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技大樓的搜尋結果,共23筆
高端(6547)6日公布前三季每股淨損0.44元,其中第三季0.07元已明顯收斂;為因應腸病毒和新產品線需求,也擬斥資8.7億元在竹北第三生技大樓啟動新一輪產能擴建計畫,並同步規劃可轉債與私募,以強化中長期全球營運布局。
新竹縣AI智慧園區榮獲經濟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是縣長楊文科落實重大政策5支箭之中跑得最快的1支箭,繼智邦科技企業總部於2024年11月10日開幕後,精準醫療大廠普生股份有限公司竹創生技大樓也於21日開幕啟用。
精準醫療大廠普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駐新竹縣AI智慧園區,21日由普生董事長林宗慶、普生首席經營策略顧問宣明智、新竹縣長楊文科、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等多位產官學界人士,共同參與竹創生技大樓開幕典禮。
受惠於全球人工智慧帶動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成長,竹科2024年營業額1.51兆元、年增6.66%,為史上第三高的成績,此外,入區登記家數578家、就業人數17.7萬人與整體進出口貿易總額3.59兆元,再度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竹科44周年園慶113年12月13日於園區同業公會舉行,園區同業公會謝其嘉監事長、新竹市邱臣遠代理市長及苗栗縣鍾東錦縣長等均到場祝賀。
新竹科學園區13日舉行44周年園慶,竹科管理局局長陳宗權表示,去年竹科產值約1.4兆元,預估今年應可達到1.5兆元,展望明年,因AI應用帶動高階半導體生產需求還是很大,明年仍相當樂觀。
竹科13日於園區同業公會舉行44周年園慶,竹科管理局長陳宗權以「紅皇后效應」,勉勵竹科廠商持續創新,跑得比競爭者快,才能繼續保持領先,科管局將努力打造良好投資經營環境,協助園區廠商穩居技術領先地位。
新竹科學園區13日舉行44周年園慶,竹科管理局局長陳宗權表示,去年竹科產值約1.4兆元,預估今年應可達到1.5兆元,展望明年因AI應用帶動高階半導體生產需求還是很大,明年仍相當樂觀。
新竹科學園區13日舉行44周年園慶,科學園區產業同業公會由監事長謝其嘉代表致詞,他提到科學園區廠商100%靠外銷,只要局勢緊張訂單就會跑得很快,強調其他困難都有辦法克服,疾呼廠商需要靠政府維持「穩定、和平」。
隨著全球景氣復甦、通脹緩解及AI新技術帶動,竹科今(2024)上半年穩健成長,主要領頭羊產業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等,均達到雙位數成長,係因先進製程封裝、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等,驅動半導體高階晶片訂單需求,加速終端產品出貨量。竹科今(2024)上半年整體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0.46%,就業人數新增近千人達176,410人,廠商入區登記家數已達577家,顯見竹科在強大半導體供應鏈和產業集群效應下,成為許多創新企業擴大規模及設立研發中心首選,持續鞏固全球半導體生態系核心地位。
新竹台大分院致力精進及推動智慧醫療,14日在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研發中心舉辦「2024 新竹台大分院智慧醫療創新科技論壇」,內容包括國際論壇、精準醫療、機器人應用和生理監測技術創新等主題,一同推動醫療產業的轉型升級,打造無距離醫療平台,期將醫療資源推進全台各角落,落實智慧醫院發展的永續責任。
台美產業攜手前進國際再現生力軍!繼台積電引領的半導體軍團後,生醫業接棒上場,亞歷桑納州率先來台招商掀風潮,首發團預計5月30、31日前進鳳凰城,這將是準總統賴清德520上任後,第一個生醫洽商團。
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17日宣布,由擁有高技術製程經驗和豐沛國際人脈的楊育民出任董事長。楊育民表示,生技業處於進入世代分水嶺的關鍵時刻,中美貿易戰為台灣創造不錯的商機,團隊會助力產業加入國際賽局,打造另一個護國神山。
國內生技業最有機會打進國際局的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 今(17)日將宣布,董事長將由美國韌力(National Resilience)共同創辦人/副董事長楊育民出任。挾著其高技術製程經驗和豐沛的國際人脈,據悉,TBMC的A輪募資,已超額認購2、3倍,並吸引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資金共襄盛舉。
行政院長陳建仁畢業前趴趴走,12日視察新竹縣高鐵橋下聯絡道,並參加新竹生醫園區第3生技大樓啟用典禮。陳建仁對改善成果表達感謝,在中央地方團結攜手合作下,讓國家建設不斷向前推進。
生技業重磅聚落新竹生醫園區12日宣布,第三生技大樓啟用,該大樓以新藥委託開發製造及細胞醫療業者為主,在廠商爭相卡位中,廠房申租率已逾95%,近來最具熱門話題的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和海外布局進入收成的台寶生醫將率先進駐。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於12日舉行新竹生醫園區第3生技大樓啟用典禮,行政院陳建仁院長等人參與,見證新竹生醫園區發展的里程碑。近年來生醫園區廠房供不應求,該大樓的啟用,可望為園區生醫產業聚落成長注入新動能。陳建仁表示生醫的本質是人文關懷,在生醫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對人類發展做出貢獻,政府會做產業的靠山,引導台灣成為溫暖堅韌、生醫產業蓬勃的國家。
為園區生醫產業聚落成長注入新動能!國科會12日舉行新竹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啟用典禮。國科會指出,啟用後可提供100坪、200坪、300坪不同坪數大小共50個單元廠房出租,目前廠商反應熱絡,廠房申租率已達95%以上,以新藥委託開發製造及細胞醫療業者為主。
總樓地板面積2萬坪的新竹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完工招租,業者搶租熱烈,50個單元已有95%申租,包括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租下五個樓層在內,已去化34個單元。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生醫園區廠房土地供不應求,隨台大生醫院區二期動土,未來將與第三生技大樓廠商合作,聚焦發展再生醫療、精準健康等重點產業。
國發基金點火,將複製台積電模式打造「生技業」版護國神山,挑戰全球千億美元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商機。今年5月成立的國家級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將進行A輪募資,目標至少45億元,以爭取國際生技公司委託代工製造,並鎖定核酸(例mRNA)、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三類藥物優先製造,股票公開發行最快後年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