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環保艦隊的搜尋結果,共25筆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1)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海洋永續行動大賞,展現海洋保育ESG專案、淨海大聯盟及在地守護三大公私協力豐碩成果,特邀海巡署退役、具潛水經驗、熱愛海洋保育的知名藝人許孟哲先生擔任海洋保育一日大使。
海廢不再只是垃圾,也能重生變建材!宜蘭縣政府為減少海洋廢棄物,除在各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供清理、回收,更在頭城大溪漁港打造全台第1座以「海廢再生板材」為建材的海廢暫置所,透過減容技術讓保麗龍就地「瘦身」,再混合橡膠製成再生板材,化身海洋環保教育的示範基地。
海廢不再只是垃圾,也能重生變建材!宜蘭縣政府為減少海洋廢棄物,除在各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供清理回收,更在頭城大溪漁港打造全台第一座以「海廢再生板材」為建材的「海廢暫置所」,透過減容技術讓保麗龍就地「瘦身」,再混合橡膠製成再生板材,化身海洋環保教育的示範基地。
「國際獅子會300B3區千人淨灘活動」18日於桃園市大園區竹圍漁港辦理,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桃園市海岸線長達51公里,市府2年多來積極推動淨灘活動,目前已經清除海廢超過1200公噸,海灘整體潔淨度大幅提升。市府也持續推動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撿回來的浮球、塑膠瓶等,也能成為循環經濟的一環,甚至未來以海廢再生材料製作淨灘志工服裝,展現環保創新精神。
花蓮縣響應海洋保育署政策,每年在中央補助下,透過獎勵金鼓勵熱愛潛水民眾或船隻加入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行列,趁出海時協助清除海漂(底)廢棄物,由於環保局明年獲海保署的經費減少,憂心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維運恐受衝擊,盼中央審慎評估,讓守護海洋的行列持續運作。
雲林縣政府環保局7日於四湖鄉箔子寮漁港舉辦「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10餘名「潛海戰將」潛水清除海洋廢棄物。今年第1季雲林縣海洋廢棄物約39.4公噸,相較2020年第1季的144.9公噸,減量超過100公噸,其中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其次是玻璃瓶與寶特瓶,將持續透過「潛海戰將」與「海洋環保艦隊」減少海廢。
雲林縣政府環保局7日於四湖鄉箔子寮漁港舉辦「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10餘名「潛海戰將」潛水清除海洋廢棄物。今年第1季雲林縣海洋廢棄物約39.4公噸,相較2020年第1季的144.9公噸,減量超過100公噸,其中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其次是玻璃瓶與寶特瓶,將持續透過「潛海戰將」與「海洋環保艦隊」減少海廢。
桃園市環保局19日於平鎮區新勢公園辦「水清岸美愛水行動音樂會暨巡守隊表揚」活動,桃園市目前水巡隊已經擴編至67隊,志工人數超過2500人,在巡守隊、熱心企業與環保局團隊共同努力下,過去1年來守護超過175公里的河川及51公里的海岸線,桃園市近年來持續改善各河川流域的水質,其中老街溪更已無嚴重汙染河段,充分展現公私協力推動水環境永續發展的成效。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所有水巡隊志工們是桃園打造清淨水環境的幕後英雄。
宜蘭綠色博覽會預計29日盛大開幕,今年以「永續未來從心開始」為主題,代理縣長林茂盛25日發表定目劇「夢幻島旅行團-復育列車奇蹟號」,由風趣幽默列車長帶領主角一同窺探珍貴物種生存故事,重新思考自然和諧重要,讓觀眾體會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環境共榮的價值,將在綠博舉辦期間每日上下午各演出1場。
將於29日盛大開幕的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以「永續未來從心開始」為主題,融合台灣原生與特有種生物保育故事,每日上下午各公演一場環境定目劇「夢幻島旅行團-復育列車奇蹟號」,25日由風趣幽默列車長帶領主角們一同窺探珍貴物種生存故事,重新思考自然和諧重要,體會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環境共榮的價值。
宜蘭縣政府鎖定大溪漁港最難處理的海廢垃圾保麗龍,打造全台首創由「海廢就地回收成材」的海廢暫置所13日啟用,由縣府海洋及漁業發展所、太古可口可樂、厝內品牌等六方結盟共同規畫「海廢4R循環模式-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以創新模式打造大溪漁港成為全台減廢漁港示範基地。
宜蘭鎖定大溪漁港最難處理的海廢垃圾之一的保麗龍,打造全台首創由「海廢就地回收成材」的海廢暫置所,13日正式啟用,由縣府海洋及漁業發展所、太古可口可樂、厝23內品牌等六方結盟共同規畫出「海廢4R循環模式-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以創新模式打造大溪漁港成為全台減廢漁港之示範基地。
為清除海洋廢棄物,宜蘭縣政府招募160艘漁船組成「環保艦隊」,今年共清除20噸海廢,縣長林姿妙10日公布淨海冠軍,由跑船逾40年的正大興168漁船船長李來成奪下,李來成表示,海洋必須靠大家維護,跑船時只要看到廢棄物就打撈,沒想到撈到獎!
在宜蘭縣政府與各安檢所大力推動下,縣內環保艦隊迄今共招募160艘漁船,今年共清除海洋廢棄物近20噸廢棄物,為獎勵船主參與意願,遂制定「宜蘭縣環保艦隊獎勵辦法與評比機制」,10日在縣務會議上,由縣長林姿妙頒發獎狀,第一名由跑船逾40年的正大興168漁船船長李來成獲得,他盼大家一起加入維護海洋的行列。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26)日在中央研究院舉辦「出發了!海洋小小兵——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活動,並同步發表海保署去年「解密海洋,看見未來」計畫的6個獲選計畫執行成果。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說,將推動海洋公民科學普及,讓全民投身海洋公民科學與保育領域,每個人都是海不可或缺的洋小小兵。
原在科技公司做原物料管理的竹北市民陳聖傑,6年多前接手父親的傳統漁業,以科技業管理方式,使用「水下無人探測載具」管理定置漁場,提升漁獲量,也確保漁工作業安全,並建立水產溯源認證機制,積極打入量販水產市場,獲選今年「全國模範漁民」,縣長楊文科1日頒發5萬元獎金表揚。
為打造「宜居永續」環境,避免廢棄漁網成為海洋廢棄物的潛在來源,新竹市政府升級廢漁網回收去化作業,19日啟用「新竹市漁網回收再利用場域」,鼓勵更多民眾加入漁網回收生力軍行列,今年並加碼祭出廢棄漁網回收評比獎勵,第1名將可獲1萬元最高獎金。
金門2024國家海洋日「海好有你 海廢不浪廢」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今(7)日下午於后湖濱海公園頂著豔陽「熱」情登場,不少家長無懼30多度高溫依然帶著小朋友前往共襄盛舉,讓海洋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之觀念從小紮根,共同保護珍貴的海洋資源。
衛福部日前公布「112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考核」成績,新竹市榮獲全國第2名,市長高虹安表示,市府團隊跨局處合作,接連拿下全國考核獎項,努力打造綿密社會安全網,在衛福部考核中得到96.2分,超越六都拿下全國第2名。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12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考核」成績,竹市榮獲全國第2名。此外,市府在海洋環境管理計畫,也獲得海洋保育署肯定,榮獲「112年度海洋環境管理考核」海洋第2組「特優」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