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股東回報的搜尋結果,共128筆
受到政府提議的股利稅改革方案,以及美國史上最長政府停擺即將結束的跡象,投資人信心獲得提振,推動首爾股市周一收盤上漲超過3%。
歐洲投資進入轉折期,法人對後市看法出現分歧,部分機構認為,政策轉向、資金回流與綠色轉型正推動歐洲重拾吸引力,長線投資報酬可期,但歐元升值與企業獲利預期下修,恐使短線表現受壓,建議維持中性配置、聚焦內需與中小型企業。
日本市場2025年歷經動盪開局,但企業基本面展現韌性,逐步抵銷外部風險,推動日經平均指數創新高。儘管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風險仍存,日本股市在溫和通膨、薪資成長與企業治理改善等利多支持,表現可望延續,東京證券交易所推動企業改革與解除交叉持股,有助提升資本效率與股東回報。
面對AI浪潮與供應鏈重塑,全球科技投資版圖正迎來結構性轉折。富達全球科技基金經理宋恆浩(Hyun Ho Sohn)指出,美國科技巨頭雖持續領航,但資金過度集中與評價偏高,使歐洲與亞洲科技股的投資價值重新受到關注。
在政策力挺AI與產業升級、南向資金與IPO熱潮湧入,以及科技龍頭財報優異等利多支撐下,即使法人一致看好陸港股中長期投資價值,但仍建議投資人仍應採取定期定額或逢低布局策略,參與大陸股市市場復甦契機。
在川普新政引發的不確定性下,全球資金積極尋找美股以外的投資標的,日本股市因評價便宜、內需增長及企業治理改革成效,成為資金追捧焦點。路博邁表示,內外資齊進場、NISA改革加溫,這兩股力量形成國際與本地投資者「雙引擎」,共同推升日股行情。
在政策全面力挺AI、南向資金與IPO熱潮湧入,以及科技龍頭財報優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9月22日A股主要指數齊步收紅,市場氛圍回暖。法人指出,陸港股中長期投資價值仍具吸引力,看好AI、內需及高股息等題材,但建議投資人採定期定額或逢低布局,以因應短線震盪風險。
年初至今,中國離岸與在岸股票市場的市值已累計增加了3兆美元,滬深300指數與恒生指數已累計分別上漲14.7%和32.5%。中國股票市場的漲勢還會持續多久,成爲眾多投資機構關注的話題。對此高盛認為,中國股票市場或迎「流動性盛宴」,A股「慢牛」格局愈發穩固。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及團隊18日發表最新觀點,維持對A股和H股的超配評級,預測未來12個月兩個市場的潛在上行空間分別為8%和3%,除建議投資者逢低吸納,具體也看好「中國民營企業十傑」、AI、反內捲及股東回報等主題。
美系外資在最新出具的報告中指出,台灣航空公司今年已充分反映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看好未來9-12個月將有營收穩定成長與毛利率改善,股價帶來上漲空間,給予長榮航(2618)「加碼」評等,目標價46.5元;華航(2610)「中立」評等,目標價22元。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漲勢凌厲,被外媒形容為「忍者式隱形上漲」,帶動日股ETF同步走揚。規模最大的復華日本龍頭(00949)繼8月25日創下掛牌以來新高17.42元後,短短兩週左右,9月9日再度刷新紀錄、攀上17.62元,顯示投資人對日本龍頭企業的信心持續升溫。
於美國上市的大陸連鎖酒店品牌亞朵傳出正考慮在香港第二上市,也是最新傳出因擔心美國退市風險而考慮此舉的中概股。報導指,亞朵正與顧問合作,計畫上市集資數億美元。
美對等關稅牽動全球市場,日股因稅率下降利多帶動,上演走揚表現,而隨著國際市場高檔震盪,觀察已有部分資金轉進具低基期優勢的陸港股市,推升指數反彈,包括復華日本龍頭(00949)、中信中國50(00752)等,皆入列近一周海外原型ETF漲幅前段班。
日經225指數23日大漲3.5%,收復41,000點,受惠美日關稅協議與政局穩定利多,汽車股領漲,資金回流可望延續。法人指出,日股評價低、公司治理改革與經濟正常化三大優勢正吸引資金回流,後市可持續關注企業基本面與貨幣政策變化。
隨外資持續加碼與企業改革進展,日本股市短線雖震盪,今年以來日經225指數僅維持平盤,法人強調,持續看好日股中長期動能,雖然近期漲勢明顯降溫,日圓持續走弱創低,市場信心轉趨謹慎,但根據最新基金績效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多數日股基金仍維持正報酬。
今年以來截至5月底,MSCI中國指數表現為14.3%,遠優於SP 500指數的1.06%與MSCI世界指數的5.18%,顯示即使中美貿易關係日益緊張,資本市場信心依舊穩健。
台塑化(6505)今(26)日隨台股走揚,股價開高走高,盤中漲幅逾3%,成功完成填息,為除息後第二個交易日完成填息。台塑化今年配發現金股利每股0.8元,殖利率約2.2%,預計於7月25日發放。台塑化雖然2024年獲利衰退,但公司仍採取超額配息策略,以穩定股東回報。
儘管面臨地緣政治與經濟疑慮,中國股市在5月出現反彈。產業面來看,醫療保健與金融類股上漲,主要為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投資人轉向防禦性股票所致;房地產與資訊科技則表現落後,境內交易的股票與當月的境外市場表現大致一致。
日本積極推動股市改革,積極的企業治理與股東回報,吸引海內外投資者,尤其在2023年推行的PBR(股價淨值比)改革後,大量海外資金推動日本東證指數分別在2023、2024年創出25.1%、17.7%的佳績,且商社更是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資重心,曾公開強調未來50年都不會賣出這些股票,日股利多不斷,顯見日股長期投資的魅力。
韓國新總統李在明上任後,承諾推動公司治理與股東權益改革,引發投資人對韓股的高度期待,短短3日內漲幅多達4%。外資看好其結構性改革可望終結「韓國折價」長期困境,推升市場信心。韓綜指數迅速進入多頭行情,國際資產管理機構也紛紛調高對韓股評等,展現資本市場對新政府改革力道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