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桂盟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沉寂已久的自行車族群,13日無畏大盤重挫,股價逆勢翻紅,外資連日買超的零組件廠利奇(1517)、日馳(1526)強勢鎖住漲停,利奇更爆量連拉第二根漲停板;整車廠巨大(9921)、美利達(9914)、愛地雅(8933),鍊條廠桂盟(5306)股價則由黑翻紅,成為盤中矚目焦點。
低迷許久的自行車組群,今(13)日無畏大盤重挫,早盤逆勢翻紅,其中,外資連續多日買超的零組件廠-利奇(1517)、日馳(1526)鎖住漲停,利奇爆量拉出第二根漲停;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由黑翻紅,自行車族群成為今日盤中亮點。
堪稱亞洲最具指標性的「台中自行車周Taichung Bike Week」16日登場,一連四天於長榮桂冠酒店、金典酒店、永豐棧酒店等三大會場舉行,共有316家台中在地自行車零組件廠,包括如桂盟、台萬、崑藤、建大等業者參展,秀出最新研發的自行車與零配件新品,爭取國內外買家關注。
「2025台中自行車周Taichung Bike Week」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產業展會,16日起一連4天在各大飯店登場。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結合觀光產業與低碳永續,推廣城市單車旅行APP,歡迎全球買主來到台中參展採購自行車零組件,更可親自騎乘享受台中之美。
*股東臨時會:牧德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台積電(2330)明(16)日進行季配除息,此次為首度季配5元,刷歷史新紀錄,預估對指數影響40.43點。
美國關稅戰衝擊自行車產業,行政院長卓榮泰5日與自行車產業座談時表示,政府不會只關心高科技與半導體,更在乎中小微企業受到的衝擊與需求;賴總統已公布韌性特別條例,政院將在11日院會提出特別預算,期待在立院開議後盡快通過,在應對這波關稅衝擊中,將協助業者進行數位及淨零轉型,在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
美國關稅戰衝擊台灣自行車產業!台灣自行車出口美國的關稅從11%疊加到31%、電動自行車從原本的零關稅提高到20%。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到台中與自行車產業面對面座談,傾聽業者的心聲。全球自行車製造龍頭-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在座談會上,籲請政府跟進美國的腳步大幅降息、「最好讓新台幣貶到32.5元」,提振台灣出口業的市場競爭力。
美國關稅戰衝擊自行車產業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下午與自行車產業鏈座談時表示,自行車產業過去幾年起伏很大,從訂單滿載到去庫存化、到供應鏈重組的問題,以及節能減碳生活型態改變,政府期待在這次關稅衝擊中,協助業界朝數位與綠能轉型,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自行車產業鏈指標廠商巨大、美利達、桂盟,上半年繳出「一好二壞」的財報成績單,其中整車廠巨大、美利達受到大陸市場需求疲軟、關稅與匯損影響,上半年獲利均下滑兩位數;鏈條廠桂盟則受惠業外收益挹注,上半年獲利逆勢成長。
自行車金屬鏈條廠桂盟(5306)12日公布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25.3億元,稅後純益5.73億元,EPS達4.54元,年增率逾3成,成為上半年自行車產業鏈中唯一獲利成長廠商。
美國決定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20%關稅,依台灣自行車產業重要競爭對手關稅稅率越南20%、柬埔寨36%、印尼19%來看,台灣競爭力還是佼佼者。自行車族群今(1)日開盤雖然全數下挫,不過,美利達(9914)回到平盤,穩住多頭人氣,巨大(9921)跌幅收斂至0.4%,桂盟(5306)也往平盤方向前進。
杜賽道夫臺灣貿易中心
美日達成貿易協定,日股大漲千點,台股隨著對關稅的樂觀預期再起,部分資金轉進低基期的傳產股,尤其是這波未能跟上台股漲勢的自行車族群,23日股價全面跌深反彈,其中美利達(9914)率先鎖住漲停,巨大(9921)、愛地雅(8933)跟進漲停,桂盟(5306)、明係(6804)也分別大漲逾半根,股價一片紅通通。
春燕來了?E-Bike捎喜訊,台灣E-Bike今年前四月出口值寫下疫情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法人亦看好美國和歐洲庫存將於今年下半年接近健康水準,電動自行車更換周期提前在去年下半年起動,台灣腳踏車供應鏈喜逢春,今日由自行車雙雄美利達(9914)率先登高,不到十時就攻占漲停,巨大(9921)、桂盟(5306)也跟上分別飆出逾8%及5%的漲幅。
自行車產業庫存調整已告一段落,多頭買單點火,美利達(9914)重新站回百元大關,股價強漲逾4%,擔任衝鋒大將,巨大(9921)、桂盟(5306)漲幅也都在2%以上,成為盤面的人氣焦點。
桂盟(5306)今(30)日除息,每股發放現金股利1.0148906元,開盤參考價為93.4元,雖然自行車產業庫存已近正常化,但因關稅、地緣政治的因素干擾,多頭謹慎觀望,今股價在平盤附近游移,尾盤跌幅約在0.32%。
受到川普對等關稅暫緩可望延長等利好消息,以及權王台積電及股王信驊等均完成填息,市場對填息行情有所期待。據統計,下周一將有24檔上市櫃股除息,惟重量級指標股廣達(2382)、國泰金(2882)、凱基金(2883)等,受到新台幣狂升衝擊,股價不振,棄息賣壓不輕。
歐洲、中國大陸、美國,是全球自行車產業的三大主力市場,不過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掀起全球關稅大戰後,台灣自行車產業重新思考另闢新市場、分散投資風險,除競相進軍越南設廠、搶食歐盟關稅紅利之外,包括泰國、日本、新加坡等東協國家,今年以來已成為自行車廠商擴大布局東南亞的新據點。
自行車產業第二季受到關稅政策影響,且短期面臨匯率變動、大陸市場疲軟等逆風,估第二季出貨量將放緩。不過法人表示,歐美市場第一季庫存天數已縮短,有望抵消大陸市場的疲弱,2025年整體前景仍優於2024年,自行車產業仍可保有審慎樂觀的期待,預期最慢2026年可望恢復穩定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