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能源安全的搜尋結果,共633筆
一年一度的全球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1月10日在巴西開幕,未來兩週全球都將聚焦於氣候變遷議題。回顧10年前COP20通過了巴黎協議,希望在本世紀末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最好以1.5度為目標。如果以後者為目標,則全球必須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石油表示,大陸最大頁岩油生產基地——長慶油田頁岩油累計產量突破2000萬噸,標誌著大陸的陸相頁岩油開發邁入規模化、效益化新階段。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即將舉行,主席國巴西7日提出《全球永續燃料宣言》,期盼推動在2035年前將永續燃料使用規模提升至少4倍;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反對氣候變遷政策,不只今年不會派高階官員出席COP30,其能源部長萊特更嗆COP30完全就是騙局,搞錯領導人聚會的方向,但或許他明年會出席「宣傳一些常識」。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指出,大陸深入實施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工研院攜手傳恆綠能科技與聯昌電子發表「廣域高效電子換向(EC)風扇」新品。技術採用工研院自研的「零稀土IE5永磁馬達」與「高效率無電解電容驅控平台」,打破稀土磁材進口依賴、實現臺灣關鍵零組件自主製造,可讓空調、資料中心及半導體廠之氣流循環設備的能源效率提升逾6成,每年節電超過1.5億度,相當於少蓋一座電廠。
據消息人士透露,波蘭正在努力實現一項協議,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以供應烏克蘭和斯洛伐克。該協議將進一步加強歐盟與美國能源的關係。
大陸央視財經4日報導,大陸近日能源建設捷報頻傳。大陸最大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正式投運,西部地區裝機最大的抽蓄電站開工,三峽青海海西州50萬瓩風電並網,為大陸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川習會」是否有助化解美陸對抗僵局?國安局報告指出,美陸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台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認為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國安局書面報告指出,美中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下月10日在巴西登場,我國訂定的國家自定貢獻(NDC3.0)2035 年減碳目標,將較2005 年基準年減少 38% ± 2%,在會議之前,會對國際社會大眾公布台灣減碳數字。除此,環境部長彭啟明昨晚(30)日在總統府記者會透露,中央將訂定指引,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減碳額度,並定期公布,且以中央對地方補助款作為要求的行政手段。
印度最大煉油商「印度石油公司」(IOC)據報已經購買5批將於12月抵達的俄羅斯原油,交易對象皆為未受制裁的公司,這代表印度在美方施壓停止進口俄油的情況下,仍選擇恢復購買,突顯出上週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制裁失效。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台灣問題,不過,習近平在會晤時「中美掌舵人」一席話,引出一個重要前提是,美方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台灣問題。兩利還是兩害,關鍵在於美方是否清醒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賴清德總統今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裁示,「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他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全國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在2028年底前完成所轄建築的能效盤點及改善規畫;並請內政部研議制訂2030年、2035年階段性目標與強制性標準規範,引導業者共同升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川習會前台灣擔憂美國的支持動搖為題,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會前拒絕排除美國在台灣問題的立場,可能被捲入美中貿易談判的可能性,讓台灣感到憂心。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29日開幕,沃旭能源首日舉辦「離岸風電向前行」論壇,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表示,沃旭針對3-3期選商規劃有布局規劃場址,但政策啟動,才是風電穩健向前行的重要市場訊號,台灣是亞太地區領頭羊,日韓都爭相來台學習,儘管有逆風因素,但台灣離岸風電布局攸關能源轉型2.0成敗,腳步不能停。
友達(2409)延續多年在能源領域的豐碩實績,此次由友達能源事業群號召,串聯集團關係企業星耀能源、子公司宇沛永續與21家合作夥伴,於本周登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25),展示「儲能先行、光儲並進」產品組合,以涵蓋工商與家戶的儲能解決方案,並整合電廠建置、再生能源投資及能源管理服務,全力儲備智慧能源生態圈,以緩解電費、提高能效、穩定供電,直取能源轉型、低碳淨零的智慧能源新局。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提升能源安全性及擺脫對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能源轉型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重中之重,而能源系統的智慧化與高效化已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丹佛斯傳動事業部亮相「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以「驅動永續能源未來」為主題,展示最新的電力轉換與智慧儲能方案。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南港展覽館1館4樓(攤位號: M0435),與丹佛斯的技術專家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如何透過創新技術推動能源系統升級與產業低碳轉型。
面對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貿易戰連翻襲來,能源安全已成為台灣不容忽視的國家級戰略。在多颱侵襲、地震頻仍的地理背景下,大規模停電的威脅始終存在;然而,隨著PCS(儲能系統變流器)的問世,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與企業永續發展之路,也正迎來一場能源自保的革命。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10月29日至3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全球目光聚焦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今年,太平洋電線電纜(簡稱太電)以全新品牌形象重磅登場,更從傳統電纜龍頭,蛻變為橫跨「能源、動力、數據」三大領域的整合解決方案提供者,展現其在綠色供應鏈中的領軍地位,擘劃更具韌性的未來能源版圖。
歐美當年因核安問題淘汰大批核電廠,後來用電需求暴增又不得不重新接納核電。如今隨著科技業不斷擴充AI基礎建設,各地電網供不應求讓業者更加依靠核電,例如谷歌(Google)就打算重啟美國核電廠為資料中心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