不便。
新北市水利局今(30)日上午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舉辦「114年度防汛演習」,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場視察,演習項目包括水情監控及應變、防汛整備機制、智慧防汛平台運用及災後搶災等。侯友宜說,透過不斷強化防汛作為,才能在災害發生時,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與生活不便。
雲林縣政府為因應汛期豪大雨與颱風,推動「雲林智慧防汛平台」與「韌性防災影像監視平台」,經測試改善,今年對外開放,縣水利處16日表示全縣共設置影像監測站259處、水位監測站159處、雨量站58處、路面淹水感測站172處,結合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讓民眾能夠隨時掌握最新水情,提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