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苗栗造橋的搜尋結果,共32筆
從校園步道到社區景觀,造橋鄉建設逐步展現新風貌。造橋國小與造橋國中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獲國土管理署補助2,200萬元,改善學童上下學動線;另由客委會補助400萬元推動豐湖國小校舍活化工程,強化校舍耐震並美化環境。鄉長徐連斌表示,將串聯教育與觀光資源,營造幸福宜居的造橋。
啟用超過30年的苗栗縣造橋鄉衛生所,因空間使用規畫凌亂,不敷使用,為了能更有效規畫空間使用,苗栗縣政府爭取中央衛福部補助,加上自籌款項,將在造橋鄉衛生所原址拆除重建新的綜合大樓,除了原有衛生所、C級日照中心以外,縣府規畫將利用新建大樓設置造橋鄉首個公立托嬰中心,共同照護老幼需求。
苗栗縣造橋鄉近期出現一片金黃向日葵花海,搭配歐式建築與鐵道景觀,吸引遊客拍照打卡。造橋鄉長徐連斌表示,花田約有7甲,靠近鐵道的花田已完全盛開,賞花道路由地主捐地改建而成,命名為「談文學讓稻路」,象徵文化與農業共存,也成為地方新亮點。
為展現114年度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成果,苗栗縣文化觀光局27日起一連2天在中正堂舉辦114年度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成果匯演,共計32隊縣內社區團隊與桃竹竹跨縣市團體交流獻藝。
在企業擴張與後疫情時代生活型態轉變下,北市精華商辦與具備休閒開發潛力的中部土地,成為市場兩大熱門標的。
苗栗造橋鄉苗12線復興橋至苗15線路口過去僅單線雙向通行,交通壅塞且危險。造橋鄉公所自2020年起爭取改善,歷經近5年的施工與用地整理,投入工程總經費2,14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1,819萬元、鄉公所自籌321萬元,另辦理購地拆遷費約1,400萬元。工程於今年8月完工拓寬,大幅提升居民出行的安全與便利。
苗栗縣造橋鄉推動地方創生,以「談文學」為核心主題,融合談文與朝陽兩地的自然景觀及在地文化,規畫田園風情休憩空間。談文學計畫透過婚姻福字步道、文學大道等設施,營造結合生活與地方故事的文學氛圍。鄉公所藉由人文空間打造與火車站整修,串聯觀光資源,活化造橋社區提升地方魅力與居民認同。
不法砂石車司機串連怪手司機,利用深夜載運事業廢棄物至苗栗縣造橋鄉中港溪畔的自然運動公園傾倒,轄區竹南警分局19日深夜接獲民眾舉報,前往緝查,當場查獲31歲陳姓砂石車司機及46歲挖土機司機涉嫌偷倒非法事業廢棄物,警方並順利追捕另一輛逃逸砂石車,逮獲廖姓司機並自車上起出毒品後,將3人移送法辦。
輕鬆坐擁山林美景的奢華體驗!
苗栗造橋茂林畜牧場首批8萬顆友善雞蛋成功外銷帛琉,23日舉行封櫃儀式,預計於WCTC超市上架,展現苗栗畜牧實力,為台灣農產拓展海外市場注入新動能。
邁入第17個年頭的苗栗造橋鄉南瓜季活動,每年皆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大批遊客,不僅打響全國知名度,更成為當地年度盛會。今年造橋鄉公所與鄉農會在縣府的補助下,於5月10、11日及17、18日連續2個周末,在牛奶故鄉苗翔牧場擴大舉辦,行銷造橋鄉的特色南瓜產業,並推廣南瓜的多元應用與豐富營養價值。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23歲范姓男子於19日晚間將紅牌重機遮蔽號牌後騎乘上國道1號,從桃園楊梅路段(國1南70公里)一路行駛至苗栗造橋地磅(國1南118公里)。過程中,范姓男子行經內側、中側、外側車道以及路肩等路段。警方接獲通報後進行攔截,然而范姓男子拒絕配合,持續往南行駛。警方最終在國1南118公里處將范姓男子攔停於路肩。
雪白桐花鋪滿山徑,客家山城迎春盛事。2025桐花祭-桐趣行尞苗栗將於4月20日上午在造橋鄉口山步道及鄉公所旁停車場熱鬧展開,透過伯公祭儀揭開序幕,邀請民眾走進山林、行尞苗栗,賞花、聽音樂、逛市集,感受山城春日魅力。
苗栗造橋鄉公所新大樓將於6月中旬啟用,外觀設計以紅磚與馬賽克為特色,呼應地方早期磚廠文化。鄉公所表示,周邊環境也將施工,並將打造全新鄉民廣場。鄉長徐連斌指出,拆除鄰近幼兒園及圍牆後,將連結造橋國小操場與鄉公所,打造更開闊的公共空間。
苗栗縣造橋國中扯鈴隊角逐113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扯鈴項目表現亮眼,勇奪6項冠軍,全國第1名,苗栗縣長夫人陳美琦10日上午專程赴造橋國中,頒發1萬5000元獎勵金表揚選手和教練,親眼見證造橋國中扯鈴隊精湛美技。
中央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今(13日)晚至明(14)日清晨輻射冷卻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明晨新竹縣及苗栗縣局部地區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
強烈冷氣團影響,今天各地清晨都有顯著的輻射冷卻低溫,苗栗三灣大河甚至出現1度的極端低溫,但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全台溫度分布圖,指唯獨「台北–桃園缺了一塊」,沒有低於12度以下。氣象專家吳聖宇則解釋,因為台北盆地受偏東風影響,風力較強導致低溫降下不去。
國道1號南下117公里處造橋路段今(9日)下午發生一起火燒車事故。一輛黑色休旅車疑似因引擎過熱起火,駕駛見狀立即將車停靠路肩,並迅速撤離車內物品,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但車輛已燒成空殼,詳細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台灣終於要揮別又濕又熱的夏天,雖然溫度還不是很穩定,但已能感受到風中的黏膩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秋天的涼爽,趁著冬日的雨水還沒降下之前,如今的溫度對於戶外活動可說是相當友善,遠離都市塵囂的露營活動是不錯的選擇,有別於傳統露營什麼都自己來,近年流行的「Glamping」豪華露營,輕裝上路說走就走,無疑是懶人福音,而有著好山好水且交通便利的台灣,條件正適合Glamping發展,如今也確實有很多不錯的地點,值得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