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莊稼的搜尋結果,共26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因為男性從業者佔大多數,人們習慣稱外賣員為「外賣小哥」;而現在,路上跑外賣的女騎手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最新數據顯示,女外賣員在1400萬外賣大軍中的佔比已達到了約1/4。
屏東萬巒鄉公所今(27)日舉辦五溝水生態復育活動,由萬巒鄉長林國順與五溝守護工作站長劉晉坤帶領志工及社區民眾,在劉氏宗祠前的繞園溝清除外來種巴拉草,並種下原生石龍尾草與水蕨,再放流原生種條紋小䰾,接著騎乘單車,在全台最完整客家文化聚落五溝社區進行文化導覽之旅。
為推廣循環農業理念,台中市豐原區農會20日舉行「豐農稻田遊戲節」,活動結合稻草人布置創意競賽、親子闖關遊戲、食農教育體驗與農特產品市集等,現場湧入大批民眾參與,大小朋友齊聚田間,在金黃稻浪與創意稻草人陪伴下,共同感受農村豐收的喜悅與活力。
日常生活空隙中,陸陸續續閱讀林仙龍的《我在;我在鹽鄉種田》一書,當下總能將我帶到熟悉樸實的往昔情境,讓我聞到泥土的氣息,看到農作的生機,感受田野的風悠然來去,更重要的是,我讀到一顆帶著詩情對鄉土、家園熱愛眷戀的心。
新華社報導,黃沙漫天,寸草不生,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曾被稱為「死亡之海」,是中國大陸第七大沙漠。農牧民口耳相傳順口溜「清湯掛麵碗底沙,夾生米飯沙磣牙」,正是當年生活寫照。如今放眼望去,這片土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昔日不毛之地,成為荒漠化防治典範。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消息,當地時間8月22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應邀在中美大豆產業合作夥伴早餐會上發表演講。謝鋒引用中國古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向美國政府喊話,「農業不應被政治化綁架,農民不應為貿易戰埋單」。謝鋒援引統計數據稱,多年來,中國穩居美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出口的大豆一半銷往中國,2023年美對華農產品出口達291億美元,占比近1/5,平均每個美國農民對華出口近9000美元;但今年上半年,美對華農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53%,其中大豆下降51%。
據澎湃新聞報導,「收完麥子往北走,去內蒙古看看大草原。」出遊歸來後的麥子阿姨,最近又有了新的憧憬。
「軍愛民 民敬軍」優良傳統存在乎?日前南部某宮廟要求國軍派公差協助廟宇祈福法會,基層官兵反彈,軍民關係僵凝,平添社會紛擾。
「軍愛民 民敬軍」優良傳統存在乎?日前南部某宮廟要求國軍派公差協助廟宇祈福法會,基層官兵反彈,鬧出官民各説各話,軍民關係僵凝,平添社會紛擾。
川普總統對全世界進行幾乎無差別的對等關稅政策。說白了就是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前兩次的世界大戰都是在強權走到破產邊緣時,藉由發動戰爭,奪取戰敗國的資源與財富,來延續帝國的生命。這一次只差在美國已經沒有實力以武力來掠奪財富,採用對等關稅的目的也是一樣掠奪全世界的財富,也一樣在美國面臨風雨飄搖之際。所以稱此次關稅風暴是美國發起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歷史一定會給予認肯的。
新華社26日報導,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慧、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山西省臨汾市隰縣是遠近聞名的「梨鄉」,全縣目前種植玉露香梨23萬畝,是全大陸規模最大的玉露香梨種植基地之一。由於果肉清甜、細膩無渣,青綠的表皮上帶有一抹紅暈,口感和賣像均佳,當地將其打造成「梨中愛馬仕」。
大寒過後,離農曆新年不遠,這時家家戶戶忙碌起來,花崗石轤碾米後把白白胖胖麵粉袋用一大塊石頭壓榨,流出泌泌白汁靜置一夜後,隔天重頭戲就是炊紅龜粿。
台北市平等里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東南邊擎天崗山下,雖然里內社區沒有流浪犬,卻有流浪牛到處偷吃當地農民的莊稼,令人不堪其擾,平等里長徐明忠指出,擎天崗目前有15隻流浪牛,每到冬季就會頻繁下山避寒,屢屢破壞當地造成損失;陽管處表示,擎天崗環境不適合養牛,會持續尋找適合的收容單位。
近日在第二屆鏈博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透露,由武漢大學帶領的「東方慧眼」項目,預計到2030年將建成252顆衛星系統,從衛星資訊傳遞到手機上的時間小於5分鐘,且解析度能達到0.5公尺,屆時能在5天把地球全掃描4次。
旅遊業者推出全國首創減碳小旅行,到台東池上參加2日遊可減碳103公斤、3日遊可減123公斤,活動後可取得國際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mdard)所核發的減碳證明,遊客可以取得相關認證實現永續觀光的目標,首波先鎖定企業戶。
台灣路牌常見使用黑體字型,簡潔有力卻顯生硬,台東縣池上鄉公所獨創「書法路牌」,邀集蕭春生、鄭世華、吳秋娥等11名書法家親筆揮毫,筆墨風格各有千秋,展現藝文米鄉氣息,備受藝術家蔣勳、編舞家林懷民讚譽,堪稱全台最美路牌。
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為活絡文化資產,為讓民眾更親近古蹟,推出DIY迷你建築桌上收納盒,以來青閣、香玉簃、觀稼樓3處建築為發想主題。本次設計具有閣樓簃園「卡哇伊」的文創商品開賣,讓民眾更了解林家花園古蹟特色,期望藉此方式推廣文化資產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