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薇帕的搜尋結果,共144筆
台9線池上大橋為串聯池上與關山的重要橋梁,建成逾30年,橋墩基礎裸露且耐震不足,交通部公路局砸17.52億元改建,工程近2年挺過7次颱風侵襲,採半半施工確保通行,北上線預計115年農曆年前完工,將率先開放通行,預計116年全線通車,未來耐震將從4弱提高至5強,防洪標準30年提升至50年,打造「高大壯、高大美」的新池上大橋。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況嚴重,8月11日會議錄音曝光,光復鄉長早就擔憂壩體潰堤,並對中央發出疾呼要求加固壩體。媒體人朱凱翔得到花蓮縣府提供完整資料指出,中央早就知道狀況,但726大罷免當天才成立應變小組;他也質疑藍白都編好預算,但農業部長陳駿季卻稱沒立即危險。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潰堤,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表述、互指不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救災團體、「鏟子超人」則源源不斷地湧入光復鄉,搜救隊也沒放棄,救回失聯5天的87歲婦人,台灣最美的風景重現於花蓮光復鄉。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潰堤,光復鄉災情慘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表述、互指不是,無助於黃金救援72小時及災後復原家園工作。不過,來自四面八方的救災團體、「鏟子超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光復鄉,最新消息是搜救隊沒放棄,救回失聯5天後87歲婦人,台灣最美的風景重現於花蓮光復鄉。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因強颱「樺加沙」帶來的豪雨發生溢流並潰決,洪水夾帶土石在短時間內下泄,衝擊下游光復鄉與鳳林鎮等地。花蓮縣政府統計,截至27日下午5時,已造成16人罹難、6失聯、83傷。嚴重災情引起外媒《BBC》關注,並且分析了5大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進下游的光復鄉,造成17人死亡,各縣市急忙組織搜救隊前往災區救援。屏東縣消防隊靠著一名2歲男童的哭喊求救,順利救出男童和阿公阿嬤,而他們3人已經半天沒東西可吃,奇蹟獲救,也大大振奮人心。
受到強烈颱風「樺加沙」挾帶的驚人豪雨影響,位於花蓮縣境內的馬太鞍溪上游地帶,其因土石堆積形成的堰塞湖,已於23日下午2點50分左右發生了極為嚴重的溢流現象。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對光復鄉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害。近日,有熱心網友(江千月)在臉書社群平台上發布了一段令人震驚的影片,影片清晰地記錄了堰塞湖溢流後,情況急轉直下,最終演變成潰堤的整個過程。儘管畫面中呈現的僅僅是小河的上游區域,但從潰堤處宣洩而出的水量卻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加,其流量之大、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可以想像,當時身處光復鄉的居民,在如此迅猛的洪水面前,想要及時逃生,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花蓮光復鄉因強颱「樺加沙」豪雨重創,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兩度發生劇烈溢流,洪水夾帶泥沙沖毀馬太鞍溪橋,湧入下游市區,造成至少14死、32傷、46失聯;目前各界對於為何不能事先預防以及該堰塞湖處理是否得當問題,意見紛紜。《中時新聞網》針對外界疑惑整理出官方、專家學者說法,供讀者釐清:問題可能出在哪?
樺加沙颱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多人死亡與失聯的重大慘劇。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抵達現場勘災時,與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因為「疏散責任」問題爆發爭執,之後雙方再轉往前進指揮所討論後續處理事宜時,藍綠立委再度爆發第二次衝突。
樺加沙颱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多人死亡與失聯的重大慘劇。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抵達現場勘災時,與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因為「疏散責任」問題爆發爭執,之後雙方再轉往前進指揮所討論後續處理事宜時,藍綠立委再度爆發第二次衝突。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早於7月26日透過衛星影像觀測發現,並研判係因「薇帕」颱風影響山區,導致土石崩落阻礙河道產生,而8月13日立院召開會議時,立委傅崐萁曾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卻遭農業部以「無立即危險」為由否決,如今溢流造成嚴重損害,外界也質疑決策是否有誤,學者認為,農業部稱無危險卻又著手計畫疏散,等同於自知有危險,但卻為了安撫民心說出此話,影響實質作業時間。
強颱「樺加莎」帶來豪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洪水沖毀市區、橋梁斷裂,災情慘重。國民黨立委王鴻薇24日曝光文件指出,在野黨在7、8月就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問題,要求中央政府提減災、監測、疏散和工程方案。農業部長陳駿季當時確說「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現在來看,根本就是官僚殺人。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23日下午2時30分發生溢流,短時間內共流出約6000萬噸水量,等同於半個日月潭水庫,而至今壩體內仍還有3100萬噸水體,對此農業部也積極展開空拍、現勘等作業,並研擬工程方案排除剩餘水量,以維下游安全。
強烈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撲花蓮,但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夾雜大量土砂衝進光復鄉市區,瞬間淹沒半個光復鄉,上百輛車載浮載沉,居民紛紛爬上屋頂、二樓逃難,鄉長林清水無奈地說,「慘到不知如何形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晚8時統計,有2位因病無法送醫而死亡,另有30位失聯、28傷及263人受困。
更新內容:9月24日早上統計死亡人數已達14人
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2時40分不堪豪雨衝擊,崩潰溢流,滾滾泥流不僅沖斷下游的馬太鞍溪橋,下游的光復鄉市區也因此大淹水,目前至少71人受困,還有2人失蹤。光復市區空拍畫面也曝光,如同遭海嘯侵襲,整個市區2樓以下全泡在水中。
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受7月薇帕颱風豪大雨影響,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滿水位蓄水量可達91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下午2時50分壩頂溢流,幾近墨色洪水夾雜土砂迅速向下游沖刷,馬太鞍溪橋不敵大水重擊遭沖斷,堤防潰堤,混濁溪水蔓延至光復鄉市區,民眾被嚇壞,人車紛紛逃避,現場如同「大逃難」,幸好未釀死傷意外。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大量泥水如洩洪般傾瀉而出,撞擊下游馬太鞍溪橋墩柱後,土石泥流不僅拍打、覆蓋上橋面,且因大水來得又急又快,甚至把北端的橋頭沖斷,畫面令人觸目驚心。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已達到相關單位科學計算的滿水量,並在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大量水流及土砂迅速預估50至70分鐘抵達馬太鞍溪橋、洪峰120分鐘抵達,花蓮縣政府已在下游光復糖廠後方停車場成立前進指揮所,清潔車輛、怪手及搜救艇等器具設施已待命。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快速累積,預計今天中午12時起陸續溢流,大量水流與土砂將迅速往下游移動,最快45分鐘可抵達馬太鞍溪橋,公路局已在上午10時封閉下游馬太鞍溪橋,禁止人車通行,以維安全,縣府也籲請下游民眾盡快疏散及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