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北市政府工務局的搜尋結果,共28筆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大會執行長陳振茂指出國家建築金質獎「規劃設計類」、「施工品質類」、「公共工程類」、「建材設備技術工法類」及「國家優良建商營造商認證標章」,本次甄選共計84件得獎作品,獲獎如德運建設、全球人壽保險、洋基工程、亞昕國際開發、三井工程、榮工工程、皇昌營造、宏昇營造…等信譽良好的企業,公部門包含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新竹市政府、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雲林縣交通工務局、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等多件公共建築作品參與角逐,精彩作品符合人性化考量與創新設計,巧妙結合周遭環境優勢,成為市民活動休憩的場域,透過金質獎嚴謹、公正、公開的甄選肯定,影響台灣建築文化、提昇居住品質,受到各界高度肯定,未來將持續落實「生命建築.希望台灣」的願景,迎向永續發展新視野。
曾因違章建築林立失去自然風貌的臺北市圓山風景區,近年在市府跨局處努力下,完成了一場城市綠地的蛻變。今年以「還山於林、全民共享」為願景,展現兼具生態教育、休閒遊憩與環境復育的成果,榮獲「2025第五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SDG11銀獎肯定,成為臺北市永續治理的重要里程碑。
4月螢火蟲季進入尾聲,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暨公燈處、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與億光文化基金會,於4月27日攜手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我是一片雲」親子音樂會,為這一季活動畫下最燦爛的句點。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水利署、園管局26日各自舉行首長交接儀式或宣誓典禮,包括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陞任產業發展署署長一職、經濟部水利署新任署長林元鵬真除,及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新任局長楊志清接任。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污水下水道俗稱城市靜脈,是城市重要的基礎建設,也是象徵城市競爭力關鍵指標。臺北市污水下水道建設超過50年,北市工務局衛工處用心推動看不見的良心工程,持續推動污水接管及管渠檢視,113年共完成超過1萬5,000戶污水接管及100公里管渠檢視,讓臺北市更宜居。
水之於人類及地球都是最重要的物資,面對氣候變遷旱澇加劇的極端環境,下一場大旱會在何時?有無解方防患未然?北市衛工處體認水資源永續為氣候變遷重要課題,污水下水道收集污水妥善處理後,進而回收再利用是國際趨勢。衛工處利用部分放流水產製為再利用水資源,以「由內而外」、「先公後私」的推廣策略,112年回收水取用量428萬噸,省下相當1,715座奧運游泳池的自來水。
大會執行長陳振茂指出,國家建築金質獎「規劃設計類」、「施工品質類」、「公共工程類」、「建材設備技術工法類」及「優良建商營造商認證標章」,本次甄選共計78件得獎作品,獲獎如大同資產開發、台灣肥料、亞昕國際開發、盛德建設、御上建設、皇昌營造、宏昇營造、大將作營造…等信譽良好企業,公部門包含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臺中市政府建設局、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等多件公共建築作品參與角逐,精采作品符合人性化考量與創新設計,巧妙結合周遭環境優勢,成為市民活動休憩的場域,透過金質獎嚴謹、公正、公開的甄選肯定,影響台灣建築文化、提升居住品質,受到各界高度肯定,未來將持續落實「生命建築、希望台灣」的願景,迎向永續發展新視野。
臺北市中正區常德街歷經2年施工於113年度展現計畫成果,現在搭乘捷運從台大醫院站出來後要到台大醫院東址及外交部等中央行政大樓的民眾,可以不用再從地下層上到地面等紅綠燈穿越中山南路,或是又再下樓梯才能經由中山常德地下道通往,全程均可行走在地下通道,提供行人更順暢更舒適的通行環境,工務局新工處順利完成新設捷運連通道、延伸服務範圍至中山南路東側,達成分散地面層人流量、提升既有中山常德地下道使用率目標。
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暴雨成為新常態,並已在世界各地普遍發生,以今年為例,6月印度德里洪災,記錄到228mm/日的豪大雨,是當地88年以來的單日最高雨量。台灣亦然,今年7月10日一場午後雷陣雨,北市多處時雨量就飆破100毫米,10分鐘雨量達34毫米,造成市區多處積水。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已經迫在眉睫,北市工務局水利處透過軟硬兼施和公私協力的方式,多管齊下提升整個城市的降雨容受力,來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