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移民歷史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在福建閩江上游,越過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水口水電站,一座依山傍水、因水而生的小鎮──雄江,正悄然展現新貌。來自台北的地方創生設計師曾樂福,帶領其團隊自2019年起深耕當地,六年來不僅記錄與傳承移民歷史,更藉由空間改造與社區營造,推動一場融合文化、產業與可持續理念的鄉村更新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準備推行一項新的旅行規定,可能要求計劃在美國停留超過30天的加拿大人向美國政府登記個人資訊並提交指紋資料,此舉可能會影響大量「雪鳥族」(Snowbirds)人士。
台灣囡仔羅芳芸遠赴歐洲投入舞蹈藝術,成立以跨文化、跨域創作與藝術交流為核心的聚合舞,成為國際知名舞蹈藝術團隊,11/9、10將在台南藝術節演出深獲國際好評的舞蹈影像劇場作品《我的名字,Kim》。
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今天會勘花蓮鄉鎮市各客庄據點,其中花蓮市主農公園及主農、主安里社區一帶舊稱有明庄,是花蓮市客家人居住密度最高的區域,公所正爭取補助打造客庄據點,重塑有明庄扛屋搬家歷史記憶,並作為親子老幼同樂的交流中心,客委會表示支持。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目前有22名外籍學童,來自12個國家,猶如小型地球村,校方呼應國際教育中程計畫,連續4年辦理國際聯合升旗典禮,不同國籍的學生今一同升起自己國家的國旗,包含中華民國等,13面國旗在空中飄揚畫面十分壯觀,盼藉此打造和諧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