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26)日在中央研究院舉辦「出發了!海洋小小兵——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活動,並同步發表海保署去年「解密海洋,看見未來」計畫的6個獲選計畫執行成果。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說,將推動海洋公民科學普及,讓全民投身海洋公民科學與保育領域,每個人都是海不可或缺的洋小小兵。
管碧玲表示,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普及,可以促進海洋意識及海洋素養內化,並共同建立更完備的海洋資料庫,強化海洋資源監測,也進一步提升大眾對海洋環境的關注與保育意識。
管碧玲說,目前在眾多的海洋工作中,除政府與專家學者,仰賴環保艦隊、觀察員、潛海戰將、NGO等關鍵民力。期待每個人都能夠為海洋保育工作貢獻己力,並導入科技協助海洋保育及海洋汙染防治,讓美好的海洋擁抱民眾。
海保署指出,以獲選計畫中的「追尋龍紋鱝的蹤跡」為例,來自雲林與彰化地區的32位漁民朋友是不可或缺的公民科學家,自去年7月至今年9月底,共提供高達1263筆資料。龍紋鱝被世界自然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度瀕危物種,過去對其了解相對有限。
透過公民科學家的數據回報,不僅填補了過去研究的空白,更為台灣首次建立了龍紋鱝的成長參數,為未來相關研究與保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