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溫室效應的搜尋結果,共151

  • 「不要只會抱怨被超越」COP30候任主席籲學習大陸應對氣候危機方案

    「不要只會抱怨被超越」COP30候任主席籲學習大陸應對氣候危機方案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正式拉開帷幕。來自近20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商界領袖、民間團體齊聚一堂,共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方案。

  • 日立能源轉型 邁向永續新未來

    日立能源轉型 邁向永續新未來

     日立能源作為全球電氣化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已連續五年參與台灣國際能源週,通過電力電子、潔淨能源解決方案、數位化與服務三大核心板塊,展出涵蓋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儲能及數位化等領域的解決方案,詮釋日立能源如何與客戶及合作夥伴攜手合作,以創新技術之力推動電網系統邁向更安全、更可靠、更永續的方向演進。

  • 女力爆發!基隆5工科女生發明獲國際金牌

    女力爆發!基隆5工科女生發明獲國際金牌

    社會很多人對「工科女生」總有一些負面看法,但實際上,許多女生在工科領域的表現非僅不弱於男生,更有過之而不及。基隆市二信高中5名電機科女生研發的3項發明作品,就獲得了國際的發明展金牌,並於日前接受教育部長鄭英耀的頒獎表揚。

  • 以功代金!台灣省城隍廟響應環保 紙錢、供品全化為善款

    以功代金!台灣省城隍廟響應環保 紙錢、供品全化為善款

    為因應氣候變遷、減緩溫室效應,台北市政府近年致力於促進城市宜居轉型及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台北市臺灣省城隍廟長年響應環保祭祀,長期推廣金銀紙錢集中焚燒及「以米代金」,為台北市推廣環保祭祀的指標性寺廟,今年度的市級普度祈安祭典上,民俗委員會也特別響應「以功代金」,將紙錢、供品轉化為善款,捐款給在地社會服務或慈善團體來幫助弱勢。

  • 淨化空氣 新北植樹計畫開跑

    淨化空氣 新北植樹計畫開跑

     每年9月7日是國際清潔空氣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lean Air),呼籲各界重視空氣品質。新北市農業局也加入響應行列,邀市民加入「為地球種下一棵樹-百萬人種百萬樹」植樹計畫,一起用行動守護空氣品質,打造健康、永續的城市環境。

  • CEO視角-綠色緘默 不是軟弱是堅持

    CEO視角-綠色緘默 不是軟弱是堅持

     天氣一年比一年極端,導致人命與財產損失的受災範圍也愈來愈大。以今年夏天為例:整個歐洲就像個大烤爐;7月底北海道氣溫逼近40度C,全日本燒出41.2度C的歷史新高;7月上旬首次有颱風登陸台灣嘉南平原,受暴雨襲擊之故,蔬果與肉類價格應聲大漲…。

  • 住火力或核電廠旁邊!名醫秒給解答 曝電腦斷層輻射劑量

    住火力或核電廠旁邊!名醫秒給解答 曝電腦斷層輻射劑量

    8/23要舉辦核三重啟公投,引發各界關注。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發表意見,直言當然秒選核電廠,因為台灣每年一萬人死於肺癌,過去不知道多少人死於空氣污染。同時他也舉出直觀的例子,家住在核電廠附近的輻射量,一年大概有多少。

  • 長江源頭告急!陸科考隊深入查旦溼地 揭凍土融化危機

    長江源頭告急!陸科考隊深入查旦溼地 揭凍土融化危機

    新華社報導,近日湖北武漢長江科學院科考隊員,跨越千里,深入長江源區最大溼地——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查旦溼地,全方位檢查溼地健康狀況,聚焦凍土融化和溫室氣體排放最新進展。

  • 北市推「綠容率」可降溫2℃  議員批:不便民

    北市推「綠容率」可降溫2℃ 議員批:不便民

    為減緩都市熱島效應,北市府推動降溫城市計畫,市政會議修訂「台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將原先推動建物法定空地綠化的「綠覆率」,改為整個建物基地綠化的「綠容率」,估計每年可增加5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設施,體感能有效降溫2℃;考量都更期程冗長、避免影響權益,法令約在8月上旬頒布、緩衝至2026年1月1日施行,如建案願意提前可立即適用新法。

  • 每遇大潮就會海水倒灌 東港東津里居民苦不堪言

    每遇大潮就會海水倒灌 東港東津里居民苦不堪言

    屏東縣東港鎮東津里每遇大潮就發生海水倒灌,已連續兩天淹水,今(11)日早上雖然雨勢不大,但東津里以大成路為主的地區卻成為水鄉澤國,汽、機車強行通過,濺起陣陣浪花。附近居民指出,上個月有公家單位前來會勘,縣府研議將路面墊高,但居民堅決反對,認為路面墊高之後水會往兩旁淹進住家。

  • 陸攻克世界性難題!成功提濃利用「低濃度煤層氣」

    陸攻克世界性難題!成功提濃利用「低濃度煤層氣」

    大陸《科技日報》8日報導,在煤礦百米深井下,空氣游離瓦斯(煤層氣)如同難馴的烈馬:既是礦井安全「頭號大敵」,又屬清潔能源戰略資源。

  • 非核三十年減碳無成 空談綠能誤後代

    非核三十年減碳無成 空談綠能誤後代

     自1994年林義雄先生反核絕食起,民進黨便奉「非核家園」為神主牌。2002年制定《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如今,在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位總統接力下,隨著核三廠2號機於今年5月17日除役,三十年大夢似已圓滿。

  • 陳長文專欄》非核三十年來減碳無成 空談綠能誤後代

    陳長文專欄》非核三十年來減碳無成 空談綠能誤後代

    自1994年林義雄先生反核絕食起,民進黨便奉「非核家園」為神主牌。2002年制定《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如今,在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位總統接力下,隨著核三廠2號機於今年5月17日除役,三十年大夢似已圓滿。

  • 強化氣候治理!台灣7月起嚴管氫氟碳化物 

    強化氣候治理!台灣7月起嚴管氫氟碳化物 

    為因應國際環保公約《蒙特婁議定書》的《基加利修正案》,環境部宣布自7月1日起,未經核准者不得輸入或輸出氫氟碳化物(HFCs),此舉象徵正式將HFCs納入溫室氣體管理體系,強化氣候治理力度。

  • 以地球健康總體視角 重新審視麻醉藥物的生態影響

    以地球健康總體視角 重新審視麻醉藥物的生態影響

     全球邁向永續發展,我國也訂出2050淨零碳排目標,醫院作為碳排大戶,近年陸續推動減碳、綠色醫療。然而,由於「麻醉氣體」全球暖化潛勢值(GWP)高,被視為高碳排來源,部分醫院逐步限用。台灣麻醉醫學會強調,麻醉氣體對溫室效應實質影響極低,臨床應優先考量病人需求,不宜透過行政命令干預專業決策。

  • 醫療用麻醉氣體碳排高?學會:實質暖化效應趨近於0

    醫療用麻醉氣體碳排高?學會:實質暖化效應趨近於0

    我國推動2050淨零碳排,醫療院所總碳排量占全國4.6%,為碳排大戶,衛福部要求全國醫學中心年底前完成碳盤查。其中,由於麻醉氣體全球暖化潛勢值(GWP)高,部分醫院因此逐步減用。然而,台灣麻醉醫學會強調,麻醉氣體對溫室效應實質影響力「趨近於0」,臨床麻醉處置應以「病人需求」為首要考量。

  •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李鴻源闡述對地球布施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李鴻源闡述對地球布施

    佛光山惠中寺2025年「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17日邀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行政院前内政部長、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以其專業角度、多項案例,闡述「對地球布施」的理念,披露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呼籲大眾齊心拯救共同家園。現場逾500人聆聽,線上觸及人數近9000人。

  • 羅浮宮博物館不堪參觀人數太多 暫時停止開放

    羅浮宮博物館不堪參觀人數太多 暫時停止開放

    法國巴黎的羅浮宮(Palais de Louvre),是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被譽為藝術、美麗的全球象徵。然而過於熱門也使得員工休息不足,終於在星期一因員工罷工而無預警停止開放。

  • 麻醉氣體遭汙名化

    麻醉氣體遭汙名化

     隨著全球醫療界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升溫,吸入性麻醉藥物的環境影響日益成為焦點。不過,針對近年部分將麻醉氣體視為高碳排放元凶的論述,氣候與麻醉專家則提出反駁,呼籲應回歸實證科學,全面審視醫療流程中的實際碳足跡。

  • 海納百川》中火「完全無煤」能實現雙贏嗎?(蕭宏榮、胡文琦)

    海納百川》中火「完全無煤」能實現雙贏嗎?(蕭宏榮、胡文琦)

    沒錯!嚴格監督台電執行環評承諾,降低空氣污染物及減碳、少煤無疑是正確的方向,然而此番中火「完全無煤」的決議是否真正達到環境與能源穩定的最佳平衡?這樣的政策是否真的完全無懈可擊、無可爭議的嗎?「煤炭」又是否真的是「沒一塊好」的環境主要敵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