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第二劑的搜尋結果,共56筆
金門醫院驚傳替嬰兒打錯疫苗事件,1歲嬰原訂施打流感疫苗,護理人員卻打成A肝疫苗,院方昨日表示已通報衛生局。疾管署今日指出,已要求醫院啟動院內調查、醫療疏失調查,預計醫院周二會提交檢討報告;並提醒醫護人員執行預防接種作業時,確實遵守「三讀五對」原則,嚴謹核對疫苗品項與接種對象,避免誤打情形發生。
衛福部金門醫院驚傳昨(7)日有嬰兒遭打錯疫苗!1對年輕夫妻帶著1歲又1個月大的寶寶前往接種流感疫苗,但醫護人員竟誤拿成A型肝炎疫苗施打,且院方直到晚間盤點藥劑時才發現異常,緊急致電通知家屬;對此,院方表示,將全面檢討疫苗施打流程並組織內部委員會調查失職人員,嚴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桃園補助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但上路快4個月僅135人施打,議員紛紛斥條件太嚴苛致執行率低落,民眾得自掏腰包1.1萬元先預立醫療決定書跟打完第一劑才能享有補助第二劑8500元,抱怨連連。衛生局長賈蔚強調是全台最寬鬆,開始行動就能拿補助,打疫苗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意願都上升,明年會續推。
今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原規畫9月25、26日於上海舉行,台北市上個月突然宣布論壇延期,外界除了關心何時舉辦,也擔心去年台北市立動物園與上海方簽訂MOU的「小貓熊交流」恐受影響。台北市立動物園長朱孝芬日前曾強調,「動物跟人是分開的」,不會因為延期而受影響,16日則承諾明年上半年會與上海方完成交換儀式。
有民眾帶著女兒到診所要打日本腦炎第二劑疫苗,未料診所卻告知資料登載已經在加拿大注射過,經打電話到衛生所詢問,卻得到「我們以為你在加拿大打過了」的回覆。高市衛生局回應,經查為衛生所預防注射承辦人於電話催注溝通時有所誤解,以致誤於系統內登載註記已接種,除致電案母表達關懷與歉意,也將針對承辦人作業疏失及內部管理失當,將依規定懲處。
台灣國中女生自2018年起全面公費接種HPV疫苗,苦等7年,國中男生終於也受惠!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宣布,9月起提供國中男生公費接種HPV疫苗,首批共11萬人受惠,有助於預防口咽癌、肛門癌、菜花等,台灣也成為東亞第一個提供男生完整接種兩劑HPV疫苗的國家。
國內新冠疫情,上周門急診就診2萬9007人次,較前一周4萬5378人次下降36.1%,已連續5周下降,雖然已脫離高原期,但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一周新冠併發重症新增114例、死亡新增32例,仍處相對高點,今年至今累計新冠併發重症1359例、死亡284例,預估要到八月才會脫離流行。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痛起來要人命,不分黨派議員都催生疫苗公費補助,桃園市長張善政宣布7月1日上路,市民年齡放寬到50歲以上,但還要符合2條件,除接種過流感跟新冠疫苗,還要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才能享有疫苗第2劑免費福利,希冀減少無謂醫療資源浪費。
新冠疫情過高峰仍持續流行!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仍高達6萬4176人次,新增新冠併發重症117例、死亡39例,死亡創下今年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最年輕個案為北部1歲女童,急診就醫出現哮吼,確診新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疫情仍在高原期,預期8月初才會脫離流行。
新冠疫情增幅趨緩,但50歲以上重症風險持續,專家建議將新冠高風險對象年齡下修至50歲,染疫可服用公費抗病毒藥物。疾管署今日(13)強調,50~64歲新冠重症個案,約9成有慢性病,適用公費抗病毒藥物,且接種疫苗對重症預防效果更高,防疫策略仍著重「提升疫苗接種率」,而非擴大用藥條件。
新冠肺炎快速收斂,上周單周就診人次突破7萬人,就是第七波疫情最高峰,不過重症一口氣新增166、死亡25例,均創今年單周新高,50~64歲及65歲以上新冠住院人數仍持續增加,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周新冠疫苗接種7.2萬人創今年新高,呼籲民眾踴躍接種、長者接種第二劑。
第七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疾管署預估直到八月初,兩個月內國內將累計171萬人確診,因應疫情升溫,疾管署今天公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免疫不全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新冠JN.1疫苗接種間隔,自原本6個月,縮短為2個月,也就是60天。
端午連假後,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天公布上周國內新冠門急診就診6萬2755人次,較前一周42142人次增加49%,上周新冠疫苗接種6.9萬人創今年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評估,疫情仍於6月底至7月初達高峰,單周估逾20萬人次就診,但仍須視端午連假後就診人次為後續疫情高低的關鍵。
國內新冠疫情再起,中華民國防疫協會理事長、感染科醫師王任賢認為,新冠死亡率並未增高,在經歷3年疫情後,大家應有足夠的免疫力,且疫苗永遠追不上病毒株,寄望疫苗絕對緩不濟急,「我們打過很多疫苗,夠了。」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直言,「這是很危險的呼籲」,並強烈建議民眾,若未曾接種本季最新的JN.1疫苗,應在此波疫情達到高峰前儘速接種。
新冠疫情連7周上升,本周新冠門急診就診上看6萬人次,端午連假到來,恐增加傳播感染風險。疾管署今日(30)提醒,新冠多為輕症,但仍可能發展為中重症,呼籲民眾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若出現8大重症警示症狀,務必立刻就醫。
新冠疫情急遽攀升,疾管署2天內上修確診規模。疾管署長莊人祥28日指出,根據推估從5月底至8月初,全台確診將逾170萬人次,疫情高峰預計落在6月底、7月初,單周確診人數將超過20萬人。賴清德總統28日呼籲民眾,國內疫苗、抗病毒藥物都足夠,防疫量能充裕,國人無須驚慌,但不可輕忽,若尚未接種疫苗,請趕緊去接種,確實做好防疫,可降低染疫風險。
新冠疫情急速升溫,門、急診就診人次已連續7周快速上升,外界擔憂會重演今年年初流感疫情造成的「急診壅塞」慘況,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今(28)日表示,衛福部已動員所有醫療體系做好準備,這次會把過去建立的分級、分流的防疫體系做好,請大家放心;至於民眾反映買不到快篩一事,邱泰源強調,已協調廠商增產,目前全家、萊爾富、康是美等都已經鋪貨。
新冠疫情已經連7周呈上升趨勢,隨著確診人數暴增,快篩試劑開始供不應求,民眾紛紛PO文表示跑了近10~20家藥局都撲空,食藥署雖澄清仍有5萬劑庫存,但仍緊急協調廠商補貨,醫師向CTWANT透露,按照過去流程習慣,預估1~2周後應該就不會再有缺貨狀況。另外,新冠疫苗打氣也創下新高紀錄,稍稍挽救了低迷的疫苗接種率,目前全國接種率為8.79%。
今年以來資金不再獨寵美國,轉向歐洲與新興市場等地區,歐股漲勢相對凌厲。法人表示,在美國貿易戰趨緩的背景下,有利於股市上漲,但歐美之間的談判可能較為艱難,甚至存在升級的風險,預期股市短期將進入整理階段,但中長期仍具成長潛力,且市場上調高歐股本益比預期,可逢低布局歐洲股市。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全國5月中旬較上旬就診人數激增46%。基隆市近期因為新冠就診的人數,增幅更高達96.94%,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盡快施打新冠疫苗提升社區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