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癲癇症的搜尋結果,共37筆
歌手安柏兒近日推出獨立創作第三篇章《灰燼之後》,以自身經歷為靈感,訴說她曾跌落人生低谷、浴火重生的心路歷程。她回憶過去仍在女子團體Roomie時期,曾受唱片公司安排赴日本受訓、比賽,意外遇見日本流行天后濱崎步,深刻感受到天后級的排場與氣場。
從女子團體Roomie出道的安柏兒,曾是被看好的新生代偶像,唱跳實力亮眼,前途光明。然而,2013年團體因唱片公司改組無預警解散,她又遭遇二度解約,演藝事業陷入低谷。安柏兒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坦言,當時罹患重度憂鬱症,半年內暴瘦10公斤,每天起床莫名淚崩,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哭什麼,長期壓力更引發癲癇症,身心狀態極度失衡,一度被黑暗吞沒。
南投縣45歲女子突然意識不清、左側肢體無力就醫,衛福部立南投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少見的「顱內動靜脈畸形」,由於她有肝硬化合併凝血異常,不宜開刀,轉往醫學中心使用伽馬刀治療。醫師建議,顱內動靜脈畸形若破裂出血恐喪命,若確診應定期追蹤治療。
嘉義市第15屆許世賢博士紀念音樂會28日在文化局音樂廳舉行,此次特別串聯關懷「FIRES(發熱感染相關性癲癇症候群)」罕見疾病的行動,希望喚起大家關懷罕病家庭,也彰顯推動台灣民主政治、被譽為「嘉義媽祖婆」的許世賢也是懸壺濟世的醫師。
國立成功大學林姓女職員2024年8月12日下午駕車返家時,因癲癇發作車輛暴衝造成1死4傷的慘劇。案經檢方起訴後,儘管她坦承犯行,但因尚未與被害人家屬和解,台南地方法院依過失致死罪判刑10月,並沒有宣告緩刑,此案還可上訴。
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林姓圖書館女職員,2024年8月12日傍晚駕車返家時,疑因癲癇發作從校內一路高速狂飆,在校內衝撞多輛腳踏車及門口警衛室,最後衝出校門,在台南市大學路撞上另輛黑色休旅車及3名機車騎士,造成1死4傷的慘劇。案經檢方起訴後,台南地方法院依過失致人於死罪判刑10月,可上訴。
台南市東區成功大學旁8日發生76歲劉姓婦人駕車暴衝車禍,74歲死者陳姓老翁的胞妹獲報趕到後,指兄妹多年未見,感情並不親密,事情既然發生,「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其餘2名傷者則對車禍心有餘悸,還說「沒感覺汽車接近就被從後方撞上」。
「最美性學博士」許藍方今年4月自曝身體狀況不佳,她透露多年前診斷出腦中有顆動脈瘤,年初時發現有變大趨勢,隨即進醫院動手術,日前因身體元氣大傷突然在家暈倒。最近她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自己是沒聽進去醫生的建議,注意日常作息轉換姿勢沒多注意,才不慎暈倒受傷,她也自曝曾有癲癇症狀,「常常只要月經來的時候就會誘發癲癇」。
2024年2月,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一架航班在飛行途中曾經有約10分鐘處於無人駕駛狀態,原因是一名38歲的副駕駛在駕駛艙內獨自一人時突然失去意識,而機長當時正好在洗手間,而這起驚險的事件全貌近期才曝光。
一般人多認為癲癇是像電視演的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其實癲癇症狀多元,許多人發作可能只是瞬間發呆、語塞或肢體短暫麻痛、味覺異常等,容易被忽略,甚至誤判為情緒、心理等問題。根據統計,台灣約10至20萬民眾罹患癲癇,且任何年齡層皆可能發病,許多病人首次發作症狀不明顯,反而容易導致延誤治療。
1件不起眼的醫院病患死亡案,竟揭發出狠心枕邊人連續對女友及妻子下毒謀財害命!新北地檢署指揮刑事局偵破北市59歲張姓男子,涉嫌從2017年起連續下毒殺害前任女友及妻子,謀取錢財及200萬元保險金,現任妻子也險些慘遭毒手。張嫌雖矢口否認,新北地檢署仍於本月11日依殺人罪及殺人未遂罪起訴張男。
北市一名60歲張姓男子,涉嫌連續對前任女友及妻子下毒殺害,以謀取錢財及保險金,所幸檢方察覺有異指揮刑事局偵辦,才讓真相大白,新北地檢署日前已依殺人等罪嫌起訴張嫌。
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林姓圖書館女職員,2024年8月12日傍晚駕車返家時,疑因癲癇發作從校內一路高速狂飆,在校內衝撞多輛腳踏車及門口警衛室,最後衝出校門,在大學路撞上另輛黑色休旅車及3名機車騎士,造成1死4傷慘劇,檢方調查後認定案發時林女癲癇症發作,導致座車失控高速衝撞,依過失致死罪起訴,因林女在案發現場向員警自首,檢方請法官考量是否給予減刑。
桃園市龜山區亮羽洗衣廠長年來雇用身心障礙者作為員工,讓他們在成就感中「洗掉自卑、洗出自信」更得到新生,員工小宵(化名)因患有自閉症不得父親待見,長年被父親稱為「無路用的」,而他到亮羽工作習得一技之長,並積累豐厚積蓄,宵父因病失去工作時,還是他拿自己的積蓄為家中開彩券行給父母經營,在最危急時刻成為家中頂梁柱。
光田綜合醫院兒科副教授、兒童神經專科醫師江國樑,耗時多年,發明「AI GPT 癲癇專家智能診斷系統」,只要輸入癲癇症狀,AI即提供精準判斷,成為1部數位化癲癇知識百科,並檢出兒童罕見「頑固性局部情緒性及自律神經性相關癲癇發作」近期發表於《澳洲神經外科醫學會官方國際學術期刊》,提升診斷效率。
一名35歲女子為了減重,吃了號稱能瘦10公斤的藥物,才吃了1個禮拜,竟然出現腹瀉、嘔吐與全身抽搐症狀,被家人緊急送醫,醫師研判她所吃的減重藥裡,含有大量利尿劑和瀉藥,這些藥物會過度排泄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造成代謝性鹼中毒併發癲癇症狀,經治療半個多月後,女子才康復出院。
1名單親吳媽媽靠賣烤地瓜微薄收入撫養2名特殊兒童,其中次子在學校及家裡發生多次癲癇症狀,經兒科診所轉送板橋亞東醫院救治,因需額外自費檢查等負擔,生活陷困,案經中華單親家庭互助協會通報,新北市社會局媒合多個慈善團體一起捐贈善款共10萬元,以解燃眉之急。
癲癇症是一種腦神經元反覆自發性異常放電的疾病,盛行率約介於1000分之5~10,以台灣人口換算,粗估全台約有20至30萬名患者,其中7成可靠藥物控制,3成則屬於難治型癲癇。國內一名19歲男生,2歲就開始癲癇,曾最短30秒發作一次,即便吃了4~5種藥,3個月還是會發作十幾次,嚴重影響學業和生活,在三總神外團隊評估手術介入下,如今重獲新生。
時序入秋季,炎熱暑氣仍未退,花蓮1名39歲男子在豔陽下工作,突發癲癇症,到醫院時體溫已飆升超過攝氏40度,經搶救仍因多重器官衰竭離世。面對高溫的「秋老虎」,花蓮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迪13日說,此一時刻更容易熱感冒、中暑,提醒在外工作一定要補充水分,避免熱傷害意外。
時序入秋季,炎熱暑氣仍未退,近期,花蓮門諾醫院收治1名39歲男子,他在豔陽下工作突發癲癇症,到院時體溫已飆升超過40度,經搶救最終仍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離世。面對高溫的「秋老虎」,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迪說,此一時刻更容易熱感冒、中暑,提醒在外工作一定要補充水分,避免熱傷害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