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曾文溪口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台南市七股區今(3)日驚現一具浮屍。民眾今早上6時許,於曾文溪口月牙彎道的水面上,發現有一名男子載浮載沉,遂即刻報警。消防局人員趕抵,從水中將人拉回岸上,可男子已明顯死亡。初步了解,死者為31歲的張姓男子,已通知家屬到場認屍,詳細死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人類與水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貫穿了生命、社會、文明等各個層面。人們的生命不僅賴「水」為「生」,是生命的基礎,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因此在不同地理環境,先民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水文化。其中南台灣大台南地區,就擁有六座水庫、高達八千多口埤塘,其中台灣第一座水庫就在台南虎頭埤水庫。另,還有全國唯二的國際級重要濕地──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等,以及全國唯一的濕地型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歷史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及目前最大潟湖(七股潟湖)等,這些與水相關的建設,除了在地人民賴以為生,也為台南創造相當可觀的觀光遊憩資源。
疏淡的青空,雲絲被風吹捲如髮絲,在空中優雅的飛舞著。來到了被黑面琵鷺青睞的曾文溪口,這片水域獨有的水土,加上時間與空間疊架出的立體感,激活出鮮明的鹽分地帶性格,讓貧瘠的土地發光。
每年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大多棲息在七股曾文溪口濕地,屏東縣佳冬鄉公所機要祕書張孟偉15日上午在佳冬火車站後方拍到一隻黑面琵鷺,非常興奮。屏東縣野鳥協會理事長吳正文表示,七股棲地近年來受到光電影響,黑面琵鷺有往外擴散移動現象,佳冬發現的黑面琵鷺,推測不算是迷鳥。
有民眾投書媒體指出,國內溼地遭濫設光電板破壞生態,影響黑面琵鷺食源及數量。台南市政府農業局8日澄清,指出依據黑面琵鷺大台南監測記錄表顯示,2024年12月28日台南市停棲黑面琵鷺為2012隻,數量多於2023年同期1634隻;此外,市府至今從未核准於重要溼地範圍內設置任何綠能設施,如有破壞或干擾溼地環境的行為,將依法裁罰。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濕地保育法》自2015年施行至今,近日監察院監委調查發現,仍有8個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長達4至8年餘未完成審議,要求內政部積極會同農業部、地方縣市政府檢討改進;對此,內政部國家公園署7日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各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協助輔導在地社區,務實推動濕地保育措施。
近日東北季風起,台南地區陸續飛來大批黑面琵鷺,台南生態保育學會統計總數已達1521隻,達全球總量四分之一。
凱米颱風期間,台南沿海出現擱淺在曾文溪口、鹿耳門溪口及黃金海岸附近共3艘貨輪,其中黃金海岸擱淺貨輪因為離市區近,更成為民眾打卡熱門景點,每天都湧入許多人潮前往拍照上傳,民眾還口耳相傳「很好拍」、保證「限定美景」,意外成為台南近日爆紅景點。
台南市安南區暗藏許多祕境景點與美食店家,區公所近日將12位網紅推薦景點、店家集結成冊,預計8月中推出《安南就醬玩》旅遊攻略手冊,共有99處,提供遊客更豐富的選擇。
台南市安南區地廣人眾,境內暗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境景點與美食店家,台南市安南區公所找來12位網紅推薦,將景點、店家蒐集成冊,預計8月中推出「安南就醬玩」旅遊攻略手冊,共有99處,遊客到台南不再只有市中心的選擇。
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明台產險今年由同仁積極響應組成志工團,參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之「陸蟹保育聯盟城西家園清境活動」,除提升大眾對陸蟹生態關注,並藉由保護陸蟹棲地,同時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明台產險今年積極響應且由員工組成志工團,共同參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之「陸蟹保育聯盟城西家園清境活動」。除了提升大眾對陸蟹生態的關注,並藉由保護陸蟹棲地,同時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台灣稀有海鳥藍臉鰹鳥去年底被發現在五結海邊,全身羽毛沾染油汙黏在一起,導致無法飛行,經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清除油汙、下水復健測試等,今(1日)防疫人員成功在拾獲地野放,讓藍臉鰹鳥展翅奔向天空。
台南市七股區里長聯誼會與七股區居民自救會去年11月24日發起「反不當種電救七股」萬人連署,短短1個多月已1萬1505人連署,4日前往台南市政府遞陳情書,訴求「不反對綠電,但反對不當種電」,指七股逾10%土地種電,呼籲政府落實總量管制、七股別再繼續種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