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音箱的搜尋結果,共42筆
據《鳳凰網》報導,表演時間到,仿生機器人「李白」開始講「脫口秀」。靜止時,他的五官、皮膚甚至髮絲看起來都跟真人一樣。他一邊揮動手臂,一邊開合嘴唇,假裝從他背後響起的普通話語音真是他說出來的。正當作者把目光移動到他的臉部時,穿幫時刻到來——「李白」的左右眼像是沒有商量好,在臉上半開半合。
聯發科集團於AI應用領域再下一城,13日聯發科(2454)聯袂子公司達發(6526)首度發表AI光纖網路閘道器(Gateway)平台,鎖定全球電信運營商需求,將網路服務效能大幅提升逾3成,開拓電信業者AI基礎建設新藍海。法人表示,此舉凸顯聯發科集團積極布局AI運算,結合達發在光纖接取網路技術優勢,串接雲端到邊緣設備連接商機。
聯發科(2454)及其子公司達發(6526)於10月14日至16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Network X 2025展會中,首度聯手發表專為全球電信業者量身打造的邊緣與雲端AI光纖網路閘道器(Gateway)平台。該平台針對電信業者需求,可將網路服務效能提升逾30%,有效解決用戶痛點,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QoE),並提升電信業者的營運效益。聯發科集團晶片每年驅動全球超過20億個終端連網裝置,具備廣泛的邊緣AI整合優勢,AI光纖網路閘道器將助力電信運營商開啟全新AI服務機會。
美國人工智慧巨頭OpenAI積極拓展新領域業務,與「果鏈三巨頭」之一的立訊精密達成協議,將共同生產未來的OpenAI設備,目前已至少確定一款設備的組裝合約,預計最快2026年末推出。
蘋果因錯過生成式AI革新而承受極大壓力,但知情者透露蘋果計畫在AI領域大展新手,推出包括機器人、擬人版Siri、智慧音箱和居家安全監視器等硬體設備。其中,能跟人互動的桌上型機器人將成為發展AI的戰略核心。
蘋果因錯過生成式AI革新而承受極大壓力,但知情者透露蘋果正計畫在AI領域大展新手,推出包括機器人、擬人版Siri、智慧音箱和居家安全監視器等硬體設備。其中,能跟人互動的桌上型機器人將成為發展AI的戰略核心。
NAND Flash技術朝向高密度、大容量的TLC/QLC加速演進,256Gb及以下容量的NAND產出同步大幅收縮,部分產品已逐步進入停產狀態。在缺乏其他替代方案的情況下,NAND原廠將加速推動低容量嵌入式產品升級儲存配置,以因應供應變化。
台灣大(3045)升級用戶智慧家庭體驗,本周登場2025 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中宣布,成為全球首家Google Home合作電信業者,並採用Home APIs深化智慧家庭相關應用。Home APIs是Google針對智慧家庭生態系推出的開發介面,讓開發者能夠透過統一的平台,存取和控制支援Matter標準的數億台智慧家庭裝置,透過Home APIs,未來用戶將享有更流暢、跨裝置整合的智慧生活體驗,加速AI與家庭網路應用的融合落地。
隨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智慧門鎖、掃地機器人、智慧全屋溫控等智慧家居逐漸普及,已經融入現代社會工作生活,根據央視引述大陸國安機關提醒,智慧家居產品的敏感性資料若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能造成資訊洩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大陸央視「焦點訪談」專欄報導,中國大陸越來越保護個人隱私,擔憂偷拍盜攝侵犯隱私。近日發布《公共安全視訊圖像資訊系統管理條例》,便是希望對民眾深惡痛絕、屢禁不止的偷拍盜攝事件,揪出背後隱藏的利益鏈。
致伸(4915)今舉行法說會,2024年致伸因處於轉型階段,全年營收呈小幅年減,但淨利呈現小幅年增。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17%,營業利益率上揚到4.7%,均創公司歷史年度新高;2024年EPS為新台幣5.61元,為公司歷史次高紀錄。 2024年ROE為14%,近五年平均為14.5%。
致伸(4915)在美國搶下灘頭堡,因應美國製造趨勢,去年底於美國伊利諾州買下一家聲學客戶的廠房,成為公司在北美地區首個生產據點。未來會視客戶訂單狀況再調整生產的產品線和產能規模。
良得(2462)18日召開法說會,儘管越南廠進度不如預期,衝擊良得第三季毛利率表現,不過良得看好低軌衛星(LEO)訂單2025年可望扮演主要成長動能,估2025年可望重啟成長,法人預估,良得明年營收挑戰44億元,可望年增5~10%。
低軌道衛星產品於第4季小量供貨,且AI伺服器、智慧產品持續成長,良得電子(2462)表示,明年營收有機會較今年個位數成長,期望毛利率有望回升到2023年下半年水準。
蘋果計劃自2025年起,採用自家研發的藍牙與Wi-Fi晶片,逐步取代博通(Broadcom)的產品,降低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而蘋果的自研晶片,將委由台積電代工。
蘋果計劃明年起採用自家研發的藍牙與Wi-Fi晶片,逐步取代博通(Broadcom)的零件,以降低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蘋果的自研晶片將委由台積電代工。
正基(6546)今年受消費性電子需求趨緩,前三季營運表現低於去年同期,不過,該公司近年來積極調整營運策略,該公司產品由過去偏重消費性電子逐漸走向物聯網、車用電子、工控等AIoT相關領域,市場法人看好,明年在AIoT領域及原本的消費性電子回溫下,全年營運可望重回成長。
電聲元件大廠致伸(4915)29日應邀召開法說,儘管市場整體需求轉趨保守,公司預期2024年第四季營收將出現雙位數季減,但將加強風險管理與提升營運效能,以維持營運韌性,持續改善體質強化獲利能力,預期全年獲利有望優於2023年、改寫歷史次高。
致伸(4915)第三季三率三升,毛利率達17.1%,寫歷史同期高點,每股稅後純益1.7元。展望第四季,整體需求保守、庫存調節,營收雙位數季減,毛利率還是年成長的表現。致伸事業部總經理暨財務長蕭英怡表示,不同於過去幾年強調獲利優先,明年致伸追求營收、獲利雙雙成長,有機會挑戰歷史高點。
電動車、低軌道衛星等新訂單挹注,良得電(2462)下半年營運不看淡,良得電預估,今年上下半年營收比約45:55,全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5%到8%,獲利也可望略優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