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繁殖季的搜尋結果,共123筆
每年暑假是日月潭魚虎繁殖季,南投縣政府自2020年起實施電撈移除,曾連續3年破萬尾,結果今年至今不到900尾,狀況特殊。縣府分析,今年發現魚虎球似乎變聰明了,改躲在岸邊枯枝雜木下,漁筏難以靠近。還有一種可能,外來魚種強勢插旗,成為日月潭「新魚王」。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保育巡查員,日前行經瓦拉米步道大分吊橋遭虎頭蜂螫傷,所幸沒有劇烈過敏反應,經查虎頭蜂在吊橋下築了3顆蜂巢,先立告示牌提醒山友注意,並派員上山,穿著防護裝備、手持鐮刀等工具,順利將虎頭蜂窩全剷除,並提醒山友快步通過,以免遭餘蜂攻擊。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巡查員日前行經瓦拉米步道大分吊橋遭虎頭蜂螫傷,所幸沒有劇烈過敏反應,經查虎頭蜂在吊橋下築了3顆巢穴,先立告示牌提醒山友注意,4日工作人員穿著防護裝備,順利將橋下虎頭蜂窩全剷除,仍提醒山友行經快步通過,以免遭餘蜂攻擊。
屏東海生館近日傳來超萌喜訊,阿德利企鵝家族迎來新成員,一顆珍貴的蛋在飼育團隊悉心守護下成功孵化,未滿兩周的小企鵝狀態良好,如今正依偎在爸媽懷中。民眾想一睹極地寶寶的萌樣,現在到海生館世界水域館企鵝區,探頭往展示區後方看看,就有機會親眼看見牠毛茸茸可愛又療癒、探頭探腦討食的軟萌日常。
去年屏東福安宮出現全台首例外來種「家麻雀」群聚繁衍,縣府獲報後移除11個窩巢並捕捉17隻鳥,但疑有11隻鳥仍在逃。事隔1年多後,鳥友曾建偉在恆春機場周邊再度目擊2隻家麻雀,屏東縣野鳥學會呼籲相關單位持續追蹤、處理,避免自然生態遭破壞。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工作再傳佳績!去年小燕鷗繁殖成功率高達8成、巢數達791巢,創下近10年新高,因長期投入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也讓宜蘭從全台19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工作再傳佳績!今年小燕鷗繁殖成功率高達八成,巢數達791巢,創下近十年新高,因長期投入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的努力,也讓宜蘭從全台19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113年度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農曆閏6、7、8月的15至17日,在台26線墾丁香蕉灣至砂島段進行3次護蟹交管工作,今年第3波護蟹交管將在國曆10月6日至8日晚上進行,墾管處呼籲駕駛減速慢行,禮讓陸蟹先行,共同守護墾丁生態。
過去常見不少蜻蜓在水間草叢飛舞,但隨都市開發已漸漸消失蹤影,不過近年北市推動環境復育,蜻蜓又有了生機。北市公園處指出,想看鼓動透明翅膀的蜻蜓,可到台北四獸山腳的永春陂濕地公園,永春陂濕地公園是北市少數兼具休閒、生態、教育、滯洪防災及歷史價值等,多重功能的日常運動與休憩生活場域,園區豐富的生物資源,成為蜻蛉目昆蟲(蜻蜓與豆娘)活躍的棲息場所,也是自然觀察與環境教育的絕佳亮點。
昇恆昌免稅商店今年再度響應由國際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發起的「2025國際淨灘日」,呼應聯合國 SDGs第14項「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在全台舉辦4場淨灘與護蟹活動,除了昇恆昌同仁外,還邀請會員、親朋好友跟廠商合作夥伴們一起響應,號召超過800人次參與,總計清出1,119公斤的垃圾,還發現電路板、KTV會員卡、針頭等特殊海廢。
觀光署統計,屏東縣1到6月旅遊景點人數,小琉球達51萬6030人次,排名第5。大鵬灣風景區管理處今(3)日表示,對於小琉球日益增加的旅遊人潮,將強化守護生態,除了規畫封路護陸蟹,亦將復育螢火蟲生態,將美人洞規畫為「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讓生態旅遊永續。
高雄市援中港濕地是凶狠圓軸蟹棲地之一,每到夏季夜間,就會開始有成千上萬凶狠圓軸蟹媽媽傾巢而出,護送幼蟹前往大海,但因溼地有與道路相隔,容易遭車輾壓命喪輪下,溼地志工每到繁殖季節,就會到螃蟹媽媽遷徙沿線護送,讓生態循環能生生不息。
屏東海生館近日迎來生態喜訊,透明卵鞘中的沙勞越頭鯊幼鯊成功孵化。海生館表示,幼鯊目前在後場觀察復育細心呵護中,民眾仍可透過前場鯊魚特別展示缸中,看到沙勞越頭鯊的成魚,待鯊魚寶寶穩定成長後,便有機會在前場與民眾見面。
丹娜絲風災連生態都受影響,根據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農業部今統計,號稱「菱角鳥」的水雉,往年數量逐年增加,今年棲息數卻異常大降,較去年減少161隻,判斷是颱風重創台南市菱角田棲地導致。水雉在台南市主要棲地仍以官田區為大宗。
夏季是獨角仙繁殖季,苗栗銅鑼自行車道5.4公里處光蠟樹林吸引大量獨角仙棲息,成為賞蟲熱點。苗栗市公所2021年設立復育基地推動生態教育,近日接獲投訴有人頻繁抓蟲,公所呼籲民眾尊重自然、生態觀察不干擾。
台北市不少騎樓可見燕子築巢,夏季進入家燕繁殖季,排泄物增加造成環境髒亂。台北市議員張文潔表示,中央與野鳥學會合作推出糞便蒐集器,建議北市府一同合作。北市環保局回應,每年因燕子糞便接獲1999市民當家熱線的陳情案不多,接獲陳情後若為私有地會派員提醒清掃,公共區域則會派清潔人員清理。野鳥學會則指出,有提供民眾免費索取糞便蒐集器,未來會持續推廣。
夏候鳥玄燕鷗的繁殖季,到6月底至7月初已漸漸進入了尾聲。玄燕鷗棲息在澎湖棲息最大宗的貓嶼,已可見成群的玄燕鷗幼鳥,已開始進行飛翔及海上覓食活動。不過,幼鳥雖已能飛翔,但捕魚技能畢竟還嫌生嫩,有些還是要靠親鳥反芻餵食。
台南從2018年起實施流浪犬貓「零安樂死」政策,並以絕育回置(TNVR)代替撲殺,還規定需4個月齡才能執行。不料,近期卻有動保團體抓紮未斷奶的小貓後棄置,市議員吳禹寰23日痛批「變相撲殺」。市長黃偉哲不捨說,不該為搶結紮績效虐殺生命;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也強調,一旦發現違規抓紮將取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