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蓮花座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在台灣,農曆七月也就是鬼月,自七月一日鬼門開那天起,直到七月三十日鬼門關結束,對台灣人來說,是一段充分展現對民俗與信仰敬畏的日子,而在這個月份,民間也有一些相應的祭典活動,例如鬼門開其實是真的會「開門」,早期許多「陰廟」裡設有一道小門,會在鬼門開這天把門打開,讓好兄弟們可以出來走走,接受民眾祭拜,目前位於台北芝山岩的同歸所,仍保留著七月一日打開大墓公墓頂的習俗,而萬華的東三水街市場,則是在鬼門開這天,掛上「陰公普照」紅燈籠,告訴街坊鄰里,農曆七月到了!
一年一度好兄弟供奉季到來,中港里陳家古厝將自5日起連續3天展出全食材撿桌。中港撿桌是當地獨特中元普渡文化,早年居民因加工廠忙碌將普渡延後3天,並精心擺設供桌。今年展覽由青年志工以餅乾、蔬菜、五穀等創作中西主題供桌,結合傳統與創意,展期僅3天,難得一見。
市場預期「普渡商機」上看500億元,露天市集即日起至9月3日首次推出饒富趣味創意的「好兄弟解怨大會」,將中元普渡箱與抽賞互動結合成「普渡一抽露魂」,一次打包近10件熱銷供品。
台中市南區復興宮建廟60年,因廟旁有建國南路高架橋遮擋,不只外地人難以發現,甚至很多當地民眾也沒注意到有這間廟,直到3年前廟內虎爺開始幫寵物收驚、祈福,信眾頓時暴增,收驚副業反而超越信眾參拜主業。廟方為了避免寵物便溺對眾神不敬,請飼主以提籃、寵物車安置寵物,要落地則盡量包尿布,形成該廟奇特光景。
台中市南區復興宮建廟60年,因廟旁建國南路高架橋遮擋,難以發現,甚至連在地人也沒注意到有這間廟,直到3年前廟內虎爺開始幫忙寵物收驚、祈福,信眾頓時暴增,收驚副業反超信眾參拜本業。廟方為了避免寵物便溺對眾神不敬,請飼主以提籃、寵物車安置寵物,要落地則盡量包尿布,形成該廟奇特光景。
疫情後旅遊潮大爆發,身旁親朋好友甚至辦公室同事三不五時就出國玩已經變成常態,飛往異鄉總有那麼些一定得踩的點,反過來想,實在也挺好奇對於外國人來說,那些地方是遊歷台灣必須得去的呢?在這個網路資訊方便又快速的時代,雖說這類旅遊介紹文爬一下網路就有,但事實上外國遊客間也會互通資訊,也因此還真有份「台灣必去20個景點」清單在到處流傳著,就讓我們以在地人的角度,來看看被指名的這20個景點,是不是真的超有代表性,以後若「有朋自遠方來」,參考這份名單來安排行程,相信必定能「包君滿意」!
人類常因文明開發而誤傷野生動物,根據動保團體調查,台東縣池上鄉6年來發生逾800起路殺事件,玄天宮2023年9月首度為被路殺的動物舉辦中元普渡法會,追思動物亡靈,另爭取池上鄉公所經費設立友善動物告示牌,除了提醒施工單位和民眾旅遊避免誤傷動物,也喚起大眾尊重野生動物生存權。
近期台灣地震頻繁,花蓮災情重,網路上傳出,位於壽豐鄉的和南寺有藥師佛佛像,不敵強震,頭部斷裂落地。不久和南寺在臉書發文「寺院目前人員平安,但由於餘震不斷,建築老舊,出於安全考慮,即日起暫時封山⋯⋯」,網友紛紛留言,「真的希望不要再有災難」。
2017年底完工、耗資6億元打造的大安媽祖文化園區,目前僅基座完成,但缺媽祖雕像,國民黨市議員李文傑4日與風管所及市府單位前往會勘,他透露,媽祖雕像預計今年底與興富發建設公司簽訂捐贈契約,可望2025年底設置完成;另爭取2500萬元編列預算,完成周邊景觀工程、活化園區,吸引觀光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