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氣候問題的搜尋結果,共117

  • 部分國家憂美國破壞氣候談判 外媒:大陸態度從從容容

    部分國家憂美國破壞氣候談判 外媒:大陸態度從從容容

    據觀察者網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COP30)即將於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舉行,美國政府已宣佈不會派出高級官員參會。不過,許多人士擔心,美國政府可能威脅加徵關稅或出台簽證限制,阻礙各國達成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

  • 不再含蓄了  耿爽點名美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障礙

    不再含蓄了 耿爽點名美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障礙

    據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7日消息,面對美國代表發言中的指責推責,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當天在安理會氣候與安全問題公開會上兩次追加發言進行駁斥。耿爽指出,美國大開歷史倒車,公然稱氣候變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兩度退出《巴黎協定》,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的障礙。

  • 比利時不反核

    比利時不反核

     新聞提要■比利時的核能爭論是整個歐洲對核能看法轉變的縮影,過去普遍認為有核災風險的核電廠,如今卻成了低碳電力的解方。

  • 減排目標缺乏雄心? 澳學者: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會超額完成任務

    減排目標缺乏雄心? 澳學者: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會超額完成任務

    據觀察者網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中國公佈了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NDC)規劃:到2035年,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爭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總裝機容量較2020年增長6倍以上、力爭達36億千瓦。

  • 古特瑞斯讚陸「系列全球倡議」: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

    古特瑞斯讚陸「系列全球倡議」: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

    新華社報導,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美東時間16日表示,中方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議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

  • 《國際政治》馮德萊恩稱 中歐關係來到「轉折點」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四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高峰會上說,中歐關係正處於「轉折點」,她並呼籲對中歐貿易關係進行「必要」的再平衡。

  • 習近平會晤歐盟領導人 喊話中歐加強溝通

    習近平會晤歐盟領導人 喊話中歐加強溝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習近平表示,中歐都是國際社會中的「大個子」,國際形勢越是嚴峻複雜,中歐就越要加強溝通,開辟中歐關係更加光明的下一個50年。

  • 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傳統觀念認為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氫氣已成為可再生、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大陸氫能生產與消費均快速成長,2024年突破3650萬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 旺報社評》中國9個世界第一 系列四: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旺報社評》中國9個世界第一 系列四: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傳統觀念認為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氫氣已成為可再生、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大陸氫能生產與消費均快速成長,2024年突破3650萬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 陸經濟增長「碳排反降」 外媒:或改寫全球氣候遊戲

    陸經濟增長「碳排反降」 外媒:或改寫全球氣候遊戲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裡下降了約1%。這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

  • 《國際社會》科學家估計 歐洲熱浪已導致2300人死亡

    根據週三發佈的一份快速科學分析,在上週結束的這場嚴重熱浪當中,歐洲12個城市約有2300人死於與高溫相關原因的疾病。

  • 從橄欖枝到嚴厲批評 中歐關係面臨「重大攤牌」?

    從橄欖枝到嚴厲批評 中歐關係面臨「重大攤牌」?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8日,在本月中歐峰會即將召開之前,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縱觀演講內容,香港《南華早報》形容,范德賴恩在涉及中國對俄立場和貿易政策方面的內容,對中國提出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抨擊」,並認為她的演講猶如一次「重大攤牌」(major showdown)。

  • 永豐餘葉惠青 三面向分享永續實踐

    永豐餘葉惠青 三面向分享永續實踐

     新光金控為因應全球淨零轉型與企業永續浪潮,於4日邀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發表「以環境永續為基礎的企業永續」專題演講,分享永豐餘「以醣經濟為本、循環經濟為質、氣候科技產業為型」三大面向的具體實踐,為金融業與高碳排產業共創永續轉型之路提供嶄新視角。

  • 善用科技 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育

    善用科技 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育

     來自冰河時期的「微笑生命」山椒魚,是台灣最稀少、最難以觀測的原生兩棲物種。體型嬌小、行蹤隱密,棲息於高山溪谷的石頭下,對氣候變化極為敏感,是氣候變遷下的重要生態指標。然而其分布零星、難以觀測,加上相關研究長期仰賴單一團隊投入,資源與人力相對匱乏,使得保育工作面臨重重挑戰。

  • 台灣大 跨界推動山椒魚保育

    台灣大 跨界推動山椒魚保育

     台灣大哥大以科技覆能生物多樣性,6月12日、13日並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簽署《山椒魚保育合作備忘錄》,透過企業、學術與公部門攜手,跨界合作推動《山椒魚》保育。

  • 波蘭6/1總統決選牽動地緣政治版圖  攸關圖斯克政府歐洲雄心

    波蘭6/1總統決選牽動地緣政治版圖 攸關圖斯克政府歐洲雄心

    波蘭6月1日總統決選,結果可能對其在歐洲的地位產生深遠影響。這場由華沙市長佐薩斯科斯基(Rafal Trzaskowski)對決歷史學家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的總統決選,要麼鞏固其來之不易的歐盟最高權力,要麼預示著波蘭將重返更艱難的時期。

  • 台南 釋迦今年產量減半 農嘆「害了了」

    台南 釋迦今年產量減半 農嘆「害了了」

     台南歸仁栽種釋迦面積逾60公頃,是台灣西部最大產地,惟今年3月仍有寒流報到,導致原本應結實累累的釋迦果樹卻光禿禿,災情慘重。歸仁果樹產銷班第4班多數農民都遭遇相同際遇,還稱最近一次遇到相同情形是9年前的霸王寒流,估計今年產量至少減產5成。

  • 《半導體》聯電綠獎徵件開跑 續聚焦3大議題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宣布邁入第十年的「綠獎」即日起至8月底展開徵件活動,除首度邀請國內大專院校、學術研究單位及一般企業參與,更著重徵集具備未來發展潛力與長期影響力的環境解決方案,盼匯聚學術界的尖端研究與靈活創意,一同回應地球環境課題。

  • 陸在新能源領域領先全球  專家:想削弱中國既費錢也難

    陸在新能源領域領先全球 專家:想削弱中國既費錢也難

    據觀察者網報導,「在未來的綠色科技領域,中國已超越世界上所有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是如何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全球領先的?」當地時間3月3日,美國《華盛頓郵報》以此為主題刊文指出,中國在掌握綠色能源革命幾乎所有技術的過程中,經歷了從逐步積累到突然飛躍的跨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