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耳鼻喉的搜尋結果,共559筆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成為重要課題。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分享最新研究,飲食、運動有助於調控血糖,若長期執行,糖化血色素平均可下降1.8%,不過,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決心,如果一天藥量在2、3顆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理論上有可能透過嚴格飲食與運動,達到減藥或不需用藥的狀態。
秋冬交替時節為呼吸道疾病高發期,不少人感冒喉嚨痛時會自行服用抗生素「消炎」,卻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大陸浙江省寧波市36歲張先生(化名)因喉嚨痛擅自吃抗生素,結果病情惡化。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鄔忠偉檢查發現,他的咽喉後壁佈滿白色斑點,確診為真菌性咽喉炎,元兇是白色念珠菌。
高雄市本土登革熱疫情7日新增1例確診個案,患者為鳳山區39歲本國籍男性,11月3日出現發燒及肌肉痠痛症狀,當日至耳鼻喉科診所就醫,因症狀未緩解,6日改至另家診所求診,經抽血檢驗NS1快篩陽性、PCR檢驗結果陽性,為高雄市今年第14例本土確診個案。市府防疫團隊已針對個案居住地與周邊警戒範圍,啟動噴藥滅蚊等緊急防治工作。
高雄女中學霸馮琪淯(小馮),2018年以全校第一名考上台大醫學系,以其清新氣質與亮麗外表,成為不少鄉民心中的女神,時隔多年,她已從台大畢業,根據學長透露,在其他醫院進行PGY訓練(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的馮琪淯,已申請回台大醫院擔任耳鼻喉科住院醫師,但是否錄取,台大醫院尚未對外公布。
周五(7日)立冬,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提醒,立冬節氣到,正式進入冬天,黑暗即將降臨,眾多的秘密會被揭露、權力會被重整、不僅暗黑資訊會浮上檯面、情感問題也會遭到清算。邱彥龍強調,今年立冬是一個很強的轉化時刻,資訊極度爆炸、真假難辨,眾人會更渴望透明與信任,全球家庭議題、難民問題、情感安全、慈善及社會福利等議題也會成為焦點。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患者在周日及國定假日就醫。昨天(2)首日上路,全台13家據點僅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導,但也需要地方衛生局、醫事團體、各醫院共同推廣。
為解決急診室壅塞,衛福部選定六都,共13家據點,今起(2日)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提供「很急,但不重」的疾病病患,可在週日、國定假日時就醫,盼透過分流,舒緩醫院急診室壓力。今天上路第一天上午,台北市聯合醫院信義門診部,單一院區收治2名患者。
一名40歲男性上班族,身高約170公分、體重卻超過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則為41.3,因夜裡頻繁打呼,聲音大到曾嚇醒自己,且有時會出現近乎窒息的感覺,被診斷為極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徐欣健表示,這類睡眠障礙的患者,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是健康者的6至23倍,嚴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Skyline 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將於 10月31日數位上線第五張錄音室專輯《城市之聲 City Voices》,CD與黑膠預計於 12月中問世。時隔4年的最新力作,結合一線創作者,包括艾怡良、Matzka、PiA 吳蓓雅等人,以完整的「樂團 × 歌手」共同創作,打開華語市場少見的流行爵士聽覺版圖。
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1位40多歲的女性左側臉頰與下唇出現麻木,伴隨牙齦刺痛感,持續了3個多月,期間先後至牙科檢查,未發現任何問題,後來又到神經內科就診,排除三叉神經痛,甚至做了腦部核磁共振,結果也一切正常,不料最後竟是乳癌轉移至下頷骨導致。
新竹1名大學女畢業生,疑因找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期熬夜看手機,某天早上突然單側耳朵聽不到、耳鳴、耳悶伴隨暈眩,就診後發現是「耳中風」。在做了耳內注射類固醇及口服類固醇治療後,轉介到胸腔暨重症科,安排高壓氧治療,經8次治療,目前狀況改善且重拾聽力。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26日公布新增1例登革熱境外確診個案,患者為69歲本國籍男性,10月9日至泰國探親,20日返國後於23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背痛、骨頭痛、後眼窩痛等症狀。
不少人進行性行為時,沒有做好防範,導致染上性病尖銳濕疣,也就是大眾俗稱的「菜花」,然而有一名60歲的老闆娘,明明已經好幾十年沒接客,卻在近日得了菜花,醫師詢問老闆娘日常,這才得知竟是「1習慣」害她染上。
新北市三重區近期迎來重大都市計畫利多!「銀新未來城」計畫於2025年6月獲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未來將強化區域醫療與長照資源,打造高齡友善社區。消息發布後,帶動房市詢問熱度上升,成為退休族與子女為長輩置產時的新興熱點。信義房屋三重自強店專員陳品彤指出,近期已有不少北市買方將三重視為替代選項,交通便利加上醫療利多,吸引力大增,她也分析了近期最受高齡買方青睞的產品條件。
28歲「阿信」每天都準時到圖書館拚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情緒,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如果持續未節制,恐怕會造成聽力退化。
一名60歲男子近半年前發現左眼瞼下垂,眼睛睜不開、眼睛外凸,轉不動眼球,另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鼻塞後有雙眼複視,當眼球轉向外側時更明顯,一個東西看成兩個,家人也感覺他的眼睛越來越凸出,二人經檢查都是眼窩惡性腫瘤,醫師提醒民眾切莫輕忽單眼睜不開、眼凸、眼紅、眼球轉不動等警訊,及早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
大陸有男子因家中聚會吃鯽魚時,遭到一根1.5公分魚刺卡喉嚨,當時男子便趕緊猛灌醋,並吞了兩口飯,想要將魚刺軟化並吞下肚子裡,當時男子做完後也感覺症狀減輕不少,但沒想到一個月後,男子疼痛難受,被醫生告知要開下巴手術。
有名男網友近日發文表示,年近30才知道耳鼻喉科可以掏耳朵,並詢問其他人清理完的感受。對此,有過來人曝光整個醫療過程,並稱「上次去被吸耳屎,好爽」、「耳鼻喉科吸完耳屎有重生的感覺」。
安克(4188)公司旗下免過夜、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安克呼止偵」和土耳其代理商簽下獨家合約,並己在2025(今)年10月接獲首批訂單。安克生醫李伊俐總經理表示,對方預計將該項醫材應用於旗下診所的普篩服務,進一步替病人提供客製化治療;這也是「安克呼止偵」在OSA快速檢測、牙科和耳鼻喉科的應用之外,首次拓展至心臟科領域,進一步提升產品價值。
30多歲林姓男子飽受鼻塞困擾,開會時難以專注,甚至因呼吸不順影響睡眠品質,今年初決定安排傳統下鼻甲切除手術,結果術後鼻腔打通,雖然變得較通暢,卻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有快窒息感覺,求醫後發現原來是「鼻腔空蕩蕩」,導致空鼻症的症狀,經重新以異體骨植入重建後,總算讓他找回呼吸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