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血糖控制的搜尋結果,共285

  • 「瘦瘦針、降脂神藥」缺貨?食藥署急澄清:供應穩定

    「瘦瘦針、降脂神藥」缺貨?食藥署急澄清:供應穩定

    瘦瘦針「猛健樂」據傳出現缺藥情況,有醫師指出,連降膽固醇神藥「樂脂益」也缺貨控貨。衛福部食藥署今日澄清,2款藥品目前供應皆穩定,皆非藥事法必要藥品清單,猛健樂2項藥品9月曾通報控貨,但10月已恢復正常供應;樂脂益則未接獲藥品短缺通報。

  • 口腔健康和胰臟癌有關!忽略刷牙 罹癌王風險飆3.4倍

    口腔健康和胰臟癌有關!忽略刷牙 罹癌王風險飆3.4倍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是目前存活率最低的癌症之一。營養師呂美寶表示,最新研究發現,27種特定的細菌與真菌組合,與胰臟癌風險提升3.4倍有關,這些菌種會透過牙齦感染與慢性發炎,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甚至提高胰臟癌風險,每天早晚刷牙,不僅能預防牙周病、口臭,還可能有助降低胰臟癌危機。

  • 糖友8成合併肥胖 死亡風險倍增

    糖友8成合併肥胖 死亡風險倍增

     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每年持續攀升,其中高達8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肥胖問題,形成「糖胖症」,心血管疾病、腎臟病風險增加,死亡風險更提升逾2倍。醫師指出,糖尿病防治觀念應從控制肥胖做起,然而僅不到3成患者執行體重管理,呼籲患者定期主動量體重、追蹤血糖。

  • 3種魚讓血糖不暴衝  營養師:一周至少吃2次

    3種魚讓血糖不暴衝 營養師:一周至少吃2次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想要穩定血糖,除了控制食物總量外,也要挑對食物,像是魚、鷹嘴豆、南瓜與柑橘類水果,都是經研究證實有助於控制血糖的食物,尤其是鮭魚、鯖魚與平價的秋刀魚,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建議一周至少吃兩次。

  • 免打萬元瘦瘦針!「平民蔬菜王」有相同效果且更持久

    免打萬元瘦瘦針!「平民蔬菜王」有相同效果且更持久

    近些年來瘦瘦針超夯,但1針約上萬元,讓不少想甩肉的小資族卻步。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不只瘦瘦針能刺激GLP-1的減重機制,含有綠原酸的地瓜葉也辦得到,且有「平民蔬菜王」之稱的地瓜葉還富含植化素等多種營養,能減重、穩血糖、護肝與健骨,也沒有瘦瘦針可能導致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是CP值超高的「瘦瘦菜」。

  • 骨鬆藥放寬給付 治療免等骨折後

     超高齡社會將來臨,不少長者有骨質疏鬆症,可能造成多部位骨折,並以髖部骨折發生率50%最高,導致長期臥床、失能,一年內死亡率更高達2成。健保署今年放寬骨鬆藥物給付,首度納入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族群,並擴大手腕、上臂骨折給付,有助提早預防骨鬆性骨折。

  • 江飛宇Science》小鼠實驗證明綠茶減肥有效!糖份代謝效率高、肌肉更健康

    江飛宇Science》小鼠實驗證明綠茶減肥有效!糖份代謝效率高、肌肉更健康

    減肥一直是現代人的重要話題,其中綠茶減肥也一直被提及,只是科學證據還不夠完整。現在新的發現表明,綠茶中的化合物,可以重新協助肌肉處理糖份,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葡萄糖耐受性,這進一步解釋這種古老的飲料的實際功用。

  • 她吃冰不加煉乳、砂糖 血糖一路飆到474 醫嘆錯很大

    她吃冰不加煉乳、砂糖 血糖一路飆到474 醫嘆錯很大

    血糖要控制好,「管住嘴」很重要。中醫師艾莉絲分享案例指出,一位婦人血糖平時控制良好,但因天熱不太吃三餐,每天都吃一碗不加煉乳、砂糖的冰消暑,結果血糖卻飆到474 mg/dL,出現疲勞、嗜睡、皮膚搔癢有抓痕、皮膚粗黑等情況,原因在於添加的黑糖與配料仍會造成血糖升高。除了避吃高糖食物,艾莉絲也建議若想穩定血糖,早餐得避免攝取粥、沖泡式穀粉等高升糖食物,油炸類食品也要少吃。

  • 連假美食吃不停!斷食168、1410哪個更有效?醫師告訴你

    連假美食吃不停!斷食168、1410哪個更有效?醫師告訴你

    近期連假放不停,尤其在中秋節烤肉、月餅等高熱量食物攝取之下,身體負擔增加;不少民眾在假期結束後,會尋求「輕斷食急救」,其中最多人討論的就是 168、1410 斷食法。醫師表示,輕斷食能夠恢復代謝平衡,其中,1410相對容易執行,可能更適合一般人長期維持。

  • 養生女不吃甜竟陷糖尿病危機  醫揪關鍵:早餐只吃水果

    養生女不吃甜竟陷糖尿病危機 醫揪關鍵:早餐只吃水果

    不吃甜、體型偏瘦一樣可能得糖尿病。家醫科醫師劉彥伶分享有一名48歲的女子,體型纖細、不吃甜點,自認與糖尿病無緣,但日前健檢卻發現血糖高,糖化血色素也位居糖尿病前期,讓女子十分意外,詢問後她發現女子早餐只吃水果,常久坐不運動,些習慣都讓女子在不自覺中陷入糖尿病危機。

  • 每天一顆醫生遠離我 酪梨也辦得到 穩血糖又減脂

    每天一顆醫生遠離我 酪梨也辦得到 穩血糖又減脂

    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營養的水果,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酪梨是心臟的好朋友,一項追蹤逾30年研究發現,吃能減少16%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吃1顆酪梨,也有助減重、降低壞固醇、穩定血糖與促進腸道健康,但提醒要吃完整酪梨,CP值才高,若是吃酪梨油,因少了纖維,會讓控糖、養腸效果打折。

  • 芒果竟可控血糖 效果完勝穀物棒 專家分享最佳攝取量

    芒果竟可控血糖 效果完勝穀物棒 專家分享最佳攝取量

    有些人不敢吃芒果,擔心太甜會讓血糖飆。食安專家韋恩表示,美國研究發現,即使是每天吃很甜的芒果,不僅有助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還能降低體脂肪,效果比吃低糖穀物棒還要好。營養師薛曉晶表示,芒果確實營養豐富,但也不能卯起來吃,最佳攝取量為一次半顆中型芒果。

  • 怒氣傷「心」!心臟病發作風險飆8倍 醫推4招助紓壓

    怒氣傷「心」!心臟病發作風險飆8倍 醫推4招助紓壓

    生氣不只影響情緒,還可能直接「傷心」。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表示,人在暴怒後的短時間內,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平時高出8倍以上,情緒管理能減少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建議透過規律運動、深呼吸、冥想、傾訴等方式學習紓壓,守護心臟的健康。

  • 你可能有糖尿病卻沒發現!全球近半數患者未被確診

    你可能有糖尿病卻沒發現!全球近半數患者未被確診

    根據國際科學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的研究指出,全球有高達44%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特別是年輕族群警覺性較低,凸顯定期健康檢查與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 250萬人福音 研究證實秋葵控血糖 重要成分別去掉

    250萬人福音 研究證實秋葵控血糖 重要成分別去掉

    全台糖尿病患已破250萬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營養師楊斯涵分享研究指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在小鼠實驗與人體實驗均發現能降低血糖,富含果膠的黏液能減緩糖分吸收,幫助血糖穩定,料理時不要去掉。

  • 晚餐提前2小時吃 搭配飯後15分鐘快走 他血糖穩了

    晚餐提前2小時吃 搭配飯後15分鐘快走 他血糖穩了

    想控制好血糖,除了靠正確飲食,正確的運動時間與進食時間也很重要。腎臟科醫師廖述寬指出,想要讓血糖在3個月內有明顯改善,有3個習慣可以執行,首先就是15分鐘中等強度的快走,且要在飯後執行,再來是拉長夜間空腹時間,一位早上空腹血糖都偏高的病患把晚餐提前2小時吃,一個月後早上的血糖就下降一大截;最後是勇敢地定期量測血糖,才能及時調整方向。

  • 研究揭瘦瘦針降肥胖者癌症風險17% 醫:卵巢癌最明顯

    研究揭瘦瘦針降肥胖者癌症風險17% 醫:卵巢癌最明顯

    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因能降低血糖與減重,近些年來普遍被用於減重與代謝門診。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一項研究發現,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使用瘦瘦針後,整體罹癌風險降低17%,其中卵巢癌下降47%,但腎癌風險微幅上升,建議肥胖者使用瘦瘦針期間,也應追蹤腎功能。

  • 半夜尿2次就算多 泌尿醫:恐是6疾病警訊

    半夜尿2次就算多 泌尿醫:恐是6疾病警訊

    晚上總是被尿意吵醒,頻尿的狀況可能不是單純水喝太多,還可能是健康警訊,泌尿科醫師高銘鴻指出,夜間起床尿2次以上就屬夜尿,其成因複雜,可能涉及膀胱、攝護腺、荷爾蒙或其他健康問題,其中老年人要小心,可能與高血壓及心臟衰竭相關。

  • 抗氧化力打趴藍莓 黑米延緩老化 還不讓血糖飆

    抗氧化力打趴藍莓 黑米延緩老化 還不讓血糖飆

    提到澱粉,不少人都會馬上想到會發胖、血糖高,不過醫師李思賢指出,其實不是所有澱粉都一樣,他特別推薦黑米,因其膳食纖維含量高、消化速度慢,飽足感能更持久,血糖也更穩定。此外,黑米因富含花青素,能對抗發炎、保護心血管,抗氧化力甚至超過藍莓,是一種能延緩老化、改善代謝的健康食材。

  • 南山人壽論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防失能比治病更重要

    南山人壽論壇》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防失能比治病更重要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壽伴隨健康,成為政策與醫療的重大課題。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對高齡族群而言,真正決定壽命與生活品質的是能否維持行動力與自理能力,比單純的疾病數量更關鍵。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