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聊齋誌異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每年五月,我們都為「凡有華人處,皆有小鄧歌聲」的鄧麗君招魂,今年倏忽是她猝逝的第三十年,鬼使神差地巧合,郝譽翔將其近二十年前舊作改寫為《七星物語》出版,似乎一起為殘酷時間大神下了註腳。
今年是《俠女》在坎城獲得技術大獎(Grand Prix Technique,過去也常譯為高等技術獎)的50周年。
大陸知名作家閻連科近日受邀來台,在清華大學開講,近年他研究《聊齋誌異》並推出《聊齋本紀》與《聊齋的惟幔》,他由其中除了看到400年前的蒲松齡反而為當代文學創作開創了新的路徑,也以拉美作家胡安.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與《聊齋》相較東、西方對人鬼之間的不同解讀,看見對人與非人的不同世界觀。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被台媒封為「AI教父」,來台持續掀起熱潮,尤其演講台上排排站的機器人向大家招手,彷彿正在向台灣的未來招手!同樣身為科技人,現任數發部政務次長的林宜敬,反而以最傳統的書寫、出版,記憶家族史與自己的時代。
護國神山台積電可能是許多科技業人士求職時的第一志願,不過也有不少台積電員工因為各種因素選擇「下山」。一位前台積電員工近日大讚外商福利好、很自由,「吃不完的零食泡麵、喝不完的咖啡牛奶,上下班不用打卡,同事超好相處沒有心理變態,真的是感恩的心」,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當經濟人碰上藝術,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創作?土地銀行邀請藝術家莊文章參展,於4月10日起假總行館前藝文走廊舉行「後現代寥哉-以若書法水墨創作展」每周一至周五9~17時(全程免費參觀,例假日不開放),並於4月30日12時卸展,邀請民眾蒞臨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