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漁業的搜尋結果,共2,838筆
中央日前拍板高雄興達海基海洋產業專區轉型為臨時拆船廠,但疑先斬後奏,地方毫不知情,引發藍綠齊轟。民進黨市議員邱俊憲今(10)日質疑未先辦地方說明會,資訊不透明強逼居民接受高汙染產業;國民黨議員李亞築怒批「旗津人不要,為什麼茄萣人就要?」要求市府表態拒絕。對此,海洋局長石慶豐認了疏漏,允將加強與地方溝通,搜集民意向中央反映。
配合中火新建燃氣機組,台電擬在台中港外港區填海造陸,並增設外廓堤及卸收碼頭推動「台中港外港區擴建計畫(五接)」,但開發位址與目前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棲地重疊,4年前就被環委要求加強保護措施,台電直至今年8月才提交補件資料,縮小開發範圍、調整港型,但環委要求明年1月底前再補件,盼能釐清是否會導致白海豚誤入港區等問題。
信義房屋推動的「社區一家計畫」今年提案類型中,切合當前台灣社會需求的「銀髮關懷」提案類型快速提升,嘉義縣立義竹國中以「義起耕讀。農村新視界」在中學師生組脫穎而出,該校透過長期耕耘社區服務、食農教育與青銀共學行動,展現地方學校深耕農村、傳承文化的力量。
一名來自桃園的婦人今(9日)與友人興沖沖要搭觀光船到外傘頂洲遊賞,卻被查出自己因竊盜被通緝在案,被海巡人員、警方帶下船時,婦人錯愕不已,央求警方先讓她把手邊工作告一段落,打包票會主動報到,但警方不採納,當場將婦人逮捕。
高雄2025大海開吃活動8日於彌陀區打頭陣登場,現場數十間攤販市集,吸引大批民眾前往朝聖。高雄市長陳其邁受訪表示,彌陀區是虱目魚的故鄉,去年彌陀漁港大豐收,總產值達4.9億元,今年有望超過5億元;魚販透露,今年受到颱風影響,中部地區魚貨量少,而南部地區相對產量多、價格也提升,因此今年收入比去年多至少3成。
今日是「海巡節」,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昨日公布《2024年海巡年報》,這是海巡署民國107年組織改制後的首本年報,剖析臺灣周邊海域現況與挑戰,完整呈現去年「國安、治安、平安」3大任務的努力與成果,並介紹海巡執法能量與未來工作展望,持續打造海巡堅毅韌性,守護海上國境安全能力。
善待動物組織(PETA)日前致信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溫志宏,呼籲館方考慮停止於園區內所有餐廳供應海鮮料理。PETA強調,在一個以推廣海洋保育與生命教育為使命的場所販售海鮮,不僅傳遞矛盾訊息,更可能削弱公眾對生態保護的認同,甚至還會有食品安全隱憂。
海洋委員會主辦的「印太海廢合作平台」首度跨出台灣,於11月5日至6日在泰國曼谷舉辦「2025印太海洋台泰韌性夥伴研習營」,集結台、日、韓、泰四國代表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參與,開啟平台首次海外行動。活動以「幽靈漁網」為主軸,台灣與泰國分別展出海廢再生成果,展現印太區域海洋合作新動能。
11月8日海巡節前夕,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公布《2024年海巡年報》,這是海巡署民國107年組織改制後的首本年報,內容首章以「臺灣海域安全情勢」為主軸,剖析周邊海域現況與挑戰,並完整呈現其去年在「國安、治安、平安」三大任務下的努力與成果,包括協同國軍全程對應中共在我國周圍海域實施軍演等;年報並介紹海巡執法能量與未來工作展望,將持續打造海巡堅毅韌性,並守護海上國境安全能力。
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7)日上午與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在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前沙灘野放2頭收容的綠蠵龜回大海。
高市議員陳麗娜7日赴高市議會農林部門質詢,她提及,漁業署計畫拆除百艘老舊漁船,而拆船業者將旗津當成臨時場地,以「半水半陸」方式作業,不僅腹地不足,也導致海洋汙染,引發當地民眾不滿,陳麗娜要求,未來全面禁止在旗津拆船,盡速將老舊廢船移往興達海基,並於一個月內完成拆除。對此,海洋局回應,廢船已規畫移至興達海基,拆除時間將與航港局協調,會設法盡速完成拆船作業。
智慧眼鏡拉貨高峰期已過,宏達電(2498)10月營收明顯回落。公司自結10月合併營收1.91億元,月減36.9%、年減14.58%;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達23.11億元,年減2.05%。
時序即將入冬,台灣沿海也因強勁的東北季風導致海象不佳,6日台灣北部海域連傳萬里籍「漁山36」及基隆籍「立發168號」2起漁船翻覆案,釀成6人失蹤的嚴重意外,海巡署與國防部出動艦艇、直升機,海空聯合持續搜救中。
從台灣特有種到跨國大家族,被認為野外族群僅剩不到200尾、珍貴又瀕危的蘭嶼吻鰕虎,今年初才剛被農業部列入保育類名單,沒想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長廖德裕領軍的研究團隊,竟在菲律賓呂宋島找到牠的「親戚大軍」,讓這條小魚的身世大翻轉,保育危機也瞬間解除。這項發現登上國際期刊《Scientific Data》,為東亞魚類研究寫下新篇章。
近期是大明蝦的捕撈季節,許多漁民都在富貴角外海的漁場作業,6日午間傳出基隆籍的漁船立發168發生沉船事故。雖經鄰近的漁船立發368號趕往救援,但僅救起2名大陸籍漁工及1名印尼籍漁工,另外有台籍船長、1名大陸籍漁工及1名印尼籍漁工失蹤。海巡署派出100噸級巡防艇PP-10050趕往事發現場,另外也有一架空偵機趕往協助救援。
宜蘭縣蘇澳海事高級中學在全國「學生海事水產技藝競賽」中表現亮眼,共獲9座金手獎、5座優勝,為校園與在地教育注入活力。校長陳志威表示,此次成績除了師生努力,也受到校友與基金會的支持,讓獎牌能留在「主場」,期盼學生們能將所學應用於實戰,為自己的技藝學習旅程留下光輝的一頁。
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台灣雲嘉南濱海產業文化觀光協會昨(5日)下午一同主辦雲嘉南濱海觀光圈座談媒合會,並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共襄盛舉,期待「建立產業合作橋梁」,打團體戰來推動雲嘉南濱海觀光產業發展。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5日,在湛江海事局的現場護航下,全球首型深遠海智慧漁業養殖工船「湛江灣1號」駛入湛江招商國際郵輪港碼頭並安全靠泊。這艘被稱為「海上移動牧場」的「鋼鐵巨鯨」,歷經數月試航與調試,終於回到湛江,即將開啓深海養殖的新徵程。
台新金控(2887)旗下新光人壽長期致力於推動永續環境與飲食教育,自2022年起啟動《新光一畝田 幸福餐桌》ESG公益計畫,關注食安及永續農業發展。今年,新光人壽將公益行動延伸至食漁教育與生態保育,於10月下旬安排企業志工前往石門水庫,參與由桃園市政府及桃園區漁會共同舉辦的「小小魚兒要回家」魚苗放流活動,透過實際體驗體會漁業永續的重要性,並傳遞水庫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的理念。
台新金控(2887)旗下新光人壽長期致力於推動永續環境與飲食教育,自2022年起啟動《新光一畝田 幸福餐桌》ESG公益計畫,關注食安及永續農業發展。今年,新光人壽將公益行動延伸至食漁教育與生態保育,於10月下旬安排企業志工前往石門水庫,參與由桃園市政府及桃園區漁會共同舉辦的「小小魚兒要回家」魚苗放流活動,透過實際體驗體會漁業永續的重要性,並傳遞水庫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