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翡翠原水管的搜尋結果,共12筆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臺灣在水資源管理上面臨挑戰。2021年春雨創下中央氣象署有史以來雨量最少紀錄,苗栗、臺中及彰化北部等地區,在當年4月起實施「供五停二」限水措施。2015年蘇迪勒颱風帶來致災性強降雨,新店溪原水濁度飆高超過3.9萬度與連續12小時超過1.2萬度皆創下紀錄。2002年久旱不雨致大台北地區分區限水2個月。水環境旱澇不均,更加凸顯北水處在水資源有效管理與穩定供水的難題。
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強震愈來愈頻繁,為提供市民更好、更穩定的自來水系統,台北自來水事業處2023至2024年間,將翡翠原水管通水啟用、水管橋耐震韌性全面提升、健全管網與改善高地供水、型塑水園區四季主題活動等,同時獲得IWA國際水協會的最傑出氣候智慧型公用事業獎、美國環境系統研究公司全球GIS優秀專案特別成就獎,打造台北成為永續安全供水的城市。
2024台北上海城市論壇17日在台北晶華酒店登場,主論壇主題為「智慧治理,永續未來」,規劃「友善交通」、「河川治理」、「人文城市」3場分論壇,河川治理分論壇「2市的水利建設及汙水處理」,由北市工務局、環境保護局、自來水事業處,與上海市水務局進行交流,藉由演講及對談,分享雙方水利建設現況與發展經驗。
颱風康芮已解除颱風警報,台北市翡管局長林裕益指出,翡翠水庫於康芮颱風陸上警報前2天,即提前進行預防性調節放水,約6100萬噸,控留25%庫容,而此次康芮颱風降雨豐沛,翡翠水庫集水區在短時間內總降雨量達338毫米,水庫進流量大,截至今(11月1日)日下午3時,翡翠水庫水位回升至168公尺以上,已接近滿水位。
國發會26日公布今(113)年整體公共建設計畫截至8月底經費達成率近54%,為近17年同期次高,僅次於去年的55.8%;依往例年底大量結案款項支付後,9成5目標應可實現。
永續發展一大步,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今(16)日(多倫多時間15日晚間)於加拿大多倫多國際水協會世界大會(IWA),以「氣候調適」、「減緩排放」及「領導力」三大面向執行成果,榮獲「最傑出氣候智慧型公用事業獎」並獲頒「氣候智慧公用事業倡議認可計畫證書」。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8日舉行2024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以「極端氣候調適韌性供水」和「完善服務擴大高地供水」,榮獲銀級獎及銅級獎肯定。北水處表示,未來將持續落實環境保護、永續發展,並秉持服務型政府理念,供應優質量足的好水。
因應今年第3號颱風凱米(GAEMI)逐漸逼近,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今(23)日上午完成翡翠原水管取水系統切換準備工作,預計將於今日下午開始取用翡翠水庫原水,颱風期間將可有效確保自來水供水水質及水量穩定。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施政報告所提淨零轉型9000億元預算的質疑,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今日表示,政府所有預算皆會經立院審議,國發會等相關部會並從2022年開始即已提出規劃,預計將投入9千億預算來推動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除此之外,前瞻預算各項計畫執行至今,也都是以強化我國重要基礎建設、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為目標,對於部分立委至今仍對政府預算編列及審議程序產生誤解,政院感到十分遺憾。
台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7日前往翡翠水庫考察,同時關心「翡翠原水管工程」進度,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表示,斥資約25億元興建的翡翠原水管工程為原水備援設施,未來當颱風過境,在水源混濁時仍有乾淨的水可取用,攔河堰下游工程將在本周完工,預計6月啟用,未來可降低民眾及產業活動用水受影響,經濟效益60億元。
台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今(7)日前往翡翠水庫了解用水狀況,同時也視察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的「翡翠原水管工程」進度;北水處表示,翡翠原水管工程類似用水的備援設施,在水源混濁時仍有乾淨的水源取用,預算加上追加共計約25億元,其中攔河堰下游所有工程將在這周完工,預計今年6月將舉辦啟用儀式。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今年完成4座水管橋耐震補強工程,並貫通翡翠原水管隧道、改善高地供水、提高延管補助,強化大台北用水保障與供水韌性。此外,北水處今年也減少281萬噸漏水量,預計2025年把漏水率降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