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石刻的搜尋結果,共76筆
古代封建社會中,王公貴族的陵墓不僅象徵身份地位,也承載著後人緬懷先人的情感,「明祖陵」作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祖輩的墓地,建造歷時約30年,規模宏大、華麗非凡;每年清明,朱元璋都會親自前往祭祀,彰顯其在政治、宗教與象徵層面的重視。然而,陵墓選址低窪,屢遭洪水侵襲,最終在清朝康熙年間被洪澤湖吞沒,直到近300年後,由於一次特大乾旱,湖水退去,這座傳奇的「水下皇陵」才重見天日,引發考古界和旅遊界的震撼。
龍巖集團買受黃宗宏的陽明山豪宅後,因不滿內有240坪的黃成金墓園,和黃家展開訴訟戰,並於一審拿下勝利。黃家不服上訴,且黃宗宏於上訴期間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請將墓園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成功,而這也成了台灣高等法院將此案反轉的原因之一。台灣高等法院審理5年後,判決黃家勝訴,龍巖不服,提出再審仍遭駁回。然而今(2025)年8月27日,龍巖另對文化局提起行政訴訟的結果出爐,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黃成金墓園已不再是歷史建築。
台鳳集團前總裁黃宗宏因中興銀行超貸等案遭最高法院判刑8年6個月,2013年假釋出獄,但他也欠下巨債。2014年5月,黃宗宏位於陽明山建業路占地2953坪的豪宅遭法拍,被龍巖以4億5000萬的價格買下,而這片土地有將近240坪是黃宗宏父親、前省議員黃成金的墓地。2016年龍巖集團因想將墓地拆除,與黃家展開了長達了8年的訴訟戰,起初為龍巖集團勝利,黃家須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
大陸江蘇省徐州市傳出多座漢朝大墓遭盜竊,案件背後涉及多名考古專家,追繳文物約4000多件。讓人留意的是,嫌犯的背景不僅是大型文物藝術品鑑定公司的鑑定師,對古文物也多有研究,更頻繁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沒想到另一面卻是盜墓團夥中的首要人物,更不惜以炸藥炸毀破壞、拆卸,並盜走重要文物用以轉賣。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憑藉著對於旅遊產品的極致追求,以及榮獲16座國際金旅獎的策劃能力,加上服務線路從紐澳一路向外擴展到長程、郵輪等類別,都讓尊榮假期能見度大幅提升,更深獲消費市場與同業的高度信賴。
位在黃土高原東北部的大同市,古稱平城、雲中,以盛產煤炭聞名,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因為地處晉、冀、蒙三省交界,自古即為軍事戰略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加上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西京),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西元705年(神龍元年)11月26日病逝於上陽宮,享年82歲,按照遺言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並立下著名的「無字碑」。然而,乾陵的神秘不僅於此:朱雀門外排列的61尊石像,長期以來竟都缺少頭部。這些無頭石人為何斷頭、象徵何意,千百年來眾說紛紜,成為歷史學界和民間難以破解的謎團。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文物局消息,在青海省發現目前已知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大陸央視網11日報導,國際灌排委員會10日在吉隆坡正式公布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大陸申報的雲南元陽哈尼梯田、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門頭溝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等四處灌溉工程遺產,全部成功入選。
南京紫金山南麓靜臥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明孝陵,這座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皇陵,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成已逾600年。《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與歷代帝陵不同,它的神道蜿蜒曲折,長久以來引發無數疑問,近代考古研究揭示,其陵墓格局竟與北斗七星緊密相合,隱藏著一段耐人尋味的天象祕密。
盛夏的陽光灑落在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南麓,一座凝固千年的藝術寶庫靜靜矗立─雲岡石窟。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與世界文化遺產,它以宏偉佛像群與精美雕刻,向世人訴說北魏佛教藝術的鼎盛與榮光。
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27位師生在重慶遊學,前往大足石刻、金佛山這些世界遺產打卡,結果在三峽博物館被一個角落狠狠戳中:三尊銅像排排站,居然是李白、杜甫、劉禹錫三位「詩壇巨匠」。
大陸少林寺方丈近日因醜聞卸任,新任掌門確定由洛陽白馬寺住持釋印樂接任,為何少林新方丈會來自白馬寺?答案要從佛教扎根中土的源頭說起。《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佛寺,也是佛教傳入中原的起點;中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就在此譯出,奠定了佛教中國化的基礎。少林寺方丈出自白馬寺,不僅是一段人事安排,更是佛教最高等級寺院千年法脈延續的象徵。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率領「大九學堂」25位學生造訪中國大陸重慶,和當地大學生交流並參觀世界遺產,日前結束行程返台。同學們表示此行有著滿滿的感動和回憶,更驚嘆抵達重慶後的第一句歡迎詞竟是「來都來了」,讓人忍不住和時事聯想在一起。
近日,一塊出土於青海扎陵湖附近、刻有小篆文字的石碑引發大量關注。碑文內容記載,秦始皇在位第26年(公元前221年)曾命五位大夫率領方士西行崑崙山,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此發現被部分學者認為可能揭示了中國歷史上未曾記載的一段重大行動,但也引起不少學者反對,認為極有可能是偽造。
西安碑林博物館今年完成改擴建,展出文物從800餘件增加至2000餘件,包括首次亮相的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碑刻珍品。為推廣書法、介紹西安碑林碑刻典藏,「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為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
大陸央視12日報導,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北京時間7月11日晚上通過決議,將大陸申報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大陸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保持了世界前列的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