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解決分歧的搜尋結果,共240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習川釜山會為中美關係重新定調後,雙方政府迅速進入新狀態,美中兩國防長赫格塞斯與董軍兩度會談,先於馬來西亞線下會面,隨即又互通電話。赫格塞斯表達對兩軍依循中美元首共識維持「和平、穩定、良好」關係的期望,並引述川普的話說,川習「歷史性的G2會晤」為兩國「持久的和平與成功」定下基調,他和川普都認為「美中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習川釜山會為中美關係重新定調後,雙方政府迅速進入新狀態,美中兩國防長赫格塞斯與董軍兩度會談,先於馬來西亞線下會面,隨即又互通電話。赫格塞斯表達對兩軍依循中美元首共識維持「和平、穩定、良好」關係的期望,並引述川普的話說,川習「歷史性的G2會晤」為兩國「持久的和平與成功」定下基調,他和川普都認為「美中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10月30日美中元首會談過後,中國大陸宣布暫停稀土出口管制1年,不過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態度謹慎,他昨(2)日批評中國是不可靠夥伴,警告北京若不履行承諾,美國將再度提高關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7日在吉隆坡出席第28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李強表示,東亞奇蹟是進行式,中方願與各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堅持開放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他更表明,希望能深化數位經濟、與電動汽車等合作。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經貿磋商。何立峰26日表示,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積累互信、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推動雙邊經貿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準。
美財長貝森特近日公開表示,美方有意透過關稅休戰來換取中國大陸在稀土供應鬆綁。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也表示,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透過平等對話的方式,妥善解決分歧。這無疑是美中經貿關係的積極訊號。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新選入生華科(6492)、華容(5328)、華邦電(2344)、光寶科(2301)、仁寶(2324)五檔,為本周焦點。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指出,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黑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王毅讚賞蘇世民長期奔走於中美之間,為促進中美人文交流和兩國關係發展做出有益貢獻。
美中貿易摩擦再度升溫。川普政府近日除揚言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將於14日起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中國商務部12日一方面強硬批評美方「動輒以高額關稅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之道,並強調「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另一方面也不忘喊話美方,盡快回到對話協商的正軌。
新華網25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9月24日在紐約會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李強指出,希望歐方履行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的承諾,堅持公平競爭和世貿組織規則,避免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范德賴恩稱,歐方願與中方積極落實今年中歐領導人會晤共識,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
澎湃新聞20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9日晚,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受訪表示,這次通話釋放了積極和建設性的訊號,兩國領導人肯定了最新一輪中美經貿談判取得的成果,並表達了雙方將繼續努力在其他領域取得更多成果的希望。同時,通話也明確了中美關係接下來的走向,「那就是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和互訪,通過元首外交來引領中美關係的發展。」
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17日於北京開幕,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致詞中直言台灣問題的嚴肅性,強調台灣自古屬於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捍衛祖國統一的強大力量,絕不允許任何分裂行徑」,並警告外部勢力不得插手干涉。他同時將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週年,以及當前南海爭端與全球安全挑戰,串連為演講主軸,凸顯中國「銘記歷史、維護和平」的立場與訴求。
據香港電台報導,中美雙方於當地14日下午,在西班牙馬德里就有關經貿問題,舉行會談。路透引述美國政府一名官員報導,中美代表團已結束14日的會議,計劃在15日繼續會談。
川普的政治宣傳盟友、保守派政治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於週三(11日)遭到槍擊,不幸身亡。美國《時代雜誌》(TIME)最新一期以鮮明的「血色」濾鏡配上柯克遇襲前的照片,封面大字寫著「夠了」(Enough),而時代雜誌報導則警告,美國的政治暴力往往帶來連鎖效應,而柯克之死恐怕成為讓更多美國人走向更為激進的催化劑,使美國整體政治環境更為危險。
9月10日中午,年僅31歲的美國最大保守派青年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創辦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公開活動遭狙擊手槍擊身亡。此一事件震撼整個美國社會,也再次挑起關於政治暴力、言論自由與公共對話的全面討論。在美國政治日益極端化的今天,查理之死不僅是一位公共人物生命終結,更是對美國憲政核心價值「理性辯論」與「非暴力解決分歧」的嚴重打擊。
美國保守派活動家兼評論家、總統川普盟友查理·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一場校園活動遭槍擊身亡,震驚美國政壇。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美國越來越多憤怒的政治對立者,認為對手不是只存在於論辯場上,「而是應該要去傷害、甚至抹除的對象」。他嘆,政治暴力一旦常態化,民主就會失去「不靠暴力解決分歧」這項最珍貴的能力。
中美近期持續貿易關稅談判與科技對抗之際,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領袖、華盛頓州眾議員史密斯(Adam Smith)當地時間9日透露,將率領跨黨派代表團在9月稍晚正式訪問大陸,並爭取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旦成行,將是2019年以來美國眾議院議員首次官方訪華活動。
據美媒9日引述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領袖、華盛頓州眾議員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透露,將率領一個跨黨派代表團在9月稍晚對中國大陸進行正式訪問。一旦成行,這也將是自2019年以來美國眾議院議員首次展開官方訪華活動。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赴中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的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習近平強調,中方將繼續主持公道,推動達成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的伊核問題解決方案。佩澤希齊揚表示,願與中方密切協調,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
上合峰會期間,北京持續透過高層互訪鞏固中越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31日在天津,會見赴中出席上合峰會的越南總理范明正,就多領域合作展開對話。同日,中共政治局常委趙樂際訪問越南,會見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在談及南海問題時,雙方皆強調要妥善管控和解決分歧。