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王智盛的搜尋結果,共37筆
9月3日,北京盛大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九三閱兵」,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歷史性地首次同框。這一畫面引發西方媒體熱議,民進黨中國部亦批評此為「邪惡軸心嘉年華」,美國總統川普則嘲諷式問候,稱中俄朝是要「共謀對抗美國」,似乎昭示一個挑戰美國主導秩序的新威權聯盟正在形成。
9月3日,北京盛大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九三閱兵」,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歷史性地首次同框。這一畫面引發西方媒體熱議,民進黨中國部亦批評此為「邪惡軸心嘉年華」,美國總統川普則嘲諷式問候,稱中俄朝是要「共謀對抗美國」,似乎昭示一個挑戰美國主導秩序的新威權聯盟正在形成。
8月核三公投、國民黨主席改選受矚
兩岸關係低迷,官方溝通停擺,不過近期澳門屢次成為兩岸紅綠學者面對面的對話平台。繼2月底座談會後,近日又有一場兩岸關係研討會舉行,大陸涉台學者包括嚴安林、李鵬、信強、盛九元等,台灣偏綠學者則有洪耀南、吳瑟致。一名與會學者透露,澳門的特殊之處,在於不用申辦台胞證也可憑護照入境,為綠營學者帶來便利。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呼籲民眾備妥緊急避難包,引發社會對台海局勢升溫的擔憂。因此就有專家指出,台灣現況高度依賴進口能源,一旦遭外部封鎖,最短在8天內恐面臨全面癱瘓的危機。
台灣因國際處境特殊,駐外館處在財產登記上長期採取彈性做法。根據調查,台灣駐日六處外館中,有部分辦事處與宿舍為外交部自有產權,但過去多以當地「處長」個人名義登記。近年來,外交部陸續將這些財產統一收歸政府單位名下,但目前僅剩「駐大阪辦事處職務宿舍」尚未完成產權轉移,成為唯一尚掛在個人名下的外館宿舍。
兩位非部長級官員入榜
儘管俄烏調停紛擾未歇、盟友動搖對美信心,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受訪時再另闢新戰場,直接點名「如果有北約國家不付錢,他不會防衛這些國家」,甚至還嗆聲「我們必須保護日本,但日本不必保護我們」,質疑《美日安保條約》的「不公平」。川普上任還未滿50天,已經要同時面對俄烏、以哈等燙手山芋,又要在關稅問題上與貿易對手國針鋒相對,為何此時又點名盟國,大開地圖炮?
儘管俄烏調停紛擾未歇、盟友動搖對美信心,美國總統川普仍然持續直言不諱的風格,在白宮接受媒體提問時另闢新戰場。川普直接點名「如果有北約國家不付錢,他不會防衛這些國家」,甚至還加碼嗆聲「我們必須保護日本,但日本不必保護我們」,質疑《美日安保條約》的「不公平」。川普上任還未滿50天,已經要同時面對俄烏、以哈等燙手山芋,又要在關稅問題上與貿易對手國針鋒相對,為何此時又點名北約、日本等盟國,大開地圖炮?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新任期首次白宮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是否會阻止中國以武力侵犯台灣」的問題時,再次表達了「我絕對不會給出評論」、「我不會讓自己陷入此狀況」的立場。事實上,川普從當選到上任短短4個月之間已數次表達對此問題「拒絕明確回答」的立場。但這樣的陳述不免被外界議論真的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了嗎?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新任期首次白宮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是否會阻止中國以武力侵犯台灣」的問題時,再次表達了「我絕對不會給出評論」、「我不會讓自己陷入此狀況」的立場。這並不是川普第一次針對「中共武力犯台」問題這樣的回答。事實上,川普從當選到上任短短4個月之間,已經數次表達「拒絕明確回答」的立場。但,這樣的立場陳述,又因為近期川普政府調停俄烏戰爭中對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態度差異,不免被外界議論,真的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了嗎?
在12日一通長達90分鐘的美俄元首電話會談後,美國總統川普預告了「近期內」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沙烏地阿拉伯會晤以商討俄烏終戰問題。在川普上任的20餘天後,其信誓旦旦的終結俄烏戰事宣言似乎真的露出曙光,步步走向成真。
在2月12日一通長達90分鐘的美俄元首電話會談後,美國總統川普預告了「近期內」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沙烏地阿拉伯會晤以商討俄烏終戰問題。在川普上任的20餘天後,其信誓旦旦的終結俄烏戰事宣言似乎真的露出曙光,步步走向成真。
在送去2024、迎來2025之際,賴清德總統和對岸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循例各自發表元旦談話和新年賀詞。當然兩人在繼往開來的新年想望中,也都提到對2025年兩岸關係的想像勾勒。對習近平主席來說,中國面對「前所未有之變局」的千頭萬緒,在對台問題上僅以「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的原則立場輕輕帶過;對賴總統而言,在他上任後的第一次元旦談話,是以守護台灣民主與安全為核心,面向台灣民眾與世界各國的信心喊話。乍聽下在兩岸議題似乎毫無交集,但綜觀全局、細細思索,2025年的兩岸互動關係是否可能迎來融冰的開始?
在送去2024、迎來2025之際,我們的總統賴清德和對岸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都循例各自發表了元旦談話和新年賀詞。當然兩人在繼往開來的新年想望中,也都略略提到了對於2025年兩岸關係的想像勾勒:對於習近平主席來說,中國面對「前所未有之變局」的千頭萬緒、治絲益棼,在對台問題上僅僅以「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的原則立場輕輕帶過;而對賴清德總統而言,在他上任後的第一次元旦談話,則是以守護台灣民主與安全為核心,面向台灣民眾與世界各國的信心喊話。兩者乍聽之下在兩岸議題上似乎各說各話、毫無交集,但綜觀全局、細細思索,2025年的兩岸互動關係是否可能迎來融冰的開始?
歷經6小時舉世驚愕的韓國「戒嚴鬧劇」平和落幕之後,各界接下來更關注的就是韓國總統尹錫悅將何去何從?以及這場影響韓國民主政治與美韓關係發展的鬧劇,將可能對本來就已不平靜的朝鮮半島帶來怎麼樣的衝擊?
歷經6小時舉世驚愕的韓國「戒嚴鬧劇」平和落幕之後,各界接下來更關注的就是韓國總統尹錫悅將何去何從?以及這場影響韓國民主政治與美韓關係發展的鬧劇,將可能對本來就已不平靜的朝鮮半島帶來怎麼樣的衝擊?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再次登陸,這次訪問大陸與過去有兩點不同:其一,與今年6月低調赴昆山參加兩岸宗教交流活動相比,這次安排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其二,王金平啟程前,大陣仗成立包容藍綠白各界的「中道和平聯盟智庫」,讓王金平與宋濤的會面具有更深層次意涵。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再次登陸,這次訪問大陸與過去有兩點不同:其一,與今年6月低調赴昆山參加兩岸宗教交流活動相比,這次安排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其二,王金平啟程前,大陣仗成立包容藍綠白各界的「中道和平聯盟智庫」,讓王金平與宋濤的會面具有更深層次意涵。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有感於兩岸對立嚴重,籌組「中道和平聯盟」,並在旗下成立跨黨派智庫,以「和平、大同、永續」三大目標促進國內和諧、兩岸和平,讓「台灣繁榮發展可期」;智庫13日成立,會中建議,兩岸應從民間交流優先做起,逐步恢復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