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股利收入的搜尋結果,共268筆
繼周一大漲3%、創下7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後,周二南韓KOSPI指數盤中暫漲1.25%,報4124.35點,盤初一度漲超過2%。由輝達漲5.8%、大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飆升8.8%等AI概念股領軍,隔夜美股大漲,激勵南韓晶片股走強。
AI熱回溫帶動晶片股走高,以及減稅預期帶動金融股上漲,周一南韓股市氣勢如虹,KOSPI指數目前飆漲超過3%,報4073.69點。
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且9月新台幣對美元小幅升值0.45%。根據金管會數據,9月銀行業賣債175億元、保險業買債1,695億元、證券業買債196.81億元,金融三業合計買債1,716.81億元,前九個月銀行業賣債159億元、保險業買債6,952億元、證券業買債447.81億元,整體買債7,240.81億元。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政府、執政黨民主黨以及總統府辦公室9日召開高級黨政會議,會議期間提及是否要將股息收入最高稅率擬從35%降至25%,以鼓勵韓國企業積極派息,帶動股市暢旺。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獲利概況,2025年9月稅前淨利506億元,月減17.7億元或3.4%、年增73.2億元或16.9%。合計前三季稅前淨利4561.6億元、年增354.7億元或8.4%,續創同期新高,其中以國際金融分行(OBU)獲利躍增達58.4%動能最強。
國銀今年前九月獲利強強滾,再創史上同期新高。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6日公布,國銀前九月稅前盈餘達4,561.6億元、年增率8.4%,國內分行仍是獲利主心骨、前九月海賺3,335.6億元,貢獻七成三獲利,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賺687.3億元,居年增率最高、達58.4%。
為擴大健保財源,衛福部擬將原本按次徵收的補充保費項目,比如股利、利息與租金等收入,改為年度統一結算,引發廣大股民抗議。原本按次結算的收入門檻為2萬元,「小資族」只要將全年股利拆成數筆,每筆低於此數目,就不用繳交相關補充保費,但若改成年度結算,且門檻仍維持2萬元,每年將須多繳數千元以上的補充保費。此項調整,預估每年增加100至200億健保收入。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表示,將針對健保進行修法,補充保費部分將改為利息、股利、租金等,只要全年超過2萬元就須繳交,雖然醫界認為改革方向合理,但卻讓網友炸鍋,質疑股利收入不過2萬元,怎麼會變成有錢人,被政府層層剝皮。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箭在弦上,預計最快116年上路。未來有「利息、股利、租金、高額獎金」等非薪資收入的民眾都將受到影響。不敗教主陳重銘直言,台灣股市每年發放現金股利超過2兆元,若新制實施,等於把投資人當肥羊宰,他同時也傳授三招節省補充保費的方法。
針對健保補充保費包括股利、租金及利息等,衛福部將修健保法採年度結算,綠委林月琴說,肯定補充保費「結算制」與獎金門檻連結基本工資方向,可有效防堵拆單、提升量能負擔與制度公平;同時也會請部會提出影響評估與試算,並控管行政成本,同時注意政策連動的檢視,例如租屋補貼等是否受影響,需事先規畫緩衝與弱勢保護。
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1日正式就職,國民黨於成功高中體育館舉辦全代會。鄭麗文上任後就將面臨財務問題,根據國民黨113年度決算書,國民黨負債總額21億2016萬,短期借款3千萬;基金淨值總額雖為234億,但是黨營事業基金220億與黨產會官司三審敗訴,確定移轉將使國民黨遭受重大損失。
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今1日將正式就職,國民黨今於成功高中體育館舉辦全代會。根據國民黨113年度決算書,國民黨負債總額21億2016萬,短期借款3千萬;基金淨值總額雖為234億,但是黨營事業基金220億與黨產會官司三審敗訴,確定移轉將使國民黨遭受重大損失。
月薪3~4萬存股族,因為本金小又愛領息,瘋買20幾元的高股息ETF,如00878、00919、00918等,年配息8~11%很好花,但存股30年、養出上億資產的不敗教主陳重銘語重心長指出,存股追求高股利,不如追求本金成長,股息花完就沒了,選擇總報酬年賺10%的ETF或個股,才能讓本金快速長大,股利再投入就是讓錢幫你工作,加上定期定額等3招,存股會開始有感,不再氣餒。
台塑四寶第三季成績單出爐!單季合計賺130.31億元,南亞、台化、台塑化齊步轉虧為盈,唯台塑仍小虧,每股稅後虧損0.09元。
不畏川普關稅戰,國銀今年前八月獲利強強滾。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9日公布國銀前八月稅前盈餘達4,055.6億元、年增率7.5%,國內分行仍是獲利主心骨、前八月海賺2,969.3億元,貢獻七成三獲利,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賺607.4億元,居年增率最高、達62.2%。
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全球股市進入資金行情,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認為,受惠降息預期提升,加權指數再創下新高,預期台股短期將呈現高檔震盪格局,長期走勢則緩步墊高。本周選入保瑞(6472)、永豐金(2890),再選入中信金(2891)、台產(2832)、台積電(2330)。
市場風險情緒再度好轉,且7月新台幣稍微回穩,對美元僅小幅貶值0.05%,金融三業全部加碼債券。根據金管會數據,7月銀行業買債884億元,保險業買債978億元、證券業買債193.93億元,合計買債2,055.93億元,累計前七個月來看,銀行業賣超1,726億元、保險業買債4,405億元、證券業買債234億元,合計買債2,913億元。法人分析,金融三業7月大舉買債,主要看好美國降息重啟,先行進場卡位。
權王台積電(2330)上周創新高,提高投組績效,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指出,下半年美國可能降息3碼,股市持續增溫,台股乖離率過大,可能拉回整理後再次上攻,本周選入永豐金(2890)、台產(2832),再選入全坤建(2509)、保瑞(6472)與台積電(2330)。
台新新光金(2887)8月自結稅後淨利新台幣47億元,累計前8月稅後賺185.4億元,年增近21%,EPS為1.13元。股價今(11)日持平表現,不過,外資已連3日加碼,且10日大買逾2萬張,頗有押寶營收發布的味道。
一度飽受新台幣升值震撼教育的壽險業,透過波段操作與實現部分資本利得等方式,8月獲利出現回穩跡象。六大壽險合計賺進167.3億元,累計前八月獲利為711.2億元、惟年減幅仍高達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