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椎體的搜尋結果,共37

  • 骨鬆藥放寬給付 治療免等骨折後

     超高齡社會將來臨,不少長者有骨質疏鬆症,可能造成多部位骨折,並以髖部骨折發生率50%最高,導致長期臥床、失能,一年內死亡率更高達2成。健保署今年放寬骨鬆藥物給付,首度納入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族群,並擴大手腕、上臂骨折給付,有助提早預防骨鬆性骨折。

  • 以為閃到腰竟變「骨折」!醫:骨質疏鬆害的

    以為閃到腰竟變「骨折」!醫:骨質疏鬆害的

    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1周內收治3位長期背痛的年長女患者,經診斷為多處椎體壓迫性骨折,3人都嚴重骨質疏鬆,卻誤以為是肌肉拉傷或退化性腰背痛,骨科醫師黃立人以「飛梭椎體成形術」治療,改善疼痛,提醒延緩骨疏要適度曬太陽、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維持規律運動。

  • 老虎伍茲動椎間盤手術 醫揭40歲後「周末運動員」最易中鏢

    老虎伍茲動椎間盤手術 醫揭40歲後「周末運動員」最易中鏢

    49歲高爾夫球星老虎伍茲飽受腰傷所苦,於最近接受椎間盤置換手術。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葉文凌提醒,椎間盤突出與外傷、老化、先天遺傳等因素有關,除了一般運動員,40歲以上的民眾若平時忙於工作,只有節假日才能活動筋骨時,宜加強的暖身及緩和運動,此外游泳、自行車等低風險運動,對椎間盤較有保護作用。

  • 8旬翁變矮4公分、頭無法貼壁 竟是骨質疏鬆找上門

    8旬翁變矮4公分、頭無法貼壁 竟是骨質疏鬆找上門

    88歲的羅爺爺住在榮民之家,身體硬朗的他卻在一年前某天散步腿軟不慎跌坐在地,之後大腿疼痛,X光呈現骨骼密度降低及髖關節股骨頸骨折,接受手術後長期臥床,行動受限,無法完全恢復。另一名榮民之家82歲的張奶奶,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接受治療逾30年,10多年前出現頻繁下背痛且駝背嚴重,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呈現骨質疏鬆及脊椎壓迫性骨折,接受長期骨鬆藥物治療、維生素D補充及持續復健運動後,近半年背痛完全改善已不需服用止痛藥。

  • 新光人壽 獲保險信望愛7項肯定

    新光人壽 獲保險信望愛7項肯定

     第27屆「保險信望愛獎」於5日舉行頒獎典禮,新光人壽長期專注保險本質,從組織經營、企業社會責任、整合傳播、保險教育推廣等各方面不斷追求創新表現,勇奪「最佳社會責任獎」、「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獎」、「最佳商品創意獎」、「最佳通路策略獎」、「最佳通訊處獎-斗六通訊處」共5項大獎,並榮獲「最佳保險專業獎」、「最佳整合傳播獎」2項優選。

  • 生技業首季財報吸睛 11家轉盈

    生技業首季財報吸睛 11家轉盈

     生技股首季財報有亮點,包括杏一、台耀、基亞、達亞、長佳智能等11家公司虧轉盈;霈方、松瑞藥、長聖、藥華藥等十家公司獲利翻倍成長,法人看好今年營運可望交出亮麗成績。

  • 高空彈跳出意外! 他來不及鬆繩害陸女「腰椎骨折」

    高空彈跳出意外! 他來不及鬆繩害陸女「腰椎骨折」

    挑戰人體極限是很多年輕人都會去做的事情,尤其是高空項目,更是很多人會去挑戰的,但一切都要按造安全規章去執行,只要有一點失誤就會造成人命的傷亡,尤其是「高空彈跳」。

  • 中正大學技術突破 客製醫療器材

     隨著全球醫療照護需求增長,精準醫療成為現代醫學重要發展方向,但國內相關核心技術仍多仰賴國外系統。為突破此瓶頸,國立中正大學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團隊深耕數位醫療,整合醫、工、產三大領域資源,成功開發多項創新技術。

  • 背痛、駝背是警訊!骨質疏鬆悄上身 營養師教預防關鍵

    背痛、駝背是警訊!骨質疏鬆悄上身 營養師教預防關鍵

     根據資料顯示,台灣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25%至30%,男性8%至10%,其中髖部骨折發生率逐年上升,研判與人口老化有關。雲林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營養師沈彥汝表示,骨質疏鬆常悄然發生,初期毫無症狀,直到背痛、身高變矮、駝背甚至骨折,才會意識到骨骼已變脆弱,因此早期預防與管理非常重要。

  • 生醫業拓版圖 結盟成大趨勢

     生醫產業結盟整合資源成趨勢:神隆以逾10億元入股漢達,攜手搶攻新劑型新藥商機;台微醫吸引亞美登投資,強化歐美布局;強生、耀勝透過換股成戰略夥伴,跨足安全針筒領域,為2025年營運帶來新利基。

  • 國小男童脊椎側彎超過100度 醫師耗時15小時動1手術助重生

    國小男童脊椎側彎超過100度 醫師耗時15小時動1手術助重生

    終於可以抬頭挺胸!12歲陳小弟因先天性半椎體發育異常,導致嚴重脊椎側彎,4年前至成大醫院脊椎外科就診追蹤,當時側彎約50度,惟疫情期間中斷就診,今年再回診,側彎角度已逾100度,成大醫院透過智能複合式手術室降低手術風險,歷時15小時完成艱難手術,陳小弟恢復良好,已回復日常生活。

  • 《生醫股》亞美登+鐿鈦 台微醫完成私募強攻歐美市場

    台微醫(6767)完成新台幣2.7億元私募增資,此輪私募由亞美登健康科技創投(Amed Ventures)領投,長期投資夥伴鐿鈦也共同參與投資。台微醫指出,亞美登在美國與台灣醫療產業耕耘超過十多年,未來將為公司拓展美國市場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導和資源支持,包含協助對接美國市場需求及引進財務與策略合作夥伴。

  • 老了「倒勼」逾3公分 醫示警有病上身 靠牆健骨改善

    老了「倒勼」逾3公分 醫示警有病上身 靠牆健骨改善

    是否覺得家中長輩愈老愈矮呢?骨科醫師吳凱文表示,老化確實可能讓人變矮,若與自己最高時的身高,差距3公分以內都算正常範圍內,若差距3至5公分就要擔心脊椎「倒勼」,如果差距達6公分以上,可能是已發生壓力性骨折,建議長者每天花3分鐘做靠牆運動,加上補足蛋白質、曬太陽與運動,都有助於避免「老倒勼」。

  • 存骨本防骨折 補鈣配維生素D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停經後失去荷爾蒙保護,骨質疏鬆症悄悄上身卻不自知,等到骨折發生才後悔莫及,而每次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呈指數型上升!醫師指出,同時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預防骨折發生,但無法取代藥物治療,建議至少治療1年,並遵循醫囑定期回診檢查。

  • 逾65歲菸友 失智率翻倍

    逾65歲菸友 失智率翻倍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50歲以上國人吸菸率為9.6%,推估全台約90萬人,雖然低於全體國人吸菸率的14%,但中高齡吸菸者受到的健康威脅不容小覷。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期吸菸者,罹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死亡風險分別高出3倍、1.7倍和1.5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增加,是不吸菸者的2.28倍。

  • 家庭二手菸成隱形殺手 本土劇女神現身籲「為愛戒菸」

    家庭二手菸成隱形殺手 本土劇女神現身籲「為愛戒菸」

    台灣每4位成人就有1人暴露於家庭二手菸,兒童更是每2人就有1人暴露於室內外二手菸。「本土劇女神」蘇晏霈透露,自己爸爸菸齡超過30年,小時候聞到菸味總覺得好臭,即使爸爸在遠一點的地方抽,回到家還是有沾在身上的「三手菸」。她呼籲全台90萬名中高齡吸菸者「為愛戒菸」,勇敢跨出第一步,一定有機會戒菸成功。

  • 低頭族加重頸部壓力恐病變 醫師建議用「軍訓體態」減壓

    低頭族加重頸部壓力恐病變 醫師建議用「軍訓體態」減壓

    現代人因過度使用3C產品,長時間低頭滑手機,造成頸椎和腰椎退化性病變的發生率逐漸提高。醫師指出,頸椎和腰椎為人體中活動角度較大的椎體,長時間不良姿勢和過度負荷易導致病變,建議可找回昔日上軍訓課時教官要求的體態,眼睛平視正前方,下巴往內縮,以減緩頸椎的壓力。

  • 《克菲爾:長壽村的祕密》書摘精選:防骨鬆顧心臟

    《克菲爾:長壽村的祕密》書摘精選:防骨鬆顧心臟

    導讀:以微生物促進健康、輔助醫療,已是全球學界研究主流趨勢,含豐富多樣微生物的克菲爾發酵乳即是重要研究主題之一,迄今已發表上千篇以克菲爾與健康、疾病關聯性的論文。知名乳酸菌專家、臺灣大學博士陳彥伯,為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克菲爾,撰寫《克菲爾:長壽村的祕密》,以科學觀點,透過論文實證,揭開數千年來東歐長壽村的祕密與謎團。

  • 腰痠背痛腳麻木?小心是腰椎滑脫 新手術助婦重獲新生

    腰痠背痛腳麻木?小心是腰椎滑脫 新手術助婦重獲新生

    一位年近70歲婦人因腰椎痠痛、左下肢無力及麻木不堪,趕緊就醫被診斷為腰椎滑脫所致,醫師表示透過新式撐開型支架,可有效改善痠麻痛困擾,且支架體積小、對肌肉、骨骼傷害輕微,因此該名婦人手術隔天就可下床,恢復正常生活。

  • 8旬果農頸椎痛到難入睡 微創手術重拾好眠

    8旬果農頸椎痛到難入睡 微創手術重拾好眠

     新竹縣82歲陳姓果農,平時種植哈密瓜為生,近期發現肩頸持續酸麻痛,甚至痛到無法入睡,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品質,透過保守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就醫,外科部長黃祥銘做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頸椎退化骨刺壓迫到神經,透過醫病溝通決策,執行「頸椎減壓微創手術」,明顯改善疼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