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碳中和的搜尋結果,共1,439筆
鋼市景氣最差時間已過,鋼市浮現穩中待升趨勢。第四季全球鋼鐵市場雖仍籠罩在低迷氣氛中,但分析指出,在庫存逐步去化、政策支撐浮現、綠能與基建需求預期升溫等因素帶動下,市場情緒出現些許改善。
據《澎湃新聞》報導,自2009年王石以中國企業家身份首次受邀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到去年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9屆會議,王石是歷年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高頻出現的中國企業家的名字之一,期間從未缺席。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召開前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表「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這份文件詳細闡述其達成「雙碳」目標的政策架構與具體行動,內容涵蓋能源轉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以及相關的支撐體系。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指出,大陸深入實施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台灣今年正式邁入排碳有價時代,在國家淨零路徑規劃中,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的議題受到矚目。獲得文化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支持,台灣首度以「里山倡議」為核心的紀錄節目「部落抓風味2-里山心旅程」近日正式開播。
國泰人壽長年致力落實永續行動,積極推動淨零轉型,31日宣布旗下「旅行平安保險」與「帳戶型醫療終身保險」兩項核心產品,通過國際新型碳中和管理國際標準ISO 14068-1審核,正式取得「產品碳中和」認證,成為全台首家達成此里程碑的保險公司;而這兩項核心產品貼近民眾「出遊安心」與「長期健康」兩大生活場景,若民眾投保這兩項產品,也能延伸附加價值,進一步落實永續思維。
台灣自行車產業歷經2023年全球庫存調整後,今年前三季出口呈現「兩好一壞」局面。據台灣自行車公會草本資料統計,傳統自行車出口量與出口值雙雙下滑,年減均逾二位數;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出口量僅小減3.3%,且單價年增逾5%,帶動出口值逆勢翻紅;自行車零件出口金額更年增逾1成、達11.18億美元,顯示產業基礎動能正逐步回溫。
新北市環保局今(3)日舉辦「低碳校園標章授證典禮」,由主任祕書許銘志親自頒發證書,表揚5所獲得認證的學校。值得一提,新北市所有市立學校也皆已通過低碳校園標章認證,展現新北市在推動低碳校園的決心與成果。
永捷(4714)、德淵(4720)擴大利基、綠色環保新單部署報喜。
彰化銀行董事長胡光華分析,永續成為企業經營關鍵字,因此彰銀也積極推動綠色永續轉型,主要透過科學減碳(Carbon)、責任投資(Capital)、盡職授信(Credit)及普惠金融(Customer)等「4C永續願景」展開具體行動,並與國家同步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目標。
中鋼(2002)周五攜手中國(金廣)冶工程學會舉辦「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技術研討會」,邀集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埃克森美孚、中油公司、東聯化學公司等國內外產、官、學、研領域專家,就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技術發展與產業實踐進行交流,中鋼也在研討會中分享降低煙氣捕碳能耗技術的研發成果,期許未來持續透過跨界合作的建立,為台灣產業轉型與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由好食好事加速器主辦的年度盛事「第八屆2025好食好事 Demo Day」30日在台北101獨一文創空間登場,匯聚來自台灣、日本、新加坡的14家食農新創,展現科技與創意如何勾勒食農產業的未來藍圖,開啟價值鏈新篇章。現場聚集超過300位投資人、企業決策者與產業夥伴,共同見證食農價值鏈的全新篇章。
聚恆(4582)今(30)日於台南市學甲地區舉行「孝智台南漁電共生開發案共同升壓站」動土典禮,此工程預計將於2027完工啟用。此專案是由聚恆科技將泰國商曼吒能源(BCPG Public Company Limited)投資興建,完工後將能有效承載周邊大型再生能源案場的電力,提供200MW的升壓併網容量。
MAZDA 於 2025 日本移動展「以駕馭的喜悅,驅動永續新紀元」為主軸,正式發表兩款象徵品牌未來藍圖的概念車—— MAZDA VISION X-COUPE 與 MAZDA VISION X-COMPACT,同時也以創新科技與人本思維並行的研發理念,展現 MAZDA 結合源自微藻類的碳中和燃料及行動碳捕捉自主科技的前瞻成果,詮釋品牌對未來移動的願景與環境永續的承諾。MAZDA 深信,透過「駕駛越多,地球越潔淨」的開創格局,結合令人愉悅的駕馭體驗,讓移動不僅止於行駛,更成為促進人、社會與地球共生共榮的力量。此外,MAZDA 亦宣布導入全新品牌標誌,承襲自 1997 年發表的經典識別,以展翼飛翔的「M」象徵持續進化的品牌精神,全新標誌以更流暢、自信的語彙,勾勒洗鍊而現代的視覺風格,彰顯 MAZDA 不斷追求突破的動能與持續開創未來的信念。
第一銀行長期深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與國內工業用紙龍頭正隆集團簽署「e起動起來ESG淨零優惠融資專案協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正隆集團供應鏈廠商低碳轉型,以具體行動發揮金融影響力,攜手國內企業邁向永續生態圈。
高雄市旗美屋污水處理廠經歷碳盤查、減碳工程與碳權抵換等,率先以PAS 2060自我宣告方式於今年6月底達成碳中和目標,成為全國第一座完成碳中和的污水處理廠,後續將安排於2026年規畫實施ISO 14068第三方獨立查證,確保碳盤查正確性。
第五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於昨(28日)落幕,禾亞數位科技(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憑藉具開創性的「永續虛擬資產金融平台」從中脫穎而出,由副總經理林逸騏代表領獎,一舉摘下創新金融獎,成為唯一獲獎的虛擬資產業者。
友達(2409)延續多年在能源領域的豐碩實績,此次由友達能源事業群號召,串聯集團關係企業星耀能源、子公司宇沛永續與21家合作夥伴,於本周登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25),展示「儲能先行、光儲並進」產品組合,以涵蓋工商與家戶的儲能解決方案,並整合電廠建置、再生能源投資及能源管理服務,全力儲備智慧能源生態圈,以緩解電費、提高能效、穩定供電,直取能源轉型、低碳淨零的智慧能源新局。
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APEC CEO Summit)28日正式登場,因AI教父黃仁勳演講受到關注,但攤開大咖講者人數分析,今年主角恐不是明面上的AI,近半數講者直指AI背後的關鍵推手能源,聚焦於LNG、核能。
全球矚目的中美元首「習川會」30日登場,韓媒東亞日報27日披露消息,考量後續APEC、維安等因素,雙方可能在釜山金海機場貴賓樓會談。在「習川會」登場前,中美財經高層在吉隆坡達成多項重要共識,勾勒貿易協議的輪廓,包括美國不再考慮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方則延後一年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另TikTok交易案也傳可望在習川會上做最後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