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秋季,炎熱暑氣仍未退,近期,花蓮門諾醫院收治1名39歲男子,他在豔陽下工作突發癲癇症,到院時體溫已飆升超過40度,經搶救最終仍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離世。面對高溫的「秋老虎」,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迪說,此一時刻更容易熱感冒、中暑,提醒在外工作一定要補充水分,避免熱傷害意外。
雖然入了秋,但天氣還在慢慢演變,炎熱暑氣未退,8月下旬,花蓮39歲的男子在戶外烈日下長時間工作,因耐不住高溫,突然癲癇發作,被緊急送醫,患者到院體溫已飆升超過40度,情況十分危急,院方雖立即降溫處理,但心律不穩、生命徵象低展開急救,一度裝設葉克膜搶救生命,但患者因多重器官受損及腸胃道大量出血不治。
院方說,該名男子年紀輕,但因過度肥胖,屬於高危險群,他可能已患有或未發現的慢性疾病,也加重了在高溫下進行勞動時的健康風險。對於體重過重或平時缺乏運動的人來說,突然進行劇烈活動會增加熱中暑導致器官衰竭等風險。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迪今天表示,花蓮地區白天溫差大,尤其在烈日曝曬下,氣溫升高速度快,在戶外進行體力勞動,未即時補充水分,人體水分很容易快速流失,等到感覺不適時,往往已經接近危險邊緣。他呼籲從事戶外工作時務必定期補充水分,並保持警覺,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若出現不適應立刻休息,並且最好與人同行,以便在突發情況時及時求助。
楊凱迪也提醒,尤其身體狀況特殊或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險的族群,因為這些疾病會降低身體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也可能因代謝負擔較重,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同樣要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